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亚非欧文明-
目录
【考点过关练】
考点 01 古代亚非文明
考点 02 古代欧洲文明
【重难创新练】
【专题检测卷】
考点 01古代亚非文明
1 .如图给后人展示了古埃及人的( )
A .建筑技艺 B .天文成就 C .宗教信仰 D .社会生活
2 .小王同学的爸爸决定在中考结束后,选择一个国家带他进行一次走出国门的研学旅行,主题是“领略世 界古老文明”。爸爸在网上咨询了四位旅行设计师, 收到了下列四份研学线路推介。小王同学从中选出了设
计最科学的线路,这条线路是( )
A .恒河乘船观光,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受佛教诞生地的风采
B .游帕特农神庙,了解种姓制度,感受古希腊哲学成就
C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D .观罗马博物馆,参观古巴比伦遗址,领略海洋文明的魅力
3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如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 .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C .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 .青铜器司母戊鼎产于此地
4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
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 .维护奴隶主利益 B .主张君权神授 C .提倡自由与平等 D .保护私有财产
5 .“谈到不同的族姓……都在本种姓内婚娶, 富人和穷人彼此不互相婚配。父系和母系亲属, 不互相婚娶。
妇人一嫁,终身不能改嫁。 ”季羡林先生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古印度的( )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庄园制度 D .部民制度
考点 02古代欧洲文明
6 .公元前 453 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进行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考
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B .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 .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7 .公元前 3 世纪的古印度, 曾出现一批经希腊神形象改造成的佛像, 且无论服装、五官还是造型特点, 都
具有希腊的风格。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亚历山大东征 C .罗马帝国建立 D .伊斯兰教创立
8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 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
木应处以罚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C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D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9 .公元 2 世纪,某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 内湖” 。该帝国
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0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于今年 2 月 20 日成立, 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
者:2000 多年前, 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 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2000
多年前”古希腊文明的“奠基性”贡献包括(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掷铁饼者》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查士丁尼法典》
1 .(考法一:变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 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甲骨文一般是用刀直接刻字,结构上具备了对称美 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古埃及文字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圣书体、僧侣体、世俗体。我们讲的埃及象形文 字一般是指圣书体,主要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僧侣体则多 用于书写于纸草上。目前解读出来的象形文字多为法老记录的太阳神荷香斯和死神阿努比斯的神谕。在书
写上,每个书写者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还得练出一手优美的字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异同。
(2)指出以上两种文字产生时期所处的社会阶段,请你再列举一种处于该社会阶段的文字。并谈谈文字对人
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
2 .(考法二:特点、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商代的甲骨文构成和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仅是一种图画文字, 后来发展成象形文字, 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首创的,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后逐渐发展成表意文字。
材料三: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 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汉字不仅是
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三种早期文字有何共同特点。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的发展有何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文字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3 .(考法三:评价、评述)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材料二《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 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
息。
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 4 次, 在公民大
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4 .(考法四:启示、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希腊罗马雕塑属于艺术范畴,雕塑家社会地位很高,可以青史留名:中国古代雕塑属于工艺 范畴,制作者属于社会地位不高的工匠群体。从文化观念上看,西方文化一直以裸露身体为最美,认为由
身体本身散发出的那种自然而然的性感,以及任何与身体自身能量相关的,比如健美等,都是美的象征;
中国文化看待身体之美要含蓄很多。人们对待那裸露身体的态度的形成, 是浸润我们几千年的儒家“鄙夷肉 体” 的思想作祟。中国文化和艺术也在关注人, 不过多是关注道德和精神上的人, 却并不关心人的肉体表达。 (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回答,古代阿拉伯人和意大利商人连通欧亚的主要商路有哪些 图二宗教传入我国
后,对我国建筑和雕塑艺术有何借鉴 请举一例。
(2)材料二从哪两个方面比较了古希腊罗马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可以得到关于文明的什么启示
专题 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时间 45 分钟,满分 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0 小题 30 分)
1 .(2023·山东济南 · 统考中考真题)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图像史料
2 .(2023·新疆 · 统考中考真题)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
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 .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 .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 .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3 .(2023·甘肃兰州 · 统考中考真题)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
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 .君权神授 B .专制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4 .(2023·河南 · 统考中考真题)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 1 至 5 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 +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 .人类文化的多元 B .亚非文明的交往 C .书写系统的完善 D .阿拉伯人的贡献
