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2.2城镇化(共43张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2.2城镇化(共43张ppt)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0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城镇化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新 课 导 入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
在近代的人口迁移现象中,人口由相对落后的乡村迁往机会更多的城市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向,这种人口迁移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1.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城镇化(城市化):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980年深圳老东门
2000年深圳新东门
一、城镇化(城市化)
1、分析以下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的表现。
乡村区域
城镇区域
农业活动
非农业活动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01
人口
02
产业
03
用地
04
景观
05
其他
①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劳动力从第一产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2城镇化的表现
城镇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数量多
城镇人口比重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计算公式: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
城镇人口比重是一个相对数值,城镇人口数量多的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一定大。例如,与日本相比,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多,而日本城镇人口比重大。
我国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008万人,2017年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亿1347万人,那么,中国的城镇化率(城市化水平)是多少?
2017年,美国人口总数为3.24亿人,城市人口2.65亿,那么是否说明美国城镇化水平比中国低?
58.52%
82%
【检测】(金华曙光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3.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有 (   )
①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②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④使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图中所示现象是 (   )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市产业调整
C.区域城镇化现象D.人口迁移现象
2.在该过程中,由图得出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 (   )
A.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C
C
A
2、结合图中深圳的变化,思考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3. 城镇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 镇 化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的动力是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3.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一、城镇化(城市化)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
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022·浙江选考)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折线反映了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镇化呈正相关
某一区域不同时期城镇化的动力有变化;
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动力也有差异。



城市化
02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城镇起源于早期的农业文明地区。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增长极为缓慢
缓慢
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逐步加快
20世纪
至今
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明显加快
18世纪中叶
1. 世界的城镇化的时间特征
城镇化水平已经较高的地区,城镇化进程放缓
变缓趋势
城镇人口比例
<2%
城镇人口比例
54.3%
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3。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当前阶段。
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当前的阶段。
城镇起源于早期的农业文明地区;
工业革命之前,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时间
城镇化水平(%)
0
100
30%
70%
1. 世界的城镇化的时间特征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综合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这条曲线符合一般般城镇化发展的实际。
基础设
施完善
探究:1、什么是郊区城市化?
城区
郊区
环境质量下降
乡村
原因: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农村人口大量迁入中心区与郊区;部分人口由市区迁往近郊区
探究:2、什么是逆城化?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原因: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乡村环境优美,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完善,地价便宜,私人汽车普及。
注意:
①郊区城镇化是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逆城镇化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②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镇化。
城市=建成区(中心区)+郊区
郊区变成建成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远郊变成近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
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
乡村是指城市市区和镇区以外的地区
概念辨析
城镇vs郊区vs乡村
建成区: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各种城市用地。在景观特色上,表现为城市用地和城市建筑集中成片分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成区的范围逐渐扩大
郊区:是指在城市行政界线之内、建成区外围的地区,通常为环状。在行政上归行政管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距离市中心区的远近,可把郊区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
建成区与郊区的关系:郊区为建成区提供后备土地资源,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郊区可能会转变成建成区;同时,郊区还为建成区提供劳动力和农副产品
城市=建成区(中心区)+郊区
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
否。逆城市化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镇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 1961-1971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 年人口减少了10.1%。 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
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英国的城镇化进程案例分析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改善市区环境
图解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小结: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
联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城市群、大都市带
经济社会深入发展
大中小城镇组成
进一步形成
大都市
城市群
大都市带
城市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图,完成1~2题。
1.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E~F反映的现象是(  )
A.城镇化 B.逆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城乡差距扩大
2.甲、乙表示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  )
A.B时段  B.D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练练手
B
A
相同点:
不同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异同。
2、世界城镇化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起步早,城镇化速度放缓;城镇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起步晚,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城镇化描述/特征:水平、速度、起步、阶段
发达国家
01
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例如,英国、美国的城镇化在19世纪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城镇化水平已达70%
70%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
但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例如,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还不足40%
低城
镇化
40%
发展中国家
02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得多。
二战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很低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1)虚假城市化
