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0 19:50:17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七)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火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
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人们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
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
(摘编自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
材料二:
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去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失措。从地球东边往西飞则恰好相反,未来的时间被纳入了过去的时间。经历一场长途飞行后,人们往往无法立即恢复对时间的感知。
为什么现在要谈时差?因为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它很好地体现了批评家劳伦·勃朗特对“残酷乐观主义”的界定。用她的话来说,残酷乐观主义是一种对“受限的可能性条件”的依附,“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现代航空拥有这些迥异的特征,既展现了在几个小时之间跨越时空的迅捷,又展现了我们当下技术能力在时间与生理层面的明显局限。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这种对潜在幻想的执着坚守,具体到航空旅行而言,我们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限制了我们拒绝飞行的能力。我们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以及避无可避的航班延误、狭窄座椅和其他形式的湍流。
这种残酷乐观主义的处境使我们回到了一系列关于何谓人类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根深蒂固的旅行习性、睡眠与清醒的日夜循环、阳光与星光的天体影响,以及时间怎样统治我们的生活——任何其他东西对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时间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关系到以下问题的核心: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因此,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在时差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如果这条哲学路径对一些乘客或读者来说太过抽象,我想表达的是,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李《时差:昼夜节律与蓝调》,田可耘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体内时钟”指人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是指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B. “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器官在适应当地时间过程中的偏离状态。
C. “到达目的地”指身体的器官调整了时差,已经成功地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
D. “残酷乐观主义”旨在阐释时差综合征给人们在时间与生理层面带来的伤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时差综合征。
B. 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
C. 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 时差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也必须被理解为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诗出自先秦《击壤歌》,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动写照。
B. 旅客进入机舱,灯光进入明亮的欢迎模式;晚餐时,切换到柔和的就餐模式;困倦时,昏暗的休息模式取而代之。
C.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室内活动时间长,白天接受的光线较少而夜晚较多,因此城市里的明暗变化比乡村小得多。
D. 褪黑素的分泌要通过视神经,与光污染关系不大,只有睁着眼睛睡在明亮的房间,褪黑素的分泌才会受到抑制。
4.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往开普敦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其回程同样如此。
B. 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由于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
C. 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
D. 乘坐“一带一路”专列西行巴黎,时间较长,很难引发时差综合征。
5. 哪些原因让时差现象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伤害”错。曲解文意。原文“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可见“残酷乐观主义”认为时差综合征给人带来的有可能有伤害;并且“残酷乐观主义”整体是“乐观”的。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错,原文“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可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是速度过快,而不是“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
C.“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错,绝对化。应该是“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曲解文意,原文“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这里的“结果”指的是时差给人类带来的结果。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是:明暗变化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
A.说的是传统的农耕文明,与明暗变化无关;
B.通过灯光的变化影响人的生理节律,最适合做材料一中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论据。
C.说的是城市和乡村生活对明暗变化感知的差别;
D.说的是光线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阅读图表的能力。
“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错,根据图表可知,影响时差综合征的是跨越时区的多与少,从纽约飞往伦敦或者其回程,跨越时区是一样的,因此其时差综合征症状应该相似。
A项正确。没有时区差。
B项正确。虽有时区差,但乘船速度不快。
D项正确。虽有时区差,但乘火车时间较长。
5、【答案】①时差综合征让很多现代人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折磨。②时差标志着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所达到的顶点。③时差在科学、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研究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可知,时差综合征让很多现代人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折磨;
②由材料二“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可知,时差标志着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所达到的顶点;
③由材料二“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可知,时差在科学、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研究的价值。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收脚印
肖曙光
萧家冲有个传说,一个人临死前,会去曾经到过的地方,把留在那里的脚印收回去,不留一点痕迹在人世间。傍晚时,阳气低的小孩,在暗淡的夜色里能看见那人的影子。
不管这是不是迷信,徐大娘是相信的,因为小时候,她就经历过这样的事。那天,晚饭后,她走出屋子,向暮色中的田垄望去,她盼望能见到当老师的父亲,但这天不是星期六,父亲不会回来。如果回来,一定会给她带芝麻饼、柚子糖之类的零食。
她有点失望,正要进屋,忽然,瞥见一个影子在田垄中,虽然模糊不清,但从身形看像父亲。她擦了擦眼,那影子慢慢向她走来。是父亲!她惊喜不已。进了屋,连忙告诉母亲。母亲哪里肯信。她拽着母亲出来,打眼一望,田垄陷在一片昏暗中,不见父亲的身影。看花眼了。母亲斥责道。到了半夜,就接到父亲不幸坠楼的消息。
父亲是回来收脚印的。徐大娘一直这样认为。
那么这回,他是来收脚印的吗?徐大娘不敢信,也不愿意信。
徐大娘认识他纯属偶然。那天,她在家里做饭,一个人风风火火闯进来,说,到您这里搭伙,行吗?
