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
3、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予 独一无二 珐琅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箱箧? 制裁 赃物
4、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5、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本文,激发了同学们对法西斯的愤恨。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基础训练
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珐琅( ) 箱箧( ) 瞥( )见朱lù( ) 晨xī( ) 惊hài( )
2、解释下列词语。独一无二: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3、下列词语中与“不可名状”中的“名”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理名言 B、名副其实 C、莫名其妙 D、名正言顺
4、填空。
(1)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 精神,愤怒地谴责了 ,表达了对 ,震撼读者心灵。
(2)雨果, (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 》《 》和《九三年》等。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B、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C、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6、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1)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 )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 ),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7、填写文中空缺的三处词语。 8、“这个奇迹”指 ,“两个强盗”指 、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用了 修辞手法。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 。9、画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谈谈其中蕴含的感情。
10、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和 照应,用了 修辞手法。
11、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
课外拓展
圆明园残简
一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诵之吟之,如痴如醉。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串珠玑带断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她原本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像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有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园。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
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年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
二
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它的称呼。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戛尔尼,也在这儿瞻仰过大水法奇观。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德丽娜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火三天,烟尘蔽日。万园之园,顷刻化为劫灰。
如今的大水法,孤寂在一片苇丛之中。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它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它不会声如山洪了,它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
三
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你,一米见方的一尊大石雕。当年你应该嵌砌在那册简牍的哪一个部位?
无论你嵌砌在哪一个章节,无论你组合在哪一个句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你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完美。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你,我在天坛祈年殿外见过你,还有华表,还有金水桥。你的学名——叫汉白玉。
汉白玉,白如雪,洁如玉,一个多么圣洁的名字。一见到你,我就在心里呼喊,你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汉子。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你仰面朝天,经受着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洗刷,仍然棱角分明。你孤身自守,展示着百年前的愤怒。
有小草与你为伴,绿茵衬托出你威武不屈的英姿。牵牛花爬进你撕裂的伤口,你就有了生命。你是一种精神,你是历史的铁证,你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身子骨。
我摄下你的身影,我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我把你嵌砌在我这篇简牍里,你是最美的一个标点、一个句子。
我白如雪洁如玉的汉白玉哟,我宁为玉碎的汉白玉!
12、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读:
(2)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简毁珠散:
13、选文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试简要概括。
?
14、选文第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
15、文中引用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有什么意义?
?
16、找出描写英国使臣的内心活动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目的。
?
1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8、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象征意义?
表达实践
19、根据本文内容,试给雨果先生写一封回信,300字左右。
中考链接
20、下图是著名雕塑大师乌切吉奇的名作"铸剑为犁",至今仍树立在联合国总部广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座雕塑的内容并揭示它的含义。
(1)内容:
(2)含义: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遗憾的是,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大肆搜掠园内的文物珍宝,最后竟放火将这座万园之园彻底焚毁,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解放后,政府仍有意识地保留了这处遗址以供后人凭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fà lánɡ qiè piē 鹭 曦 骇 2、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伟大的功绩。3、C 4、(1)人道主义 侵略者的罪行 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2)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5、B 6、(1)统治者所犯下的罪行决不能归咎于人民,真正的强盗是统治者,而人民是无罪的。(2)作者在这里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极为愤怒的心情:自以为“文明”的欧洲人却对中国的文明成就干了极野蛮的事。(3)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讽刺点明主旨,收束全文。其中“赞誉”一词是反语,意思表达正好相反,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辛辣讽刺。7、荡然无存、富丽堂皇、有朝一日8、圆明园 法兰西 英吉利 拟人 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9、示例: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10、“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反语11、作者愤怒谴责侵略者的罪行,亮明观点,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提出抗议,希望他们把劫掠的财物归还中国。12、(1)读:在这里有品味、研究的意思。(2)简毁珠散:这里运用了借喻,指圆明园被焚毁。?13第一部分总的介绍圆明园的美丽,却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水法”这一景观;第三部分具体写汉白玉的精神。14、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此来突出英法侵略者的卑劣行径。15、引用雨果的评价更能体现出圆明园是一个浓缩了人类文明精华的奇迹。16、“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里刻画了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阴暗丑陋的内心世界,他的骄横,他的强盗逻辑,他的贪婪卑劣的心理都很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此人的描写,来揭露西方列强的本质,使人窥见了历史的悲剧皆源于罪恶的心理。17、赞美汉白玉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苟且偷生。实则赞颂中国人的气节。18、圆明园虽然被焚毁了,但她的精神不死。她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节,威武顽强的精神。19、略20、(1)一位身材高大、体魄健壮的男子正在右手高举着铁锤,左手扶着剑头,剑身朝下。这把久经战场磨洗的剑,在他的重锺敲击下,已经弓腰驼背,曲成了犁的形状。(2)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千百年渴望和平的美好梦想。
课件65张PPT。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系列精品教学课件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视频导入
(请用暴风影音播放)作者雨果
(1802—1885)
法国作家罗丹笔下的雨果雨果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长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小说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积累下列词语赃物:
箱箧:
制裁:
荡然无存:qiè箱子。cái用强力管束并处罚。zānɡ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dànɡ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空荡荡的
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了。 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第三段全段。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讽刺侵略者的语句一: 1、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2、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因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3、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4、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二: 1、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3、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4、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通读课文后,用一两句话概括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态度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强
盗行为;
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劫难。阅读前三自然段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先生”和“您”指的是谁?根据课文判断,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是什么目的?想让雨果赞誉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胜利”,利用他的的显赫声望为这个“胜利”捧场。 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赞誉”比“赞美”“赞扬”好在哪里?“赞誉”含有“赞美”、“赞扬”之意,此外还含有“称誉”之意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世界奇迹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艺术有两个来源:理想和幻想。雨果认为哪
个成就更高?为什么?
