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0-03 22:25:26

文档简介


课题:1.4.1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目标】
1、在熟悉分数的加减法则基础上,理解同分母分式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及结果的化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计算:

2、思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是什么?
3、类比同分母分类的加减法,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又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索
1、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 (2)
2、归纳: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
三、典例精析
例1:计算:
(1) (2)
让学生自主归纳方法,提醒学生按法则进行分子的加减后,一定要求结果化为最简;
例2:计算:
归纳: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各有一个符号,这三个符号可以同时改变两个符号,即
变式练习:计算
(1) (2)
在第(2)中,可以让学生先判断,是否属于同分母分式运算。
四、归纳总结
1、同分母分式加减计算法则是什么?
2、在具体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
1、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a2)3=6a6 B.-a2b2?3ab3=-3a2b5
C. D.
3、计算:
(1) ; (2)= ;
4、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六、课后练习
1、教材P24练习题;
2、教材P30习题1.4第1题。
七、教学反思

课题:1.4.2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会确定几个分式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类比迁移学习能力;
3、养成与同学合作的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分式的通分
【教学难点】
最简公分母的确定,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计算:
(1)= (2)
2、思考:怎样进行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什么是分数的通分?
二、自主探究
1、尝试计算:
(1) (2)
2、自学教材P25——P26,回答下列问题:
(1)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要先 ,然后
(2) 叫作分式的通分.
(3) 称为最简公分母.
3、通分:
(1) (2) (3)
4、总结通分的过程
三、典例精析
例1:通分:

让学生自我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总结经验,特别提示学生,一定要找最简公分母;
例2: 通分:

在本题通分前,要求对分母是多项式的进行因式分解,同时还要注意改变符号进行统一,要求学生先进行仔细判断,再确定公分母。
四、巩固练习
1、下列三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B. C. D.
2、下列各题中,所求最简公分母正确的是( )
A.与的最简公分母为 B. 与的最简公分母为
C.与的最简公分母为 D. 与的最简公分母为
3、 把下列各组中的分式通分:
(1)、 、 (2)
五、课后练习
1、教材P27练习题;
2、教材P30习题1.4第2,3题。
六、教学反思

课题:1.4.3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三)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上,会灵活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2、理解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会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3、提升学生仔细观察能力,严谨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运用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回顾旧知:
(1)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
(2)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
2、思考:分式通分的作用是什么?
二、自主探索
自学教材P25——P28,尝试计算:
(1) (2)

归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三、典例精析
例1:计算:
(2)
例2:计算:
(1) (2)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展示质疑,特别在第(2)题中,可以将错误经验展示出来,特别提示学生,要先进行因式分解,再找出最简公分母。
四、归纳总结
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步骤,第一步分母分子是多项式的先因式分解,第二步找最简公分母,第三步通分,第四步进行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五、巩固练习
1、计算:
(1) (2)
2、先化简,后求值:
,。
六、课后练习
教材P29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课题:1.4.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四)
【教学目标】
1、熟悉异分母分式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探究:计算
(1) (2)
2、类比整数与分数的加减,你能进行下列整式与分式的加减吗?
(1) (2)
二、典例精析
例1:计算
(1) (2)
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学生可以将看成或,但提倡整体思想;在第(2)题中,特别强调,如果将看成整体,那么得写成,再转化成,当然,如果学生写成也是比较方便的一种方式。
例2:计算
(1) (2)
本题是教材习题1.4B组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归纳,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
例3:先化简,再求值:
,在-2,0,1,2四个数中选 一个合适的代入求值。
在学生做题时,关注学生代值的情况,最后归纳总结,代入值时要注意使分式有意义。
三、应用迁移
1、已知,则= ;
2、若 ,则 ;
3、计算:
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
四、归纳总结
1、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2、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
1、计算: ;
2、计算: = ;
3、计算:
(1)++; (2)
4、已知,求的值。
六、课后练习
教材习题1.4第4,7题;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