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16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16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30 23: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时间:公元前202年
地点:长安(今陕西西安)
成就达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这汉初的日子真的苦啊!孤虽最为尊贵,却啥都没有享受到……
楚汉之争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建立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
(二)文景之治
汉初措施:奉行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班固《汉书》
“文景之治“:周言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三)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只有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因功封侯—因亲封侯)。
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七国之乱)。
汉武帝刘彻
诸侯坐大
豪强兼并
匈奴为患
二、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
思考:根据教材,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①颁布”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权;
②设立中外朝制度,任用尚书令等;
中央政府
州(刺史)
郡(郡守)
县(县令)
③确立察举制;
④完善监察制度:划分13个州,设立刺史
二、西汉的强盛
⑤任用酷吏,严刑峻法。
根据教材,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西汉五铢钱
秦“半两”钱
②实行盐铁官营,酒榷。
③推行均输/平准;(均属:物资从产地—所需地;平准:调节货物,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经济上: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二、西汉的强盛
思想上: ①尊崇儒术;
②设立五经博士(成为官学),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③设立太学。
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禁绝百家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大一统 = 政治统一 + 思想统一(根本)
根据教材,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西汉的强盛
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
二、西汉的强盛

敦煌
酒泉
张掖
武威

西域都护府
军事上:①发动战争: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
②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 、敦煌);
③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
④设置西域都护,加强边疆管理;
⑤加强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
根据教材,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据材料思考,汉武帝如何评价自己在位期间的施政措施?
①汉朝制度不成熟、不完善,所以要进行变革。
②武力征伐,以维护疆域稳定。
③认识到出师劳民伤财。
二、西汉的强盛
二、东汉的建立与衰败
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结合教材,西汉为什么衰亡?
王莽悉心照料伯父王凤,得到宠信。
王莽施行善政,得到不同阶层的民众支持。
平帝死后,王莽立孺子婴为帝,自称“假皇帝”。
王莽伪造符瑞,让人相信他应成为皇帝。
王莽废掉孺子婴,篡汉自立,建立新朝。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改革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爆发农民大起义。
二、东汉的建立与衰败
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实现“光武中兴”:
措施 是否体现西汉衰亡的针对性?趋势?
政治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释放奴婢 文化 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
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
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重新发展
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
二、东汉的建立与衰败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序号 皇帝 即位年龄 死亡年龄
…… …… …… ……
4 和帝 10 27
5 殇帝 1 2
6 安帝 13 31
7 顺帝 11 30
8 冲帝 2 3
9 质帝 8 9
10 桓帝 15 36
11 灵帝 12 34
12 少帝 14 14
13 献帝 9 54
平均值 9.5 24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依靠宦官
把持朝政
夺回君权
思考: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外戚、宦官专权本质:皇权加强
二、东汉的建立与衰败
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被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重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年,张角创立”太平教“,”黄巾起义“爆发。
黄巾起义历史9个月,以失败告终。但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思考:两汉衰亡有什么共性
①吏治腐败,政治黑暗;②地方豪强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三、两汉的文化
01
史学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02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
乐府诗:宫廷诗歌
散文:贾谊《过秦论》
03
科技
《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完整体系形成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