幻想艺术
“理想”可以实现,而“幻想”一般是不能实现的。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巴特农神庙是什么建筑?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位于雅典的卫城之上,公元前447至前432年建成,原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你想看看吗?巴特农神庙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雨果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类比,意在说明什么?说明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朗读这几句,重音应在哪几个词上?老师提示:重音标志着理解正确与否。
“一件”和“规模巨大”相对比。
“能”表示“幻想”的艺术是不能实现的。请朗读雨果“想像”圆明园的文字,说说哪个词句给你印象最深。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给老师印象最深的词句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伏尔泰是什么人?这里提伏尔泰的意图何在?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伏尔泰坐像作者:(法)乌东补充介绍: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一生激烈反对教会统治说教皇是“两足禽兽”;
称教士是“文明恶棍”;
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提倡尊重人权,主张自由平等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提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他最坚定的信念之一是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
他的名言:“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 。卓越的学者伏尔泰著作等身,总计三万多页。包括诗歌、书信、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历史、哲学……
本文说“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意图在于表现圆明园成就极高,十分著名。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这一段意在说明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说明圆明园在世界上十分著名。
类比法。
类比:比相同处;
对比:比不同处。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你了解这几座建筑吗?能否作一介绍?埃及胡夫金字塔 是埃及现存的80多座金字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公元前2550年左右建造,高146.5米,底边长约有230米。用230万块3至30吨重的巨石修筑而成,在巴黎艾菲尔铁塔建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罗马大角斗场 在意大利罗马,是著名的罗马建筑文化古迹。建于公元70—82年。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以驱使奴隶相互搏斗或同猛兽搏斗为娱乐。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四周为看台,外墙高48.5米,分为四层,下三层均为券廊(用拱券支撑的廊),可容观众约5万人。今仅存残迹。罗马大角斗场巴黎圣母院 巴黎著名的天主教堂。1163年兴建,1250年完成。教堂平面宽约47米,深约125米,可容近万人。圣坛上部当中的尖塔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约60米,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堂内藏有13至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巴黎圣母院圆明园 在北京西北郊,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长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还能领略它的风采吗?圆明三园示意图圆明园大水法遗迹原来是什么样的?大水法——东方最大的喷泉残存部分清代画家记录下来的圆明园40景圆明园40景圆明园40景圆明园西洋楼历史图片1圆明园西洋楼历史图片2圆明园西洋楼历史图片3观看视频:《圆明园的毁灭》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请解释加红色的斜体词语惊骇:让人吃惊、害怕。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言语来形容。名,说出。状,描绘。
依稀: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归纳:雨果用什么方法评价圆明园?(也是理清层次)总评——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说明圆明园是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想象园中之物:建筑材料、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耗费劳动之巨。
总结: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杰作。阅读4-10自然段朗读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qiè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这两个强盗是谁?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网上搜索: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洗劫”、“劫掠”可否换成“抢劫”?不可。
“洗劫”是用暴力抢光。
“劫掠”包含“掠夺”之意,但比“抢劫”的手段更野蛮,数量更多。
换成“抢劫”还使语义重复。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额尔金是什么人?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他的儿子小额尔金(詹姆斯·布鲁斯),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更漂亮”是什么意思?这是反语,表示尖锐的嘲讽。
文中还有哪些反语?
丰功伟绩、文明、野蛮、全部赞誉……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几个句子该怎样读?1、读出讽刺意味。
2、注意:前两句后面是叹号。
3、“笑嘻嘻“该应重读、慢读。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治人者”“治于人者”各是谁? 这两句话意思何在?治人者——政府;
治于人者——人民,被统治者。
焚掠圆明园的强盗罪行属于英法政府,而不属于英法人民。竟敢这样骂政府? 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破烂”在这里应怎样理解? “破烂”怎能“富丽堂皇”呢? 赃物。
是否翻译不准确?不妨存疑。揭露政府厚颜无耻老师提示: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然而雨果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难能可贵!
更难能可贵的是抗议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揭露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当然也由于相对自由、民主的环境,由于政府和法律的宽容。补充介绍:雨果 雨果有多部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统治者的罪行。《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发表反对波拿巴的《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当时社会的罪恶……
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归纳 复习读一读 写一写赃物 箱箧 制裁 琉璃
珐琅 晨曦 赞誉
恍若月宫 眼花缭乱 令人惊骇
不可名状 依稀可见 荡然无存哪个易错?曦扩展 迁移网上资源导读圆明园 圆明园四十景
圆明园的毁灭 残垣断壁
圆明园被焚详情 名园浩劫
圆明园文物今何在?
新浪网专题:圆明园文物岂容拍卖雨果希望: 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 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近百万件珍宝在海外流浪 讨论:这个夙愿怎样才得实现?
请你提供方法和法律根据追回失散文物的法律依据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海牙公约》中指出: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对于用非法手段获取的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过了一项公约,明确规定: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 有一点至为关键 国家要足够强大,要在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因为“弱国无外交”!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