徐大娘答应了。两人聊起了家常。徐大娘告诉他,村里穷,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儿子媳妇两年了也没回来过。
上面没派人来帮你们?他问道。
来是来了,只到村里转一转,乡里接待吃顿饭就走了。徐大娘说。菜炒好了。一碗酸菜。一碟豆腐。
太寒碜了。徐大娘有点不好意思。好吃!香哩。他竟然吃得津津有味。
徐大娘笑了,你是第二个夸我家饭菜香的人。第二个?第一个是谁?
第一个呀,好多年了。徐大娘说,听我婆婆说,是土改的时候,搞土改的干部来我家吃饭,他们夸我家的饭菜香,我婆婆经常提起哩。
那个时候,老百姓把自家最好的粮食拿出给干部们吃。干部呢,把饭菜偷偷地倒进锅里,或者拨到主人家儿女的碗里。他感叹道,那时干部不搞特殊化,实心实意帮群众,干群关系融洽。
是哩。徐大娘应和道,又问他,你咋知道这些?
我爷爷曾是名土改干部,经常跟我讲那些事。他说。
正吃着饭,乡长推门进来。看见他,乡长眼神有些慌乱,您……咋在这里?那边,我们都准备好了。
不去。不去。他摆摆手,又埋头吃饭。
乡长红着一张脸站在那里,表情很尴尬:招待不周到,您多包涵。
你们呀,一边扶贫一边铺张浪费,太不应该了。贫困群众需要扶贫,干部这里出了问题,也需要扶贫。他一脸严肃地用手指一指脑袋说。
吃完饭,他留下饭钱就走了。徐大娘后来才知道,他是来村里开展扶贫工作的。临近中午,乡里安排吃饭,被他拒绝了。
在他的帮助下,村里百亩果园建起来了,满山满坡种上了柑橘、樱桃、水蜜桃树。观光农业开办起来了,吸引城里人来这里休闲旅游。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每家每户的土特产,可以通过合作社的网络平台销售。徐大娘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回来办起了养鸡场。
他来养鸡场,徐大娘特意宰了只鸡,想请他吃顿饭。上回那顿饭太不像样了。徐大娘满是歉意。
他哪肯吃,说,您的生活好了,我吃啥都开心。
徐大娘偷偷往他车里放了两盒土鸡蛋。几天后,他竟然把钱给了她,说,我是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坏了规矩。
这天傍晚,孙子悄悄告诉她,看见张伯伯了。徐大娘一惊,他不是回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薄雾笼罩下的村庄,安静寂寥,哪里有他的影子?但孙子语气很肯定:在山坡上见到他。
按说也不奇怪。好几次,徐大娘看到他在山岗上、田垄里、果树旁转悠。村里角角落落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徐大娘寻了一个遍,还是没见到他。问村主任有才,有才说,晚上有一个会,他早就回去了。
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徐大娘心神不定,一夜没睡好。天亮时,又问有才,有才打了几次电话,他都没接。出啥事了?徐大娘心里很忐忑。
这时有才告诉她,微信里说县城方向昨晚出了车祸。天啦,不会这么灵验吧?徐大娘悲伤地说,难道……怎么了?有才问。
难道张副县长昨晚是来收脚印的?徐大娘声音里带着哭腔。
不是,不是,有才喃喃道,不要迷信。良久,又指了指心窝说,他的脚印是收不走的,早就留在我们这里,是吧?