如墨西哥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已高于同期瑞士的60%、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2020年,
墨西哥全国总人口1.28亿,墨西哥城人口约2200万
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过度城镇化、超前城镇化 )
巴西的虚假城市化
"虚假城市化"使得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从而在城市里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城市里生活极其艰难。大量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会集中到某些区域,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 贫民窟”。使得南美很多城市既有富有的一面,又有贫穷的一面。
虚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
(2)滞后城市化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如: 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南亚、东南亚国家。
滞后城市化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发展中国家
过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导致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展开,也使得城市丧失了经济集聚的功能,抑制了城市消费的增长,也阻碍了整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虚假城镇化 滞后城镇化
不同点 表现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低
与工业化关系 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发展速度 相反
影响 城市人口膨胀,城市内贫富分化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负荷达极限,出现就业、住房、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 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
发生的国家 主要在拉丁美洲,例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相同点 发生的国家 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现象的本质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影响 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读图思考: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城镇化水平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探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取消了户籍限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中,也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人口进入城镇。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思考: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我国东部的自然禀赋比中西部优越,故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中西部高,城镇化水平也高;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从而吸引大量中西部劳动力流向东部城镇。所以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比中西部地区高。
探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题文】自1960年以来,韩国用不到40年的时间,在经济领域创造了“汉江奇迹”,与此同时,国家也快速实现了高度城镇化。目前,韩国约1/4人口集中于首尔,一半人口集中于首都圈内的城市。下图示意1950~2030年中韩日三国城镇化进程(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1985年以来( )
A.韩国城镇化速度最快 B.中国城镇化速度较日韩快
C.中国城镇化速度最慢 D.日本城镇化水平较韩国高
【小题2】韩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突出特征表现为( )
A.全面优化县城体系
B.优先发展海外产业
C.全面发展文化教育
D.优先发展中心城市
B
D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1)地形:平整土地
(2)水文:修建水利设施
(3)合理城市化有利于美化环境
2、不合理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1)气候:改变城市的局地气候,造成城市热岛、雨岛效应,以及加重了雾霾天气
(2)水文:影响了水循环的环节(下渗、地表径流),加剧水污染,造成城市内涝和水质性缺水
(3)土壤:建设用地过多,侵占了耕地,并且会造成土壤污染
(4)生物:破坏了栖息地,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绵城市
雨水花园
生态城市
田园城市
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
1、合理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有利影响
(1)(农+工+商)=产业: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
(2)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
(3)交通,改善一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
(4)文化:带动一个地区的文化进步
(5)社会,带动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医疗的发展
2、不合理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不利影响
(1)人口:人口密集,过于集中
(2)交通:造成交通拥堵
(3)社会:社会治安问题、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
2、不合理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不利影响
(1)人口:人口密集,过于集中
(2)交通:造成交通拥堵
(3)社会:社会治安问题、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3、解决措施
(1)【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建造卫星城,分散城市的人口和职能
(2)【产业】:将部分产业外迁,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就业
(3)【交通】: 改善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4)【城市】:建立大城市群,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生态
(5)【科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或者建设智慧城市)
(6)【社会】:改善居住条件
(7)【环境】:保护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思考题
【思考】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对城市的气温、湿度、地表径流各有什么影响?
【答案】
1、气温:城市硬化面积增加,植被减少,会导致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形成“热岛效应”;
2、湿度:城市凝结核增多,导致城市降水多于郊区;
3、径流:城市硬化面积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易形成城市内涝等。
思考题
【思考】为了减少城镇化问题的出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建设卫星城;2、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3、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4、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18分)(2022·四川成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示意成都市2010~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图1)和成都市2010~2020年建成区面积变化(图2)。
(1)(6分)据材料一,说出成都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答案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材料二 随着成都市城镇化的不断拓展,城市不透水路面随之增多,导致成都市区内涝频发,热岛效应明显。下图示意2000~2014年成都市区不透水路面面积变化。
(2)(4分)分析成都市不透水路面变化导致城市内涝频发、热岛效应显著的原因。
答案 不透水路面增多,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多,内涝严重;
不透水路面增多,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增强,热岛效应增强。
材料三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大城市病”,2013年成都市推动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新津、都江堰等7个卫星城建设。这些卫星城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以大城市的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在配套服务标准和基础设施设置上,推进市级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向卫星城延伸,逐步实现卫星城和中心城区市级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15分钟城市公共服务圈。
(3)(8分)分析卫星城建设对缓解成都市“大城市病”所起的积极作用。
答案 分散大城市部分职能;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土地、人口、交通、治安压力);缓解市区住房困难;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城市大量的地面硬化,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分不容易下渗,使得城市内产生积水。热岛效应
是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城市的建筑群和柏油路面,能有效地吸收、储存太阳辐射热量,地面辐射增强,热岛效应增强。
“大城市病”指的是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症状”。
卫星城是在大城市周边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产业等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建设卫星城可以分散成都城市部分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人口、交通、治安压力和住房紧张的局面,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