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 ④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武将受到尊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如下图漫画描绘的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君臣关系 B.促进吏治改革 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福利制度
4.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在位时期展开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希冀借此解决内忧外患,从而彻底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如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举例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
军事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A.通过新法的实施摆脱了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
B.新法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实施起来非常顺利
C.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导致失败
D.变法用人得当措施得力,提升了百姓生活水平
5.《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财政收入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6.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户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进行训练。这一措施( )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
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数量 D.减轻了农户的赋役负担
7.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写了一副对联:“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对联中的“君主”指的是( )
A.宋太宗 B.宋高宗 C.宋真宗 D.宋太祖
8.宋代取土不问世家,据学者对南宋宝祐四年(1256)《登科录》的统计,在601名宋朝进士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有184名,差不多三分之二来自民间。由此可知,宋代科举制度( )
A.改变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 B.完全实现了公平考试
C.根除了名门望族的政治势力 D.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9.“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宋朝( )
A.民族关系和谐 B.军队战斗力强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市舶司的设立
10.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姓昆的少卿,余杭人,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蟹、无通判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通判让人避之是因为( )
A.掌握地方的军权 B.控制地方财政大权
C.负责考核知州 D.监督并分知州权力
11.“公元961年,赵匡胤将大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职务免去,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免去韩令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改任成德节度使。”赵匡胤上述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C.割断与士兵的联系 D.提高军队战斗力
12.宋代统治者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武人势力恶性膨胀。宋代的治国方针几乎都是针对唐、五代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制定的,后来沿袭为“祖宗家法”。这里的“祖宗家法”是指(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守内虚外政策 D.开明民族政策
13.汉武帝时期,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宋太祖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据此可知,两位皇帝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巩固大一统王朝
C.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D.减轻农民的负担
14.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甚至使用文臣统兵。当时的文官地位与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宋代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
A.稳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 B.加强全国各地军队战斗能力
C.促进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重现
15.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下表可知(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 2% 24. 5% 46. 1%
A.察举制导致阶层逐步固化 B.九品中正制拒绝寒门子弟
C.选官标准影响着阶层流动 D.科举制度淡化族群的差异
16.王夫之指出:“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张邦昌躬篡,而止于自裁,蔡京、贾似道陷国危亡,皆保首领于贬所。”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宋朝( )
A.实行“推恩令” 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D.社会安定繁荣
17.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
C.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 D.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18.据统计,两宋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以科举共取士的年平均数计,宋代是唐代的5倍。由此可知宋朝( )
A.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B.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C.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D.官吏选拔看重出身门第
19.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学生数量和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材料主要表明科举制度( )
A.增加了科学取士的名额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是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 D.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
20.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甚至使用文臣统兵。当时的文官地位与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宋代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
A.稳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重现
C.促进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加强全国各地军队战斗能力
二、综合题
21.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才选拔】材料一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材料二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安邦之策】材料三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投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 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开元年间富强繁荣的情况下,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在发展。边费支出越来越多,使国家的仓库逐步空虚。玄宗本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再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叛乱。
材料二: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起义军在他的带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材料三:北宋建立后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新规:中央机构要职由文人担任;地方知州由文臣担任;国家军事大权由文人掌管。武将只能练兵,无权调兵,武将打仗只能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1)材料一中这场规模巨大的叛乱指的是什么?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形成?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起义有何影响?
(3)材料三表明宋朝推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弊端?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
年份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数(约) 4142万 4531万 5292万 1699万 1576万
材料三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为发展农业所采取的举措,并说明其举措体现出怎样的治国理念?