徐大娘点点头,眼眶里满是泪水。
正说着话,一辆轿车冲破晨雾,向村里驶来。一张熟悉的面孔在徐大娘的眼里清晰起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两次到徐大娘家,第一次提出搭伙,第二次来看养鸡场并拒绝吃饭,这些都体现了“他”贴近群众、清正廉洁的形象。
B.“一碗酸菜。一碟豆腐”中“碗”“碟”两个量词,暗示酸菜多豆腐少,含蓄地表现了“他”来扶贫前徐大娘家生活的贫困。
C.文中大量使用“他”来指代张副县长,这样安排能够突出人物的代表性,表明“他”是扶贫干部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
D.徐大娘相信“收脚印”的传说,源于亲身经历,而村主任有才说“不是,不是”“不要迷信”,是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切身体验。
【答案】D
【解析】“他没有这样的切身体验”错。有才说“不是,不是”“不要迷信”主要因为他在以“迷信说法不可信”的念头来宽慰徐大娘和自己。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展现“他”的扶贫成果时,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不仅写徐大娘家的生活变化,而且整体概写村庄新貌,凸显扶贫意义。
B.本文除了直接对“他”的语言、行为等进行描写外,还用土改干部的形象正面衬托“他”,用之前的扶贫干部与乡长的形象来反面衬托“他”。
C.本文以徐大娘的幻觉结尾,可以使读者体会到徐大娘希望张副县长平安的强烈意愿,既把这种意愿表达得深沉有力,也深化了主旨。
D.本文大量运用短小的段落,既让语言表达简洁凝练,又让时间跨度大的几个情节快节奏地推进,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答案】C
【解析】“本文以徐大娘的幻觉结尾”不当。结尾不是“幻觉”,是徐大娘与有才“正说着话”时真实出现的场景。
8.徐大娘在傍晚听到孙子说“看见张伯伯了”之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先是吃惊,再是焦急/心神不定/忐忑,然后是悲伤,最后是惊喜。(每答出一种心理给 1 分。意思对即可。顺序不能颠倒。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学生答案】①惊讶疑惑:他已经回去了,怎么回来了?②心神不定,担心忧虑:想到“手脚印”的事,她害怕县长有危险。③悲伤难过:微信里说县城方向昨晚出了车祸,她担心县长遇难。④开心愉悦:看到县长车子开来,才意识到县长平安。(满分答案)
【解析】该题是让概括,按理讲只概括出来关键词,来描述其心理变化即可。若有时间,可对每种心理对应的原文内容稍加分析,更为周全和保险。前三处原句中就有原词“一惊”“心神不定”“忐忑”“悲伤”,最后一处没有原词,需要自己概括为“惊喜”“开心”“激动”等近义词即可。
9.本文开篇讲述萧家冲“收脚印”的传说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情节)引出下文徐大娘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和害怕“他”前来收脚印的恐慌。②(结构)“不留一点痕迹在人世间”的说法与后文有才的话相呼应,(人物)有助于强调“他”的“脚印”早已留在了村民心里,是收不走的,(主题)凸显了赞美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主旨。③(读者)增加了神秘色彩,激发了阅读兴趣,让读者渴望了解跟“收脚印”有关的故事。(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按照小说的作用题(内容、情节、人物、主题、读者)作答,就可以答得较为规范了。答案的第二条分类不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简子曰:“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史黯侍,曰:“将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若弗弃,则主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选自《鲁穆公问子思》)
材料三:
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君A出B在外C又不能D定E而弃F之G则何H良之为?
【答案】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主出奔到国外,(范氏、中行氏的臣子)又不能使君主获得安定,反而弃君而去,那么又算什么良臣呢?
“在外”是“出”的补充成分,应连在一起,“又不能定”的主语省略了,是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与前一句主语不同,所以第一处应断在C处;
“又不能定”与“而弃之”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E处应断开;
虚词“则”可视为断句的标志性词语,第三处应断在G处。
故选CEG。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退,指使退出,“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表示使撤退,两者用法相同。
B. 向,指先前,与《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的“向”意思不同。
C. 效,指尽力,与《出师表》中“恐托付不效”的“效”意思不同。
D. 责,指责备,与《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责”意思相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使退出”错,文中“揖而退之”的主语是“子思”,故“退”表示退出,没有使动用法;与“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使退出。句意:子思作揖退下了。/烛之武使秦军退出。
B.正确。先前;朝着。句意:刚才我问子思忠臣的事。/树木欣欣向荣。
C.正确。尽力、尽忠;奏效、效果。句意:不过是尽忠于爵禄。/唯恐先帝的托付没有效果。
D.正确。都表示“责备”。句意:也有可以责备之处。/责备我逃避怠慢上命。
故选A。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简子想寻求范氏和中行氏良臣,史黯表示反对,他认为范氏和中行氏没有良臣,如果有良臣,两家不至于落难。
B. 鲁穆公向子思询问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认为能一直指出君主过错的人就是忠臣,但是鲁穆公对子思的话感到不悦。
C. 鲁穆公向成孙弋转述了子思关于忠臣的言论,成孙弋欣赏子思,表示如果这句话不是子思所说,他会感到厌恶,
D. 唐太宗通过文彦博要求魏征要“存形迹”,魏征表示君臣应该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做表面功夫,不利于国家。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成孙弋欣赏子思,表示如果这句话不是子思所说,他会感到厌恶”错,材料二中“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成孙弋赞同子思的观点,表示如果不是子思,他不会听到这种观点。选项对“恶”的理解错误。
故选C。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
(2)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
【答案】(1)推荐好的,去除不好的,贡献自己的才能,进荐贤人,早晚讲述善恶成败的事迹让君主采纳。
(“替”,去除;“诵”,讲述;“纳”,使……采纳。每处1分,句意1分)
(2)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皇上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此事)没有实据。
( “私”,袒护;“按”,调查;“状”,事实、根据。每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替”,去除;“诵”,讲述;“纳”,使……采纳。
(2)“私”,袒护;“按”,调查;“状”,事实、根据。
14. 材料一与材料三所论述的良臣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相同点:两则材料论述的良臣,都富有才干,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不同点:材料一论述的良臣对其君主保持了忠诚。材料三论述的良臣与贤能的君主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而对昏庸的君主并不保持忠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相同点:材料一“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材料三“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可见两则材料论述的良臣,都富有才干,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不同点:
