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而告之 巧妙宣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广告词和宣传标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而告之 巧妙宣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广告词和宣传标语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20:5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而告之 巧妙宣传——广告词和宣传标语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倾听、思考、表达、评价、设计”等一系列活动中巧妙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关注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3、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巧妙引用丰富的课外资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践展开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品味赏析广告词,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2、了解广告的特点及作用,体会广告词的语言表达技巧。
3、拟写广告词,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赏析广告词,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2、了解广告的特点及作用,体会广告词的语言表达技巧。
3、拟写广告词,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学生收集5条优秀的广告词,分类整理。
2、从中挑选一则,尝试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如广告词的修辞,广告词的表现手法等。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各色漂亮的广告卡。
3、学生分成红黄绿蓝四组,选出组长。
【教学流程】
一、导入——轻松一刻,超级广告词
有个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
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
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
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
他指了指鞋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他:“怎么不翻墙了?”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第三天他穿混混装,校长说:“不能穿混混装。”他说:“穿什么就什么,森马服饰。”
第四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他说:“男人,简单就好,爱登堡服饰。”
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他说:“为什么?”校长说:“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
活动一:读你千遍也不厌——赏广告、标语
1、猜一猜“我”是谁?
我的名声是吹出来的——风扇。
三十六计走为上——鞋
一表人材,一见钟情——手表
一毛不拔。——牙刷
活动二:掀起你的盖头来——识广告、标语
看了这么多广告词和宣传标语,你能说说什么是广告词,什么是宣传标语吗?
广告词,指通过各类传播媒体和招贴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或文娱、体育节目等的 一些宣传用语。
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指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做的广告 。宣传标语是用简洁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 。再来息心欣赏这几则公益广告、宣传标语,说说看这些广告词和宣传标语有什么特点?
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阅览室、图书馆标语)
小草对您笑,请您绕一绕。
严禁踩踏草坪!
广告词的特点
归纳:内容具体,指向明确。语言简洁,琅琅上口。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语气委婉,好懂好记。
活动三:莫为浮云遮望眼——知广告、标语
第一步:选准切入点
第二步:准确生动地表达
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
巧妙使用双关、押韵
第三步:精心雕琢
打动人心:
产生共鸣,引起震撼,
引发深思,激发忧患意识
拟写歌诀
广告标语这类题,拟写先从切入起。
提醒关怀和赞美,建议提倡与目的。
语言要有表现力,遣词修辞占先机。
质朴平实也不错,关键情真引深思。
活动四:牛刀小试显身手——写广告、标语
1、例题1:“据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到1500万。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请你拟写一条公益广告,以警醒和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
示例:沉迷一时的快乐,换来一生的痛苦。
网络诚可贵,学习价更高,区分轻与重,不负好年华。
网络是虚幻而无限的,青春是真实而短暂的。
远离网络,拒绝诱惑,拥抱青春。
作业布置
为了动员大家更好的进行期末复习,学校准备制制作一些鼓舞士气的横幅,请你写两条标语,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板书设计】
语言特点:简洁整齐 和谐上口 好懂易记
表现方式:压韵上口 巧妙引用 巧用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