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B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30 20: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植保站工作人员为调查某灌木丛中生活的一种活动范围广的大型有害昆虫的种群特征,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昆虫种群展开10调查 .两次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该昆虫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的最优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B. 该昆虫性别比例改变,能够预测该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可能遭遇了性引诱剂诱杀
D. 两次调查中各日龄的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显著,但其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2.退耕还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在该演替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
C. 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加快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
D.在演替过程中,灌木最终会被乔木取代而消失
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洋中各类生物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速度
B. 沼渣肥田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 碳元素在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
D. 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求偶,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B. 某种鸟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来自非生物环境
D. 莴苣种子必须接收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5.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净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C
B.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B1+ C 1+D1
C.桑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D/C表示,般小于20%
D.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流入鱼体内的能量属于C1
6.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固定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固定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B.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固定量
C.由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D.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
7.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C.“毋覆巢,毋杀胎天飞鸟,毋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
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8.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麦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查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B.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
C.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
D.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9.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B.调查青蛙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C.标记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10.下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A.A B.B C.C D.D
11.培养微生物就需要配制培养基,所配制的培养基都需( )
A.用蒸馏水配制 B.高压灭菌
C.进行倒平板处理 D.加热融化琼脂
1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 )
A.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处理培养基 B.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
C.使用干热灭菌箱处理金属用具 D.防疫期间用石炭酸喷洒教室
13.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但一般都需要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下列有关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只能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元素
B.有些碳源也可以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能源
C.无机盐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无机盐越多越好
D.所有微生物所需营养是一样的
14.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该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8分)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鱼_____条。
16.(10分)拟南芥种子中的隐花色素(CRY1) 是感受蓝 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 能作用于脱落酸(ABA) 从而影响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和CRY1 突变体(无法 合成 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 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 ABA 的 MS 培养基中,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能降低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由于脱落酸能 从器官水平分析是由于脱落酸能 ,从而影响了种子发芽 ;
(2)在相同浓度的 ABA 条件下 .CRY1 突变体种子的发芽率 野生型种子,并且随着 ABA 浓度的增加差别变得明显.推测 CRY1 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通过 (填“降低”或“提高”)种子对 ABA 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
(3)研究人员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了上述实验,在使用ABA 的实验中野生型种子发芽率与CRY1突变体种子的发芽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
17.(10分))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地、森林、湖泊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该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群落类型多样,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发生规律性改变,这体现了群落的 ;
(2)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答出1点即可)、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 分布;在垂直结构上,与草原群落相比,森林群落动物分层现象更为复杂,原因是 ;
(3)调查发现,沙化地区的优势种是骆驼刺等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请结合灌木的上述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化环境的原因: ;
(4)退牧还草是我国政府实施的保护措施之一。退牧还草过程中群落发生了 (填“初生”或“次生”)演替,与另一演替类型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演替类型 (答出3点);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 。
18.(10分)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只。上述调查田鼠种群数量的方法称为________;
(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________;
(3)若调查该草原1公顷的调查区内,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调查区内,________________选取若干个样方。某样方内部有4株被调查植物,但上、下、左、右4条边界上,分别有2、1、3、3株该植物,则该样方中被调查植物个体数应计为________株。
19.(10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无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 ;
(2)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50 ℃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这样既可避免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地挥发,又可防止____________ ;
(3)若使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应选择的接种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 ;
(4)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20.(10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
(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D4.D5.B6.D7.C8.D9.B10.A11.A12.D13.B14.D
15.【答案】约386
【解析】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的公式为N=M×n/m(N表示种群数量,M表示第一次捕获个体数量,n表示重m捕个体数量,m表示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的数量),将题中数据代入公式可得N=106×91÷25=385.84≈386(条)。
16.【答案】(1)抑制细胞分裂维持种子休眠
(2)低于 降低
(3)黑暗条件下缺少蓝光,拟南芥种子中 感 受 蓝 光 的 受 体———CRY1无法发挥作用
【解析】(1)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由图可知,脱落酸能降低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从器官水平分析是由于脱落酸能维持种子休眠。
(3)拟南芥种子中的隐花色素(CRY1)是感受蓝光的受体,黑暗条件下缺少蓝光,拟南芥种子中
感受蓝光的受体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在使用 ABA的实验中野生型种子发芽率与 CRY1突变体种子的发芽率也没有显著差异。
【答案】(1)物种组成 季节性
(2)地形的变化(或光照强度的不同) 镶嵌森林群落植物种类更多、分层现象更复杂,为动
物提供的栖息空间和食物也更多、更复杂
灌木树冠低矮,具有抗倒伏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
(4)次生 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8.【答案】(1)288;标记重捕法
解析:上述调查田鼠种群数量的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32=36:4,N=288只.
(2)高或大
解析: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因为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重捕时带标记的个体数量偏小,因而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大。
(3)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随机;8或9
【解析】若调查该草原1公顷的调查区内,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对样方边线上的个体要统计相邻两边的数目,所以该样方中被调查植物个体数应计为8或9株。
19.【答案】(1)调节pH 
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A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5)灭菌
20.【答案】(1)细胞质基质 (2)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氧气、糖源充足 (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18~30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