材料一论述的良臣对其君主保持了忠诚,如“听则进,否则退”“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
材料三论述的良臣与贤能的君主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而对昏庸的君主并不保持忠诚。如“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简子说:“我希望能得到范氏、中行氏家的良臣。”史黯在旁陪侍,说:“用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做什么?”简子说:“良臣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又有什么可问的呢?”史黯回答说:“我认为他们算不上良臣,所以才问的。侍奉君主的人,应当谏正君主的过失,鼓励君主的善行,推荐好的,去除不好的,贡献自己的才能,进荐贤人,早晚讲述善恶成败的事迹让君主采纳。用文德来引导君主,帮助君主实行正道,勤心尽力为君主效劳,不惜以生命来捍卫君主。君主能听从采纳,就在朝任事,不能听从采纳,就辞官退去。现在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不能匡正辅助他们的君主,以至于使君主遭到祸难;君主出奔到国外,(范氏、中行氏的臣子)又不能使君主获得安定,反而弃君而去,那么又算什么良臣呢?倘若他们不抛弃君主的话,你又怎么能得到他们呢?如果真是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就应当辛勤地为君主经营,使君主在国外重新获得土地、爵位,一直到死为止,这样的话,哪一天能到你这儿来呢?倘若来了,那也就算不上是什么良臣了。”赵简子说:“好。我的话确实错了。”
材料二:
鲁穆公问子思道:“怎样才能称作忠臣呢?”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就可以称为忠臣了。”鲁穆公不高兴,子思作揖退下了。成孙弋觐见,鲁穆公说:“刚才我问子思忠臣的事,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就可以称为忠臣了。’寡人对此很困惑,不能有所得。”成孙弋说:“咦,这话说得好呀!为了君王的缘故而失去生命的人,以前有这种人。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却从未有过。为了君王的缘故而失去生命的人,不过是尽忠于爵禄。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是远离爵禄的。为了义理而远离爵禄,如果不是子思,我是不会听说这种事的。”
材料三:
冬十二月,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皇上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此事)没有实据。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做事不摆出清廉的样子,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使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有所保留。”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拜了两次,说:“臣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臣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逢、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很高兴,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襄陵①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②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③。
[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泽。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为官要为民的期许。
B.首联重在刻画李君意气风发的外在形象,新任县令容光焕发,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
C.颈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秋收时节红枣的成熟,也反映了春寒之际百姓的生活状况。
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理解错误,根据最后一句“无苦思归欲挂冠”,应是“诗人希望李君不要因想家而离职、弃官”。
16.本诗妙用了关于陶渊明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一用典。(6分)
【答案】①“不为五斗米折腰”原指陶渊明不会为了五斗米的官俸而担任县令,向权贵屈服,而“折腰聊为五斗屈”则反用其意,说李君为了养家糊口担任襄陵县令。②妙用关于陶渊明的典故使得诗歌含蓄隽永,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对李君参与政事、为民造福、乐于服务人民的期望。(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通读这首诗,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内容和关于陶渊明的典故,分析诗人用典的用意;最后组织答案,概述作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却能做到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这离不开外物的帮助,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箫声具有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唐宋作品中常用这种“时空对举”的手法表达悲慨国家或个人命运的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君子生非异也 ②善假于物也③舞幽壑之潜蛟④泣孤舟之嫠妇⑤万里悲秋常作客 ⑥百年多病独登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生、幽、壑、嫠、常、坼、乾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说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们不由得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照片中,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纵目远望,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这棵泡桐,是1963年他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这张照片,也是焦裕禄在困难期间与兰考人民 ① 的一个缩影。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 ② ,走在人民前面,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抗争、广植泡桐,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哪怕身患癌症,他也笑笑说:“病是个 ③ 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
