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调皮的小闹钟》教案+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调皮的小闹钟》教案+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4-01 15:32:25

文档简介

第8课
时间的歌
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闹
钟的声音吗?
谁能来模仿一下?
生活中,小闹钟的作用
是什么?
作品
《调皮的小闹钟》
聆听音乐
1.你们听到了什么乐器的
声音?
2.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调皮的小闹钟》又名《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一首描绘性音乐作品。
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特别是表现小闹钟
的形象。
下面聆听引子部分,你们听到了什
么声音?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拟钟摆的走动声。
下面我们模拟木鱼声音
聆听第一部分
1.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
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前几个乐句都从
八度大跳开始,活泼而有生气
再次聆听音乐,判断第一部分主题音乐
出现了几次?
反复出现了2次
下面聆听第二部分音乐,听听这段音乐
由旋律有什么特点?
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人
闹钟的响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1.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2.你们熟悉吗?
第三部分反复了第一主题,,打击乐器奏出了
密集的节奏。
下面跟着音乐敲击木鱼、手铃伴奏
整体欣赏
下面请同学上台表现音乐,第一部分哼
唱+声势动作,第二部分用乐器伴奏,第
三部分做声势动作
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视频
谢谢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共20张PPT)
第8课
时间的歌
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闹钟的声音吗?
谁能来模仿一下?
生活中,小闹钟的作用是什么?
作品
《调皮的小闹钟》
聆听音乐
1.你们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2.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调皮的小闹钟》又名《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一首描绘性音乐作品。
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特别是表现小闹钟的形象。
下面聆听引子部分,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拟钟摆的走动声。
下面我们模拟木鱼声音
聆听第一部分
1.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前几个乐句都从八度大跳开始,活泼而有生气
再次聆听音乐,判断第一部分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反复出现了2次
下面聆听第二部分音乐,听听这段音乐由旋律有什么特点?
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人闹钟的响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1.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2.你们熟悉吗?
第三部分反复了第一主题,,打击乐器奏出了密集的节奏。
下面跟着音乐敲击木鱼、手铃伴奏
整体欣赏
下面请同学上台表现音乐,第一部分哼唱+声势动作,第二部分用乐器伴奏,第三部分做声势动作
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视频
谢谢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歌》第2课时《调皮的小闹钟》
【教材分析】
《调皮的小闹钟》选自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歌》第2课时欣赏课。此曲也译作《打切分音的钟》、《打出切分节奏的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同年夏季由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首次演出。乐曲为C大调,是拍,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安德森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1945年的一人,安德森房问里的一台小圃钟出了毛病,它走走停停,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调皮的小闹钟》这首漫画式的描绘性标题乐曲,它幽默而诙谐。作曲家笔下的小闹钟似乎厌倦了正确而不板的“啊塔”声响,别出心裁地试着发出“摩登”的切分节奏,最后陷人毁坏的困境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作品感受音乐的特点和意境,辨别乐器的特点
(二)艺术表现
能跟着音乐敲击音乐
(三)创意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形象
(四)文化理解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形象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跟着音乐敲击音乐
(二)教学难点:
1、教师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闹钟的声音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谁能来模仿一下?
预设:模仿
教师:生活中,小闹钟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 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讲的非常棒,今天我们欣赏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调皮的小闹钟》,(书写板书《调皮的小闹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教师:聆听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该欧品《调皮的小闹钟》又名《打切分音的小闹钟》,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一首描绘性音乐作品。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特别是表现小闹钟的形象。下面聆听引子部分,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拟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从第四拍进入,它刚刚进行了一个乐句,就出现了切分节奏,但它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木鱼在主题出现切分音之后,主题进行到第二句尾时,它像开玩笑似的,也来了一个切分节奏,此后,经常出现这种切分现象。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的进行中,表现出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下面我们模拟木鱼声音
预设:模拟
教师:下面聆听第一部分,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前几个乐句都从八度大跳开始,活泼而有生气:再次聆听音乐,判断第一部分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反复出现了2次,下面聆听第二部分音乐,听听这段音乐由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人闹钟的响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预设:拍打节奏
教师:下面我们聆听第三部分音乐,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你们熟悉吗?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三部分反复了第一主题,,打击乐器奏出了密集的节奏。下面跟着音乐敲击木鱼、手铃伴奏
预设:利用乐器伴奏
教师:下面整体欣赏
预设:欣赏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表现音乐,第一部分哼唱+声势动作,第二部分用乐器伴奏,第三部分做声势动作
预设: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在聆听乐曲、感受音乐形象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调皮的小闹钟》
管弦乐合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