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0-03 22: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中掌握简单的现场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学会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经历收集及整理数据的过程;由亲身实践得出的数据,了解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出“让数据说话”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及发现的快乐。教学重点: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
教学用具:计算器、PPT。
教学过程:
一、探究引入 首先提出要求学生了解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计调查,引出我们的课题,数据的收集。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接着学习利用表格整理数据,然后分析表中的信息给出该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睡眠时间
画记
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A.8h以下
A.8h~8.5h
A.8.5h~9h
A.9h以上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表格统计结果。
三、概念的引入 通过这个统计活动,引出“总体”、“个体”、“全面调查”等概念。学生阅读教材P141的内容,对相关概念进一步强调。
四、做一做 为了了解本班同学从七年级到现在的身高变化情况,王强同学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请你对全班的同学进行调查后,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下表。
增长的高度(cm)
画记
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0~1
1~2
2~3
3~4
4~5
5以上
五、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P142的相关练习。
2、利用PPT,完成下列补充练习。
请你对自己一周内完成多科作业的时间作调查,填入下表,并说一说这些数据对你有什么启示?对照一下其他同学的情况是否一样?
科目
时间
星期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请你调查你们班里的同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主要用哪几种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运用学的知识进行统计数据。
七、布置作业:课堂中没有完成的内容课后完成
教学(后记)反思: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要求;在了解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简单随机抽样,初步感受用样本推断总体的思想和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据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及收集数据的步骤,体验随机性。
教学难点:抽样调查的概念与方法,体验随机性。
教学用具:计算器、PPT。
教学过程:
一、动脑筋 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统计的必要性。提出一个让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你是否考虑过:各字母怎样排列在键盘上,才能使操作键盘时更加方便?
二、议一议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适时归纳总结。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1、每一篇文章的统计结果是不一样的。
2、仅凭对一篇文章统计是不科学的。
3、但对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又是不可能的。
由此引出两个概念:“随机性”、“抽样调查”。
三、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教师提问,为了了解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是用全面调还是抽样调查合理呢?学生阅读教材P144的内容,对抽样调查进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各种调查的可行性,不适合进行全面调查的如以下几个方面:(1)费时、费力的不适合;(2)试验带有破坏性的不适合;(3)调查数量太大的不适合。充分说明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四、说一说 请学生举出一些只能采用抽样调查而不能采用全面调查的实例。
五、概念的学习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样本容量。
通过实例对以上概念进行强调。
六、课堂练习
1、 课本P146的练习题。
2、下表是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数量统计表:
普查时间(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人口数(亿)
5.94
6.95
10.08
11.34
12.95
请用一张条形统计图表示该表所显示的信息,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填空.
(1)1953年我国人口数量是_________亿,2000年我国人口数量是________亿.
(2)从1953年到200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了________.
2.假如你想知道你们全班同学对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和跑步的爱好情况,那么你在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中:
(1)你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_.
(2)你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调查对象的________.
(4)你将如何开展调查并得出结论?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探讨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区别与联系,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调查。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9的A组习题3、4
教学(后记)反思: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样本的概念,理解具体的对象进行的随机抽样要具有科学性,会选择合理的抽样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学会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据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样本。
教学难点:科学使用简单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样本。
教学用具:计算器、PPT。
教学过程:
一、动脑筋:引出课题,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以1949年美国某杂志报道的一则消息引入,提出问题:这一数据能准确反映192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年收入吗?为什么?
让学生思考,本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此次调查不具有代表性,从而不能代表总体,更不能据此来推断总体,因此,思考什么样的样本可以有代表性呢?怎样选择呢?
二、概念的得出:
简单随机抽样:如果地抽样调查时保证第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那么我们把这种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所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你日常生活中用的随机简单抽样的例子。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合适。选择可以用计算机随机抽取,当容量不大时可以用抽签的方式。
三、例题分析:
阅读P147的动脑筋。
某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30000名中学学生(高中生9000人,初中生10000人,小学生11000人)的近视眼情况,计划进行抽样调查。
(1)能不能只调查高中生?
(2)若从该地区的中小学学生中抽取300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
这是一个分层抽样问题,故抽取的样本容量要按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让学生以此例充分认识样本抽取的重要性。
归纳为了了解某方面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一些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按下面步骤进行:
(1)明确调查目标;(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具体进行调查;(5)记录调查结果。
四、课堂练习:
1、完成P148的练习题1、2、3。
2、补充题,PPT展示:
(1)我校学生会要组织一次八年级书展,为此要先了解我校所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学生会主席就派了小明、小颖、小亮三位同学去进行调查。
小明:我在操场上调查了100名八年级的同学 ,他们最喜欢的科目是体育。
小颖:我在学生阅览室调查了100名八年级同学,他们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
小亮:我调查了我所在的小组的其他3位同学,他们最喜欢的科目是音乐。
问题:你若是学生会主席,你会怎样收集数据?小组讨论。
(2)、随堂练习
①下列调查中,取样合适的是( )
A.在运动场调查当代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B.在大学文学院了解市民对古典名著的理解程度
C.在北京市调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情况
D.调查班级学号是奇数的学生,以了解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
②为了调查全校同学的近视率,小明在校园内调查了4名同学,结果有一名同学近视,由此得出,全校同学的近视率是25%,小明的判断正确吗? (填“是”或“否”). 原因是 .
③一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理由是 .
④为了解“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在南宁旅游满意率,小王在多家旅游公司共调查了100名导游,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左图;小张到一个景点调查了6名游客,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右图.你认为应该怎样收集数据? 讨论: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随机样本的选择,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49的A组习题5、6、7、8
教学(后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