如今的“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兰考人民沿着当年焦书记开辟的道路,种下一株株泡桐。如今,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精美的一件件器具,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成为了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①同舟共济/同甘共苦②身先士卒③欺软怕硬(每处正确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焦裕禄困难时期与人民的交往,可用“同舟共济”(本义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渡过困难。也形容利害相同)、“同甘共苦”(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难)。第二空,根据“走在人民前面”可知,可用“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领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第三空,根据后面的“你压住他,他就不敢欺侮你了”可知,本空应填“欺软怕硬”(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此句来自课文原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的泡桐树/泡桐树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器具,这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①成分残缺,句子缺主语,在“大地上”后加“的泡桐树”;②语序不当,“精美的”应放在“器具”前;③偷换主语,前文主语为“泡桐树”,不能“成为产业”,而是泡桐树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器具这件事“成为产业”,因此要加一个“这”指代前文的主体内容。
20.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①比喻。把“焦裕禄的精神”比喻成“丰碑”,表现了焦裕禄的高尚的品德受人敬仰,崇高精神永垂不朽。②对偶。“鼓舞”对“激励”,“艰苦奋斗、执政为民”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形式整齐、有节奏感,体现出焦裕禄伟大的功绩及对人们的引领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成为了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焦裕禄的精神”比喻成“丰碑”,表现了焦裕禄高尚的品德受人敬仰,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运用对偶手法,表现了焦裕禄伟大的功绩及其对人们的引领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①,充满了乐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人类提出一个个严峻的课题,但我们读后却不感到悲观,反而会继承一种精神,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强烈的征服欲。西方的“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因此,西方人看重个人的力量;②,因此,中国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总探求自身的解放,故探索永远不会停止,人类自身也不断地在自然面前获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总是胜利者,③,人也总会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个人力量者,认为一切成功都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他每走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种启示,都有助于今后的努力——这种人比较自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我奋斗是这种思维的外化。
21.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①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给人以鼓舞②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③故不去或很少去探索
(每空2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分析和语言组织的能力。要求学生注意逻辑关联词,并联系前后文答题。恰当组织语言。
2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答案】B
【解析】原文表示强调。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强调,C项表示表示否定或讽刺,D项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B。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生活中,我们会寻找各种指南——旅行时,寻找景点打卡指南;休息时,寻找独处充电指南;压力大时,寻找情绪稳定指南……人与人之间未必有着相同的生活境遇,但还是会倾向于寻找经验的依托——指南。然而有了指南,生活就会变得更好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指南”,介绍了指南在各种情境下的重要作用。然后,材料后半部分反转一笔,对“指南”提出了质疑。材料中质疑的点在于,作为前人经验的汇总,指南给出的指导意见往往是固定的,但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遇到的问题也可能不同,盲目相信、依靠指南,未必会给我们指出捷径。就比如人们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并长期以此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一些远离中原的地区若完全一成不变地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来指导农事,就很容易出现“冬行夏令”的后果,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由此可见,材料意在警醒学生,不能盲目相信他人的经验、观点,而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写作时,要注意找准材料的态度,即反对盲目地依据指南、前人经验行事,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此,行文开头可先适当肯定指南、经验的有效指导意义。然后指出,指南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指南毕竟是他人的经验总结,未必适合自己当下的处境、问题,此外过度依赖指南也会限制我们的眼界和思维,危害我们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结合自身,论述我们首先应该如何有选择地使用指南,借鉴前事以作为后事之师,然后进一步强调我们更应该学会实事求是与创新。
立意:
1.理性借鉴经验,择善而从。
2.经验不能盲从,实事求是更为可贵。
3.借鉴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例文】
汲取经验,不困于经验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乐于寻找各种各样的指南来为自己提供经验依托。诚然,借鉴指南,汲取经验,很多时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捷径,帮助我们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但人与人的境遇未必相同,在不同的情境里固守过去的经验指南,这些经验也可能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因此,汲取经验,但不要困于经验。
英国诗人小说家德拉·梅尔说:“经验犹如一盏明灯的光茫,它使早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朦胧的东西豁然开朗。”他人的经验指南,我们勇于借鉴,使自己迅速壮大。自己的经验,努力汲取,可以使我们在前进途中更加坚定和自信。
科学家牛顿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借鉴了16世纪众多前辈探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经过自己辛勤的思索与探究,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试想如果没有前人经验的指南,牛顿怎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也提到过,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经验,她的成功也许会非常渺茫。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均坦言,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对前人研究经验的借鉴。居里夫、克里克和贝恩都能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汲取自己在研究中获得的经验,最终取得成功,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指南有时也会成为束缚。毛主席曾说过:“经验主义害死人。”这个道理不假。历史上一味相信经验而吃了亏的例子有很多。