5 .(2022·湖南娄底 · 统考中考真题) 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6 .(2022·山东烟台 · 统考中考真题)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 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 最大的城邦有 8000 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
万人口。这表明古代希腊城邦( )
A .古典文化繁荣 B .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奴隶制民主政治盛行
7 .(2023·安徽 · 统考中考真题)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
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 ,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 .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 .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 .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 .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8 .(2023·四川宜宾 · 统考中考真题)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
拱门、穹顶;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这说明,古罗马( )
A .成为欧亚文化发祥地 B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C .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 D .搭建了欧亚和平之桥
9 .(2023·内蒙古通辽 · 统考中考真题)根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 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
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 )
A .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 .体现明显的多元特点
C .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D .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10 .(2023·四川乐山 · 统考中考真题)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他们生活在
( )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二、综合题(第 11 题 12 分,第 12 题 18 分;共 30 分)
11 .(2022·云南 ·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 30 年的时间, 用了 230 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 2.5 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 了修建金字塔,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 10 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 3 个
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材料二 605-610 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 200 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 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 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
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 (2 分)
(2)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 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
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8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2 分)
12 .(2020·山东淄博 · 统考中考真题) 李宏宇经常借用名家语录来拷问历史。下面是他设计的问题,你能回
答吗?(18 分)
【科学家的告白】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
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 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潘建伟: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理,启发了量子
通信。 ——据央视网某公益广告
(1)仿照示例,为科学家告白中的历史结论各提供一例相应史实上。(8 分)
告白中的结论 需要填写的史实
朱枞鹏:中国人很早就探索宇宙奥秘 (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 答:
潘建伟:墨子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答:
(2)三位科学家的告白,共同表达了哪些观点?(4 分)
【习主席的文章】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 2000 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 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 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 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者学派” 萌 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 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第欧根尼同中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倡
导类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 习近平《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3)习主席阐明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分)
(4)材料中,习主席用哪些史实来阐明这一观点,试列举两例。(4 分)古代亚非欧文明-
目录
【考点过关练】
考点 01 古代亚非文明
考点 02 古代欧洲文明
【重难创新练】
【专题检测卷】
考点 01古代亚非文明
1 .如图给后人展示了古埃及人的( )
A .建筑技艺 B .天文成就 C .宗教信仰 D .社会生活
【答案】D
【详解】根据图片及所学可知,这是古埃及墓穴壁画,图片给后人展示了古埃及人的的社会生活, D 项正 确;图中没有建筑的相关信息,排除 A 项;仅从图片信息无法反映天文成就,排除 B 项;图片反映的是日
常的社会生活,无法体现宗教信仰,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小王同学的爸爸决定在中考结束后,选择一个国家带他进行一次走出国门的研学旅行,主题是“领略世 界古老文明”。爸爸在网上咨询了四位旅行设计师, 收到了下列四份研学线路推介。小王同学从中选出了设
计最科学的线路,这条线路是( )
A .恒河乘船观光,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受佛教诞生地的风采
B .游帕特农神庙,了解种姓制度,感受古希腊哲学成就
C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D .观罗马博物馆,参观古巴比伦遗址,领略海洋文明的魅力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古国的文字,金字塔 是埃及的象征, C 项正确;汉谟拉比石柱是古巴比伦文明,佛教是古印度的文明,排除 A 项;种姓制度是
古代印度的文明,排除 B 项;古罗马属于海洋文明,古巴比伦属于大河文明,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如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 .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C .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 .青铜器司母戊鼎产于此地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巴比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B 项正确;此图所示文明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排除 A 项;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是“楔形文字” ,排除 C 项;青铜器司母戊鼎产于中国,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
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 .维护奴隶主利益 B .主张君权神授 C .提倡自由与平等 D .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维护和帮助奴隶的要处以死刑,奴隶的地位在社会上比较低下,由此可见,
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 《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和
保护私有财产等内容,排除 BD 项;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并未提倡自由与平等,排除 C 项。故选 A 项。
5 .“谈到不同的族姓……都在本种姓内婚娶, 富人和穷人彼此不互相婚配。父系和母系亲属, 不互相婚娶。
