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人体排尿是 一 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过程。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 . 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而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
B. 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排尿过程中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转化
D. 成人的排尿反射存在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
2.在水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小动物甲、小动物乙三者间只存在单一捕食关系。某年度调查的甲、乙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动物甲与小动物乙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关系
B. 水稻及稻田中的所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C. 统计水稻田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目测估计法
D. 小动物乙数量的增加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3.如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d 种群中不同体长个体的食性占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c 和 d 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
B. 若池塘中投放大量体长为1.4 cm 的 d 种群个体.一定时间内a、b种群数量会增加
C. 若d 种群中所有个体体长均为6.5 cm, 则该种群同化量增加1 kJ 时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为10 kJ
D. 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护地球环境的有效手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B.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依然能保持清澈,体现了其恢复力稳定性
C. 适当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荒漠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5.调查发现某种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等的内脏。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C.该地区的蜣螂、蜈蚣、千足虫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D.该题干中涉及2条食物链,即蜈蚣一蜣螂和千足虫→蜣螂
6.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碳在乙、丁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丙为食物链中的第三营养级
D.甲、乙、丙、丁之间为捕食关系
7.使用催腐剂(含腐生细菌、真菌)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为探究催腐剂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某研究小组将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不作处理,浇上等量的蒸馏水。三组均放在无菌且其他条件适宣的环境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未腐烂的落叶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乙组可能是对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进行了灭菌处理
B.甲组中参与落叶中有机物分解的生物都是细菌或真菌
C.丙组是一段时间后在灭菌的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中加了催腐剂
D.催腐剂降解落叶产生的能量和CO2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8.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繁殖单位。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C.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D.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9.种群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使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目的是控制种群的年龄组成
D.调查某种草原鼠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
10.培养过程中不希望培养液pH发生变化时,应该( )
A.加酸 B.加碱 C.加缓冲液 D.加无机盐
11.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液的灭菌采取干热灭菌法
B.制备培养基时灭菌后再调节pH值,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C.倒平板时将培养皿的盖拿开,以便于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
D.可以通过适宜条件下培养未接种的培养基以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12.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的基质
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C.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
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13.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
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
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
14.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干热灭菌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死哪些部位的杂菌( )
A.接种环、手、培养基、涂布器
B.高压锅、手、接种环、培养基
C.培养基、手、接种环、吸管
D.接种环、手、高压锅、培养皿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8分)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 A、B、C、D表示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存在分级调节的激素是[ ] ,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 的浓度会升高 ;
(2)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 进行分析综合 最终通过增加 (填字母)等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减少散热,此时血管收缩受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支配 ;
(3)当 低于正常值时, 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有关神经末梢释放 以调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
(4)研究发现,药物 T 可以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其药效。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若干只, 一定浓度的药物 T 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甲状腺激素定量检测仪等
实验设计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
16.(10分)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 形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 ,数学模型中. 值与增长率的关系:增长率= ,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
(3)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 来降低种群的 ,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 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 据此估算10 mL 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 中方格×25小方格)。
17.(10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环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 表示大气中的CO2库,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
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冬季 ;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A、B的 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E的燃烧,转变成CO2后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 ;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 ,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 。
18.(10分)黄粉虫可以吞食、降解塑料,利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进行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工艺。下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富集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不含有_____________,但含有酵母膏、蛋白豚。酵母膏能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稀释涂布后最后一组可能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 ;
(3)如果对白色污染进行传统填埋、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的降解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19.(10分)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或“NaNO3”)。通常,制备培养基时除上述两种营养物质外,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________。硝化细菌在没有碳源的培养基上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生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__(填“倒置”或“正置”) ;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________,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 ;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20.(10分)米酒酒精含量低,口味香甜醇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家庭制作米酒时,一般先把糯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然后再将酒曲浸水活化,直到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最后将冷却的熟米与活化的酒曲混合后再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酒曲浸水后会被活化的原因是酒曲中的微生物____________ ;
(3)将冷却的熟米与活化的酒曲混合后,可装入一个洁净的泡菜坛里进行发酵,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可保证无氧环境,且一般不需要专门排气,原因是发酵产生的气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排出 ;
(4)若室内温度在10 ℃左右时,可用棉絮将酒坛包捂起来,因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米酒酒精度数一般不会很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C3.D4.C5.A6.D7.A8.D9.B10.C11.D12.D13.B14.C
15.【答案】(1)B 甲状腺激素 A 促甲状腺激素
(2)下丘脑 B、C 交感神经
(3)血糖浓度 神经递质
(4)将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注射一定浓度的药物 T 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甲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乙组
【解析】(1)图中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可推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中 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升高。
(2)寒冷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导到下丘脑,使 B(甲状腺激素)和 C(肾上腺
素)分泌增加;图示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受交感神经支配。
(3)胰高血糖素由胰岛 A 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当人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有关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以调节胰 高 血 糖 素 的 分 泌 量,使 血 糖 浓 度 恢 复 正 常。
(4)实验目的为验证药物 T 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则实验的自变量为药物 T 的有无,因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将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注射一定浓度的药物 T 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因药物 T 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预期实验结果为甲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乙组。
【答案】(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λ-1 不会
非生物
性别比例 出生率
(4)2×10
【解析】
17.【答案】(1) D 低于
(2)呼吸作用 大于
(3)非生物环境、呼吸散失 取消D“→”A
18.【答案】(1)液体;琼脂;碳源和氮源
(2)塑料;稀释涂布平板法
(3)不会
19.【答案】(1)蛋白胨 水、无机盐 能够 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CO2作为碳源 (2)倒置 (3)菌落 (4)灭菌
20.【答案】(1)兼性厌氧型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得到更多的水分,新陈代谢增强
(3)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 水槽中产生气泡
(4)18~30 ℃ 随酒精浓度增大,会对酵母菌细胞有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