清朝后期,欧洲列强不断侵扰大清国,侵略者们用枪支与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而自称“天朝”的清朝的官兵们拿的则是刀、剑、弓箭等冷兵器,结果不言而喻。当时,有人研究出了可连发28颗子弹的枪与将军炮,但是清朝统治者却说“骑射乃满族之根本”,拒绝使用新式武器。原因很简单,经验束缚了清朝的统治者,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这些传统的武器才是制胜的法宝。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经验是财富,但经验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让经验束缚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奥斯卡·王尔德有一句名言:“当一个人自以为有丰富的经验时,就往往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了。”当下很多人,看到了一些指南就奉为宝典,故步自封,不懂创新,排斥新事物,长此以往,个人将失去进步的空间,社会也将停滞不前。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借鉴指南、吸取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味囿于经验,则又会束缚发展的脚步,只有既懂得积极汲取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又能认清现实,与时俱进,不困于经验,才能获得成功!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七)
(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火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
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人们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
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
(摘编自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
材料二:
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去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失措。从地球东边往西飞则恰好相反,未来的时间被纳入了过去的时间。经历一场长途飞行后,人们往往无法立即恢复对时间的感知。
为什么现在要谈时差?因为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它很好地体现了批评家劳伦·勃朗特对“残酷乐观主义”的界定。用她的话来说,残酷乐观主义是一种对“受限的可能性条件”的依附,“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现代航空拥有这些迥异的特征,既展现了在几个小时之间跨越时空的迅捷,又展现了我们当下技术能力在时间与生理层面的明显局限。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这种对潜在幻想的执着坚守,具体到航空旅行而言,我们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限制了我们拒绝飞行的能力。我们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以及避无可避的航班延误、狭窄座椅和其他形式的湍流。
这种残酷乐观主义的处境使我们回到了一系列关于何谓人类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根深蒂固的旅行习性、睡眠与清醒的日夜循环、阳光与星光的天体影响,以及时间怎样统治我们的生活——任何其他东西对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时间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关系到以下问题的核心: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因此,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在时差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如果这条哲学路径对一些乘客或读者来说太过抽象,我想表达的是,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李《时差:昼夜节律与蓝调》,田可耘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体内时钟”指人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是指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B. “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器官在适应当地时间过程中的偏离状态。
C. “到达目的地”指身体的器官调整了时差,已经成功地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
D. “残酷乐观主义”旨在阐释时差综合征给人们在时间与生理层面带来的伤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时差综合征。
B. 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
C. 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 时差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也必须被理解为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诗出自先秦《击壤歌》,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动写照。
B. 旅客进入机舱,灯光进入明亮的欢迎模式;晚餐时,切换到柔和的就餐模式;困倦时,昏暗的休息模式取而代之。
C.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室内活动时间长,白天接受的光线较少而夜晚较多,因此城市里的明暗变化比乡村小得多。
D. 褪黑素的分泌要通过视神经,与光污染关系不大,只有睁着眼睛睡在明亮的房间,褪黑素的分泌才会受到抑制。
4.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往开普敦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其回程同样如此。
B. 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由于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
C. 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
D. 乘坐“一带一路”专列西行巴黎,时间较长,很难引发时差综合征。
5. 哪些原因让时差现象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收脚印
肖曙光
萧家冲有个传说,一个人临死前,会去曾经到过的地方,把留在那里的脚印收回去,不留一点痕迹在人世间。傍晚时,阳气低的小孩,在暗淡的夜色里能看见那人的影子。
不管这是不是迷信,徐大娘是相信的,因为小时候,她就经历过这样的事。那天,晚饭后,她走出屋子,向暮色中的田垄望去,她盼望能见到当老师的父亲,但这天不是星期六,父亲不会回来。如果回来,一定会给她带芝麻饼、柚子糖之类的零食。
她有点失望,正要进屋,忽然,瞥见一个影子在田垄中,虽然模糊不清,但从身形看像父亲。她擦了擦眼,那影子慢慢向她走来。是父亲!她惊喜不已。进了屋,连忙告诉母亲。母亲哪里肯信。她拽着母亲出来,打眼一望,田垄陷在一片昏暗中,不见父亲的身影。看花眼了。母亲斥责道。到了半夜,就接到父亲不幸坠楼的消息。
父亲是回来收脚印的。徐大娘一直这样认为。
那么这回,他是来收脚印的吗?徐大娘不敢信,也不愿意信。
徐大娘认识他纯属偶然。那天,她在家里做饭,一个人风风火火闯进来,说,到您这里搭伙,行吗?
