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大练司
地理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居民自发自
分
用,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近年来,内蒙古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
劇
伏屋顶,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下图示意内蒙古某地光伏屋顶的发电
量和上网电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1一3题。
如
小半均电显h
30l
◆一发儿过
的
25
20
1.5
都
3456了89101112十立时0
1.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发展光伏屋顶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如
A.土地面积
B.电力技术好
C.太阳辐射强
D.闲置屋顶多
2.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3.包括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在内,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
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
部塞梅鲁火山继2021年12月喷发过后,再
次于凌晨开始剧烈喷发,附近地表积累较厚
的火山灰,此后连续几日出现较大量的集中
降水。右图为塞梅鲁火山喷发实景图。据此
完成4~5题。
高一地理试题(附中版)第1页(共8页)
4.从火山里喷发的火山灰首先进入
A.水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5.本次火山喷发后,极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灾害
B.滑坡灾害
C.泥石流灾害
D.风沙灾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对
·“[化碳休积分数×10
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50
要作用。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330
的含量增长很快(如右图所示),全球变10
291
暖备受关注。据此完成6一7题。
2700
6.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有
170
1800
1)
2000i年份
A.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B.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C.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7.近30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大气成分的化学反应③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
化碳增长④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散射辐射是由于空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作用,或由于空气密度的变
化以及不均一,电磁福射能量以一定规律在各方向重新分布的现象。大气
散射辐射的强弱也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为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我国
夏季平均太阳高度大于冬季)的变化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
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8一9题。
人以散谢相卡用米·分
0.8
一啃天
0.6
-…恻天
0.4
.3
D-
4680121116182)北京时问
8.根据图中规律,对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推测,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乡村大于城市
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市大于
乡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
③深秋晴天夜里
多霜冻
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地理试题(附中版)第2页(共8页)》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大练习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3
4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B
C
C
D
B
A
B
含
D
B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B
A
B
A
C
C
A
A
B
C
A
1,C【解析】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
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更丰富,因此更适宜发展光伏屋顶,C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光伏屋顶是在住房
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非在沙漠戈壁等未利用的土地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A错误;内蒙古经济欠发
达,技术条件差,人烟稀少,住宅数量少,可利用闲置屋顶更少,B、D错误。故选C。
2.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发电量减上网电量等于居民用电量,即二者的差值越大,居民用电量越大。结合图可
判断出4一7月居民用电量较其他月份更大,即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第二季度,B正确,A、C、D错误。故
选B。
3.B【解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雏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
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①②④对;地球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
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B【解析】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且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读图可知,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首先进
入大气图,B正确: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才逐渐降落到地球表面,进入水图、生物图、岩石图等,A、C、D错误。故选B。
5.C【解析】据材料,塞梅鲁火山剧烈喷发后“附近地表积累较厚的火山灰,此后连续几日出现较大量的集中降水”可
知,这些火山灰会随着地表径流急速向下流动,形成泥石流灾害,C正确;洪涝灾害是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
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A错误;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B错误;风沙灾害是因风沙活动或风沙现象造成的灾害,D错误。故
选C。
6.C【解析】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是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并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正确;
地球上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雏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氧气,A错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氮元素,B错误;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是臭氧,D错误。故选C。
7.D【解析】近300年来,随肴工业苹命的开始,人们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大面
积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最终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增加,①④正确;大气
成分之间在自然界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增长的作用不大,②③错误。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B【解析】据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又据图可知,北京时间12~14时,正午
太阳高度角大,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呈正相关,故大气散射辐射夏季大于冬季,①正
确,③错误;又据图可知,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反相关,城市
比乡村污染较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城市大于乡村,②错误,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A【解析】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①正确;日出和
日落的时候,太阳光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光、青光、紫光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散射掉了,
到达近地面大气时大部分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故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②正确:秋冬季节出现霜冻,与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有关,与大气散射无关,③错误;雪后天睛阳光特别耀眼是因为云层少,大气透明度
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少,不只是散射作用,同时,因为雪的反射率很高,阳光照在白雪上,大部
分被反射的阳光进入人的眼睛就会觉得刺眼,从而觉得阳光格外耀眼,④错误。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0.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滑翔伞运动主要在白天进行,白天山坡受热较山谷快,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较山谷上方
同高度空气小,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所以滑翔伞飞行过程中主要借助谷风,B正确,A错误;滑翔伞飞行过程中,
海拔不断下降,气温和气压不断上升,排除C、D。故选B。
高一地理(附中版)参考答案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