妇人一嫁,终身不能改嫁。 ”季羡林先生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古印度的( )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庄园制度 D .部民制度
【答案】B
【详解】根据“谈到不同的族姓……都在本种姓内婚娶,富人和穷人彼此不互相婚配。父系和母系亲属,不 互相婚娶。妇人一嫁, 终身不能改嫁。 ”可得出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世代相 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B 项正确;印度没有分封制度,排除 A 项;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与主旨无关,排除 C 项;部民制度为日本的制度,排
除 D 项。故选 B 项。
考点 02古代欧洲文明
6 .公元前 453 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进行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考
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B .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 .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雅典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实质上城邦 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所以说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B 项正确;妇女不能参 加公民大会,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都是雅典民主“实质独裁” 的表现之一,排除 AC 项;直接民主制与“实
质的独裁”题意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公元前 3 世纪的古印度, 曾出现一批经希腊神形象改造成的佛像, 且无论服装、五官还是造型特点, 都
具有希腊的风格。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亚历山大东征 C .罗马帝国建立 D .伊斯兰教创立
【答案】B
【详解】据题干“公元前 3 世纪的古印度,曾出现一批经希腊神形象改造成的佛像,且无论服装、五官还是 造型特点, 都具有希腊的风格”可知, 公元前 3 世纪, 古代印度的佛像受到希腊神形象的影响, 成为一种古 希腊与古印度文明交汇而诞生的雕塑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4 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 征,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 济文化交流。因此,促使题干现象产生的事件是亚历山大东征, B 项正确;公元前 5 世纪后期伯里克利进行 了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但未能对古代印度产生影响,排除 A 项;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
7 世纪伊斯兰教创立,均与题干“公元前 3 世纪”不符,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8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 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
木应处以罚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C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D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题干信息反映了在此案例中原告败诉是因为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 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可见《十二铜表法》关于此类事件有明 确的条文规定,使得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C 项正确;题干是关于邻居之间的纠纷,没有体现是维护奴隶 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平民的利益,排除 A 、B 项;题干反映了《十二铜表法》虽然有形式主义的特点,但是
毕竟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没有体现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公元 2 世纪,某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 内湖” 。该帝国
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成了其“ 内湖” ,B 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是在公元前 4 世纪,排除 A 项;阿拉伯帝国兴起于 8 世纪,
排除 C 项;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兴起于 4 世纪末,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于今年 2 月 20 日成立, 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
者:2000 多年前, 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 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2000
多年前”古希腊文明的“奠基性”贡献包括(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掷铁饼者》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是古希腊文明的“奠基性”贡献, B 项正确;公元前 449 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十 二铜表法》与希腊无直接关系,排除 A 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成果,与古希腊文明 无关,排除 C 项;《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重要法典之一,与古希腊无直接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考法一:变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 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甲骨文一般是用刀直接刻字,结构上具备了对称美 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古埃及文字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圣书体、僧侣体、世俗体。我们讲的埃及象形文 字一般是指圣书体,主要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僧侣体则多 用于书写于纸草上。目前解读出来的象形文字多为法老记录的太阳神荷香斯和死神阿努比斯的神谕。在书
写上,每个书写者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还得练出一手优美的字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异同。
(2)指出以上两种文字产生时期所处的社会阶段,请你再列举一种处于该社会阶段的文字。并谈谈文字对人
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1)甲骨文是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是用刀直接刻字, 结构上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埃及象形文字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 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僧侣体则多用于书写于纸草上;多为法老记录的太阳神荷香斯和死神阿努比斯的神
谕。
(2)奴隶社会时期。楔形文字。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了文明型社会,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使得各种重要
信息得以保存,为后世的考究留下了可靠的证据,促进了文化发展,思想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和材料二的内容“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内容大部分是 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甲骨文一般是用刀直接刻字, 结构上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 ”和“埃及 象形文字一般是指圣书体,主要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僧侣
体则多用于书写于纸草上。目前解读出来的象形文字多为法老记录的太阳神荷香斯和死神阿努比斯的神
谕。 ”可以归纳出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异同有:甲骨文是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内容 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是用刀直接刻字,结构上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埃及象形
文字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僧侣体则多用于书写于纸草上;
多为法老记录的太阳神荷香斯和死神阿努比斯的神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都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的 文字还有楔形文字。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了文明型社会,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使得各种重要信息得以 保存,为后世的考究留下了可靠的证据,促进了文化发展,思想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让人类方