徐大娘答应了。两人聊起了家常。徐大娘告诉他,村里穷,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儿子媳妇两年了也没回来过。
上面没派人来帮你们?他问道。
来是来了,只到村里转一转,乡里接待吃顿饭就走了。徐大娘说。菜炒好了。一碗酸菜。一碟豆腐。
太寒碜了。徐大娘有点不好意思。好吃!香哩。他竟然吃得津津有味。
徐大娘笑了,你是第二个夸我家饭菜香的人。第二个?第一个是谁?
第一个呀,好多年了。徐大娘说,听我婆婆说,是土改的时候,搞土改的干部来我家吃饭,他们夸我家的饭菜香,我婆婆经常提起哩。
那个时候,老百姓把自家最好的粮食拿出给干部们吃。干部呢,把饭菜偷偷地倒进锅里,或者拨到主人家儿女的碗里。他感叹道,那时干部不搞特殊化,实心实意帮群众,干群关系融洽。
是哩。徐大娘应和道,又问他,你咋知道这些?
我爷爷曾是名土改干部,经常跟我讲那些事。他说。
正吃着饭,乡长推门进来。看见他,乡长眼神有些慌乱,您……咋在这里?那边,我们都准备好了。
不去。不去。他摆摆手,又埋头吃饭。
乡长红着一张脸站在那里,表情很尴尬:招待不周到,您多包涵。
你们呀,一边扶贫一边铺张浪费,太不应该了。贫困群众需要扶贫,干部这里出了问题,也需要扶贫。他一脸严肃地用手指一指脑袋说。
吃完饭,他留下饭钱就走了。徐大娘后来才知道,他是来村里开展扶贫工作的。临近中午,乡里安排吃饭,被他拒绝了。
在他的帮助下,村里百亩果园建起来了,满山满坡种上了柑橘、樱桃、水蜜桃树。观光农业开办起来了,吸引城里人来这里休闲旅游。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每家每户的土特产,可以通过合作社的网络平台销售。徐大娘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回来办起了养鸡场。
他来养鸡场,徐大娘特意宰了只鸡,想请他吃顿饭。上回那顿饭太不像样了。徐大娘满是歉意。
他哪肯吃,说,您的生活好了,我吃啥都开心。
徐大娘偷偷往他车里放了两盒土鸡蛋。几天后,他竟然把钱给了她,说,我是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坏了规矩。
这天傍晚,孙子悄悄告诉她,看见张伯伯了。徐大娘一惊,他不是回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薄雾笼罩下的村庄,安静寂寥,哪里有他的影子?但孙子语气很肯定:在山坡上见到他。
按说也不奇怪。好几次,徐大娘看到他在山岗上、田垄里、果树旁转悠。村里角角落落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徐大娘寻了一个遍,还是没见到他。问村主任有才,有才说,晚上有一个会,他早就回去了。
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徐大娘心神不定,一夜没睡好。天亮时,又问有才,有才打了几次电话,他都没接。出啥事了?徐大娘心里很忐忑。
这时有才告诉她,微信里说县城方向昨晚出了车祸。天啦,不会这么灵验吧?徐大娘悲伤地说,难道……怎么了?有才问。
难道张副县长昨晚是来收脚印的?徐大娘声音里带着哭腔。
不是,不是,有才喃喃道,不要迷信。良久,又指了指心窝说,他的脚印是收不走的,早就留在我们这里,是吧?