(2)材料二中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历史事件。简述这一事件对唐朝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做法。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实行这一做法的严重后果。
三、论述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诛杀功臣,是一些开国之君惯用的手法,这虽然也可以部分解决功臣对皇权的威胁,但伴随而来的腥风血雨却会扭曲、伤害几代人的心智,从而对政治的昌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繁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宋初“杯酒释兵权,“无疑是一种更为理性和睿智的方式。”杯酒论心,大将解印,“营造出一种和缓、机智、温厚的政治风味,谈笑间解决了一个历代深感棘手的问题,使得他与功臣宿将的矛盾化解在一种较为宽缓、平和的气氛之中。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和文化繁荣,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勃勃生机。
(1)材料中采用的“杯酒释兵权“的开国之君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均属于宋太祖采取的措施,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设置节度使是唐朝加强对地方管理的相关措施,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据材料“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①说法正确;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但是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②说法错误; 政府官僚机构的膨胀,行政效率下降,③说法正确;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武将不再受到尊重 ,④说法错误。由此可知,①③正确,D项正确;②④说法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据材料“赵匡胤‘喝了这杯酒,你们就退休吧。工资照发……’”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臣关系的改善”,而是强调解除了一些大将的兵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吏治改革,而是强调解除了一些大将的兵权,排除B项;材料与“福利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提取关键信息“限制官僚等的特权”“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迅避赋税”,分析可知,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最终失败,C项正确;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新法并未使北宋摆脱危机,也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排除A项;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并没有顺利实施,排除B项;变法内容和目的中未提到用人情况和百姓生活水平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不涉及相关的土地政策,无法得出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不涉及经济措施,无法得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不但不符合题意,而且叙述也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对社会基层组织进行了大力改革,加强户籍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建立军事储备,保证兵员充足,提高军队战斗力,A项正确;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不能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排除B项;古代称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为禁军,与题干材料“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进行训练”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对社会基层组织进行了大力改革,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没有涉及赋税负担,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D项正确;宋太宗时期与辽签署澶渊之盟,排除A项;宋高宗是南宋的开国皇帝,排除B项;宋真宗时期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南宋宝祐四年(1256)《登科录》的统计……差不多三分之二来自民间”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制的实行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项正确,“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完全”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除了名门望族的政治势力”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项正确;宋朝时期与辽、西夏都有较大规模战争,签订盟约之后保持了较长时期和平,但是与文明程度高无关,排除A项;由于文臣统兵等原因宋朝的军队战斗力弱,排除B项;市舶司的设立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达到高度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项正确;宋太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排除A项;宋太祖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排除B项;设置通判是为了监督并分知州权力,并非考核知州,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961年,赵匡胤将大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职务免去,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免去韩令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改任成德节度使。”可知,赵匡胤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不是根本目的,是直接目的,进而达到中央集权加强的根本目的,排除B项;赵匡胤此举并非为了割断与士兵的联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赵匡胤的举措无法提高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即重文轻武政策。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祖宗家法”是指重文轻武政策,B项正确;西汉建国之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休养生息政策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守内虚外政策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后代有军阀仿效自己,黄袍加身而设立一项旨在维护皇家长久统治的治军国策,不是宋朝针对唐、五代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制定,排除C项;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且开明民族政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题干中“汉武帝时期,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宋太祖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A项正确;巩固大一统王朝,不符合宋朝措施,排除B项;材料反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题干中未出现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轻农民的负担题干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他甚至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弊病,加强中央集权,有意重用文臣,甚至使用文臣统兵,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所以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病重现,D项正确;通过重文轻武政策,稳定了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A项属于此项政策的积极影响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阵图”行军布阵,不利于各地军队战斗力提高,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大力发展科举制,促进全社会文化素养提高,C项属于该政策的影响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先下降后上升,并且比例较高,由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及其以后的选官制度可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权力,“上品无士族,下品无寒门”,而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公开考试,为平民参政提供了途径科举制的完善和发展,使更多的平民参政做官,所以选官制度及标准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不利于寒门高升,但并不拒绝寒门弟子,排除B项;科举制度淡化族群的差异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终宋之世”可知,宋朝不杀士大夫,这是由于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项正确;“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排除A项;材料涉及政治措施,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措施,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宋朝社会安定繁荣,不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重用文人”“抑制武将权势”“就连……文官担任的”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时期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现象,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十六国以来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B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重视文人抑制武将权势,并没有体现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排除A项;题干强调高级官员使用文人,排除C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宋朝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两宋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以科举共取士的年平均数计,宋代是唐代的5倍”可知,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这说明宋朝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取士人数的增加,没有体现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宋朝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没有体现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取士人数的增加,无法体现“官吏选拔看重出身门第”,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促进了各地书院的发展,学生数量和相关书籍的需求增加,这体现了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D项正确。