便了生活交流,因为有文字的出现,才有后世精彩纷呈的艺术文化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 .(考法二:特点、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商代的甲骨文构成和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仅是一种图画文字, 后来发展成象形文字, 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首创的,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后逐渐发展成表意文字。
材料三: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 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汉字不仅是
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三种早期文字有何共同特点。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的发展有何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文字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答案】(1)书写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产生之初都有图画文字的特点;文字产生后都逐步完善和发展;都
产生于大河流域。(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2)形声表意; 一脉相承至今尚存;输入便捷。(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沟通情感的工具;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图二“ 象形文字” 又称“纸草文字” ,是写在纸草上, 图三“楔形文字”又被称为“泥板文字” ,是刻画在湿泥板上。因此, 书写材 料都是就地取材;根据材料二“ 中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仅是一种
图画文字······楔形文字,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可知,产生之初都有图画文字的特点;根据材料二“ 中国
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发展成象形文
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 后逐渐发展成表意文字”可知, 文字产生后都逐步完善和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 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 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 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都产生于大
河流域。
(2)根据材料三“ 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可知,形声表意;根据材料三“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 灭亡而消亡了, ······ ,只有汉字 ······ ,历千年而不衰”可知, 一脉相承至今尚存;根据材料三“ 即使在电脑时
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可知,输入便捷。
(3)根据材料三“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文化发展,思想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交流,见证了人类 的发展历程,使得各种重要信息得以保存,为后世的考究留下了可靠的证据。因此,文字是沟通情感的工
具,能够传承中华文化。
3 .(考法三:评价、评述)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材料二《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 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
息。
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 4 次, 在公民大
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答案】(1)东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2)属于第一手资料或者原始材料,有很充分的证明力
(3)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4)各有利弊: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白各自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或其他言之有理任两点均可)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皇帝玉玺和雅典民主实施陶片放逐法时的陶片,可知分别展示了古代中国以皇
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古希腊雅典所代表的民主政治制度。
(2)从材料类型来看,材料一中皇帝玉玺以及雅典陶片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留下的遗物,属于第一手资
料或者原始材料,有很充分的证明力。
(3)依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可知秦始皇不 分昼夜批阅奏章,表明国家大小事务都由皇帝裁决,由此分析其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重要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东西方两种政治制度文明虽然特征显著不同,但是各有利弊,都 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上容易滋生腐败或暴政,但是也有利于 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从事重大的建设或应对内忧外患;西方古希腊雅典所代表的民主政治制度虽然有 利于公民直接参政议政,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但是其直接民主也容易导致权力的误
用和滥用;评判政治制度文明是否进步,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当时的国情以及时代发展潮流等等。
4 .(考法四:启示、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希腊罗马雕塑属于艺术范畴,雕塑家社会地位很高,可以青史留名:中国古代雕塑属于工艺 范畴,制作者属于社会地位不高的工匠群体。从文化观念上看,西方文化一直以裸露身体为最美,认为由
身体本身散发出的那种自然而然的性感,以及任何与身体自身能量相关的,比如健美等,都是美的象征;
中国文化看待身体之美要含蓄很多。人们对待那裸露身体的态度的形成, 是浸润我们几千年的儒家“鄙夷肉
体” 的思想作祟。中国文化和艺术也在关注人, 不过多是关注道德和精神上的人, 却并不关心人的肉体表达。 (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回答,古代阿拉伯人和意大利商人连通欧亚的主要商路有哪些 图二宗教传入我国
后,对我国建筑和雕塑艺术有何借鉴 请举一例。
(2)材料二从哪两个方面比较了古希腊罗马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可以得到关于文明的什么启示
【答案】(1)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任一个即可)
(2)雕塑者的身份地位:古希腊雕塑家;中国雕塑工匠
文化观念:古希腊身体自身美;中国身体的含蓄美(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明在交往中发扬光大;世界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等(其他言之
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 图一 15 世纪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阿拉伯人和 意大利商人连通欧亚的主要商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由图二可知,宗教传入我国后,对 我国建筑和雕塑艺术提供了借鉴,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既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
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
(2)根据材料二,由“古希腊罗马雕塑属于艺术范畴,雕塑家社会地位很高,可以青史留名:中国古代雕 塑属于工艺范畴,制作者属于社会地位不高的工匠群体” ,可知雕塑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古希腊雕塑家;中 国雕塑工匠。由“从文化观念上看, 西方文化一直以裸露身体为最美, …… 中国文化看待身体之美要含蓄很
多。 ”可知,文化观念不同,古希腊身体自身美;中国身体的含蓄美。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文明各有不同,体现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
明在交往中发扬光大;世界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等。
专题 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时间 45 分钟,满分 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0 小题 30 分)
1 .(2023·山东济南 · 统考中考真题)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图像史料
【答案】B