徐大娘点点头,眼眶里满是泪水。
正说着话,一辆轿车冲破晨雾,向村里驶来。一张熟悉的面孔在徐大娘的眼里清晰起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两次到徐大娘家,第一次提出搭伙,第二次来看养鸡场并拒绝吃饭,这些都体现了“他”贴近群众、清正廉洁的形象。
B.“一碗酸菜。一碟豆腐”中“碗”“碟”两个量词,暗示酸菜多豆腐少,含蓄地表现了“他”来扶贫前徐大娘家生活的贫困。
C.文中大量使用“他”来指代张副县长,这样安排能够突出人物的代表性,表明“他”是扶贫干部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
D.徐大娘相信“收脚印”的传说,源于亲身经历,而村主任有才说“不是,不是”“不要迷信”,是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切身体验。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展现“他”的扶贫成果时,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不仅写徐大娘家的生活变化,而且整体概写村庄新貌,凸显扶贫意义。
B.本文除了直接对“他”的语言、行为等进行描写外,还用土改干部的形象正面衬托“他”,用之前的扶贫干部与乡长的形象来反面衬托“他”。
C.本文以徐大娘的幻觉结尾,可以使读者体会到徐大娘希望张副县长平安的强烈意愿,既把这种意愿表达得深沉有力,也深化了主旨。
D.本文大量运用短小的段落,既让语言表达简洁凝练,又让时间跨度大的几个情节快节奏地推进,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8.徐大娘在傍晚听到孙子说“看见张伯伯了”之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9.本文开篇讲述萧家冲“收脚印”的传说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简子曰:“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史黯侍,曰:“将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若弗弃,则主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选自《鲁穆公问子思》)
材料三:
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君A出B在外C又不能D定E而弃F之G则何H良之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退,指使退出,“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表示使撤退,两者用法相同。
B. 向,指先前,与《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的“向”意思不同。
C. 效,指尽力,与《出师表》中“恐托付不效”的“效”意思不同。
D. 责,指责备,与《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责”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简子想寻求范氏和中行氏良臣,史黯表示反对,他认为范氏和中行氏没有良臣,如果有良臣,两家不至于落难。
B. 鲁穆公向子思询问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认为能一直指出君主过错的人就是忠臣,但是鲁穆公对子思的话感到不悦。
C. 鲁穆公向成孙弋转述了子思关于忠臣的言论,成孙弋欣赏子思,表示如果这句话不是子思所说,他会感到厌恶,
D. 唐太宗通过文彦博要求魏征要“存形迹”,魏征表示君臣应该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做表面功夫,不利于国家。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
(2)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
14. 材料一与材料三所论述的良臣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襄陵①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②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③。
[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泽。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为官要为民的期许。
B.首联重在刻画李君意气风发的外在形象,新任县令容光焕发,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
C.颈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秋收时节红枣的成熟,也反映了春寒之际百姓的生活状况。
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
16.本诗妙用了关于陶渊明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一用典。(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却能做到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这离不开外物的帮助,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箫声具有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唐宋作品中常用这种“时空对举”的手法表达悲慨国家或个人命运的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说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们不由得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照片中,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纵目远望,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这棵泡桐,是1963年他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这张照片,也是焦裕禄在困难期间与兰考人民 ① 的一个缩影。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 ② ,走在人民前面,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抗争、广植泡桐,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哪怕身患癌症,他也笑笑说:“病是个 ③ 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
如今的“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兰考人民沿着当年焦书记开辟的道路,种下一株株泡桐。如今,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精美的一件件器具,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成为了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①,充满了乐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人类提出一个个严峻的课题,但我们读后却不感到悲观,反而会继承一种精神,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强烈的征服欲。西方的“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因此,西方人看重个人的力量;②,因此,中国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总探求自身的解放,故探索永远不会停止,人类自身也不断地在自然面前获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总是胜利者,③,人也总会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个人力量者,认为一切成功都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他每走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种启示,都有助于今后的努力——这种人比较自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我奋斗是这种思维的外化。
21.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生活中,我们会寻找各种指南——旅行时,寻找景点打卡指南;休息时,寻找独处充电指南;压力大时,寻找情绪稳定指南……人与人之间未必有着相同的生活境遇,但还是会倾向于寻找经验的依托——指南。然而有了指南,生活就会变得更好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