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课件+教案+练习+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课件+教案+练习+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5 10:09:08

文档简介

27.(1)《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一、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此, 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谈话法 、点拨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自学法等。
(三)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
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大导入:
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美景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学们,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简介文题。
“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谢徵zhēng”的官职名,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书,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记事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议论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2、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
3、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提出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③读出感情。
4、让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完以后针对朗读要求进行评价,老师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猿(yuán) 颓(tuí) 与(yù)
5、老师再次强调朗读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
6、请学生试用一句话说说文章所写的内容。
(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1、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2、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如果仍然不能解决等待在全班提出来共同讨论。
3、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字词上出现的疑难,同时板书以下重点词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四时:四季
俱备:都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 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口头翻译课文。
5、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翻译,让学生与自己的翻译进行对比,从而领略文章写景的美丽。
课文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论的。
高峻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早晨,薄雾将要消散,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傍晚,夕阳快要落山,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6、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读课文。
(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1、老师提问:本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文章的诸多景物是用精巧的布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引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的结构。
2、老师边板书便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
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四时之景
分写—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总写 抒怀——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
1、老师提问:这短短的几句话到底蕴含着哪些美呢?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要求来说一说(多媒体出示要求):
本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感受到哪些美丽的画面呢?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
“这里有 之美,你看 ”
例句: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镜的溪流清澈见底。
2、让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描绘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3、老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许多角度描绘了头脑中的课文画面,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见解也很独特。刚才有同学说到“动静结合之美”,那么,哪些句子是写动景的呢?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些句子?
4、让学生对以下两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将原文中的加点词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晓雾将歇,猿鸟蹄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日欲颓,沉鳞跳跃
5、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高度凝练生动的特点,特别注意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6、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而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有《陶隐居集》。陶弘景是一位遁隐山林的文人雅士,他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世间的污浊而不愿在朝为官,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退隐山林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什么感情呢?
学生明确: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7、再次朗读全文。
(六)欣赏画面,当堂成诵
1、欣赏图片,试在文中找出与画面相配合的句子;
2、学生试着看图片背诵;
3、不看画面完成背诵。
五、作业
默写全文。
附: 板书设计

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四时之景 美
分写—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总写 抒怀——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件45张PPT。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27.(1)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书书,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记事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议论等。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听朗读录音,注意:
字音、节奏、语气;mp3朗读flash朗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如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跟读,注意字音 yuányùtuí
用一句话说说文章的内容。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用笔标划出来;
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在全班提出来;
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四时:
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季都消散坠落欣赏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山川景色的美丽,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论的。
高峻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早晨,薄雾将要消散,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傍晚,夕阳快要落山,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课文译文美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本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总写:山川,古来——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分写— 青林、四时
晓雾、猿鸟
夕日、沉鳞
总写 抒怀——欲界、未复
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 本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
这里有 之美,
你看 。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例句: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镜的溪流清澈见底。
这里有 之美,
你看 。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晓雾将歇,猿鸟蹄鸣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日欲颓,沉鳞跳跃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时代背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他是一位遁隐山林的文人雅士,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世间的污浊而不愿在朝为官,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作者介绍 陶弘景视频 退隐山林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什么感情呢?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六、欣赏画面,当堂成诵看画面,配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


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画面,当成背诵看画面,试背诵。作 业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