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一
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 )
A.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2.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多样,具有重要价值。该图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种服务功能(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下图是我国分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增加,负值减少)。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耕地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耕地变化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C.耕地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 D.东部耕地减少加速,西部耕地增加减缓
4.目前,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和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施肥数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
5.下列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土地的是(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 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6-8题。
世界平均 中国平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6.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7.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总量小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需求量大 D.浪费更严重
8.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 C.气候变化 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回答9-10题。
9.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量少 B.开采难度大
C.对环境影响大 D.海上交通不便
10.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
右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中I—Ⅳ所在区域分别为资源丰富带、资源较丰富带、资源一般带和资源贫乏带。据此完成11-12题。
11.结合上图,可以判断安徽省安庆市属于( )
A.资源丰富带 B.资源较丰富带
C.资源一般带 D.资源贫乏带
12.II和Ⅳ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在数量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水源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特殊交接地带。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用地压力陡增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经济开发利用活动使海岸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下表为1990-2014年我国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据统计,据此完成13-15题。
类型 淤积 蚀退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港口用地 未利用土地 围海养殖 待利用水面
面积/km2 0.25 1.51 20.94 1.34 3.89 7.30 4.00 28.9
比例/% 0.36 2.23 30.78 1.97 5.72 10.74 5.88 42.32
注: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
13.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状况是 ( )
A.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B.土地利用率低 C.土地集约 D.土地规划合理
14.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带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
A.扩大滨海湿地面积 B.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C.加剧生态的脆弱性 D.减缓海岸侵蚀
15.近年来,我国东部海域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C.防止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4分)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我国与多数发达国家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的不同。(4分)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4分)
(3)试简析为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某年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图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变成了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900千米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枢纽建筑物包括大坝、引水工程和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一方面,纳赛尔水库具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另一方面,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也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材料三:尼罗河和阿斯旺大坝图
(1)分析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增强作用。(6分)
(2)推测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负面影响。(6分)
18.(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乙两图分别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与出口状况统计图。
甲 乙
材料二 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的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大量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我国在减少出口的同时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分离纯度可达99.9999%,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已由初级产品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1)读甲图,指出我国稀土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6分)
(2)从2005年始,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小而创汇总额增速加快的原因是什么。(4分)
19.(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江苏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陆域面积约3.2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较长。
材料二 图1为1984~2016年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图2为江苏省海岸线长度变化折线图。
图1 图2
(1)描述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特点。(7分)
(2)简述我国东海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3)简要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6分)
高二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5:ABCDD 6-10:DCDBC 11-15:CABCD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多数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4分)
(2)给交通带来压力;对环境造成破坏等。(4分)
(3)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提高石油自给能力;实现石油贸易渠道的安全化和多元化;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等。(6分)
(1)供给服务(4分):形成巨大水库,可促进渔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渔业资源;为农田灌溉提供更多的水源;水坝利用落差发电,为人类提供廉价的水电等。
调节服务(2分):形成巨大水库,能够调节大坝下游河流流量,能够减少下游洪灾。
(2)负面影响(6分):水库水面面积大,通过蒸发损失大量水,减少水资源的供给;库区淹没植物,水坝阻断某些鱼类的洄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物资源的供给;下游的农田和河口失去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可能导致农业和渔业减产,也会降低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等。
18.(1)分布不均;轻稀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东、四川;重稀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6分)
(2)主要原因: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逐年上升。(4分)
19. (1)海岸线明显向海洋推进;海岸线总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大幅增加;中部的平直海岸线逐渐缩短,南部、北部的海岸线逐渐曲折且增长。(7分)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6分)
(3)①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②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③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