“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以及“是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故宋代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重现,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宋文教昌盛、社会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排除AC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在宋初的对辽作战中,就显出这一政策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
21.(1)选官制度:科举制;
意义: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改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共同原因:注重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人才(其他答案有理即可)
(3)政策:重文轻武政策;
积极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极影响: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4)经验:善于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等。
【详解】(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可知,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隋炀帝建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向社会各阶层打开了科举做官入仕的大门。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可知,“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注重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人才。
(3)政策:根据材料“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4)经验: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的经验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善于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等。
22.(1)叛乱:安史之乱;局面:藩镇割据。
(2)人物:黄巢;影响: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3)政策:重文轻武;弊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详解】(1)叛乱:根据材料“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在发展”“边费支出越来越多,使国家的仓库逐步空虚。玄宗本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再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结合所学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因多种因此爆发的叛乱指的是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他的部将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局面:根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人物:根据材料“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结合所学可知,唐末农民起义中,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的是黄巢。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黄巢起义虽已失败告终,但却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3)政策:根据材料“中央机构要职由文人担任;地方知州由文臣担任;国家军事大权由文人掌管。武将只能练兵,无权调兵,武将打仗只能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可知,宋朝推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
弊端:根据材料可知,“武将只能练兵,无权调兵,武将打仗只能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说明重文轻武的弊端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3.(1)举措:亲耕籍田冶做出表率;通过与少数民族的互市增加耕作的牲畜;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不夺农时,与民休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治国理念:以农为本;以民为本等。(答出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即可)
(2)变化趋势:人口持续减少。
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做法: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开支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后果:宋朝积贫积弱,无力抵御其他民族政权。(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1)举措:依据材料一“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可知,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措施是亲耕籍田冶做出表率;依据材料一“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可知,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措施是通过与少数民族的互市增加耕作的牲畜;依据材料一“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可知,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措施是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依据材料一“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可知,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措施是不夺农时,与民休息。
治国理念:依据材料一“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的举措体现出以农为本、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2)变化趋势:依据材料二“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755年 5292万”“760年 1699万”可知,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减少趋势。
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755年-763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造成人口大量减少。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做法:依据材料“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做法有,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开支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后果:依据材料三“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可知,“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做法使宋朝积贫积弱,无力抵御其他民族政权,破坏了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24.(1)宋太祖或赵匡胤
(2)观点1: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观点2:统治者施行仁政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观点3: 残暴的统治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观点4: 宽和的政治气氛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
观点:宽和的政治气氛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
论述: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地方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为避免出现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其“重文轻武”;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杯酒论心,大将解印,“营造出一种和缓、机智、温厚的政治风味,谈笑间解决了一个历代深感棘手的问题,使得他与功臣宿将的矛盾化解在一种较为宽缓、平和的气氛之中;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详解】(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采用“杯酒释兵权“的开国之君是宋太祖或赵匡胤
(2)观点: 据材料“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可提炼观点为:宽和的政治气氛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
论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地方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为避免出现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其“重文轻武”;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杯酒论心,大将解印,“营造出一种和缓、机智、温厚的政治风味,谈笑间解决了一个历代深感棘手的问题,使得他与功臣宿将的矛盾化解在一种较为宽缓、平和的气氛之中;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等方面回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