【详解】实物史料是前人活动的场所和人们使用过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 文明的代表, B 项正确;文献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排除 A 项;口述 史料是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有录音为依据的文字形式,排除 C 项;图像史
料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2023·新疆 · 统考中考真题)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
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 .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 .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 .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将一年分为三季, 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 和结合所学知识,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埃及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D 项正确;体现 了法老的权威,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 A 项;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与材 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 B 项;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
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2023·甘肃兰州 · 统考中考真题)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
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 .君权神授 B .专制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 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 ”可知,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君权神授, A 项正确;专制主义、 人文主义、 理性
主义,都不是材料所表达的思想,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4 .(2023·河南 · 统考中考真题)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 1 至 5 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 +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 .人类文化的多元 B .亚非文明的交往 C .书写系统的完善 D .阿拉伯人的贡献
【答案】A
【详解】观察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拉丁语系国家的表示 1 至 5 的计数符号可知,这些符合在某种程度 上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A 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文明的交往,排除 B 项;题
干不能反映书写体系的完善,排除 C 项;题干没有涉及阿拉伯人的贡献,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 .(2022·湖南娄底 · 统考中考真题) 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各等 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A 项正确; 古
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希腊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6 .(2022·山东烟台 · 统考中考真题)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 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 最大的城邦有 8000 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
万人口。这表明古代希腊城邦( )
A .古典文化繁荣 B .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奴隶制民主政治盛行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有 8000 多平方公里国 土、数十万人口”可知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希腊古典文化,排除 A 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海外贸易发达,排除 C 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盛行,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2023·安徽 · 统考中考真题)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
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 ,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 .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 .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 .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 .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答案】D
【详解】由材料“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
地哲人交往”可知,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公元前 334 年, 亚历山大帝国开始东征,
历经 10 年征战,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空前庞大的帝国, 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 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D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希腊的民主制度,排除 A
项;题干不能体现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排除 B 项;题干和自然经济的解体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2023·四川宜宾 · 统考中考真题)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
拱门、穹顶;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这说明,古罗马( )
A .成为欧亚文化发祥地 B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C .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 D .搭建了欧亚和平之桥
【答案】B
【详解】根据“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顶;制定《十 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可知,材料反映古罗马借鉴古埃及历法创制了新的历法,吸收古希腊 建筑特点, 创新出石拱门等建筑, 还制定了法律, 对后世影响深远。说明古罗马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B 项 正确;欧洲的发祥地是古希腊,排除 A 项;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与“ 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
顶”不符,排除 C 项;埃及位于非洲,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 .(2023·内蒙古通辽 · 统考中考真题)根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 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
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 )
A .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 .体现明显的多元特点
C .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D .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 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明显的多元特点, B 项正 确;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 项;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与材料所表达的主旨不
符,排除 C 项;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这样的表述错误,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 .(2023·四川乐山 · 统考中考真题)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他们生活在
( )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与苏格拉
底、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名言是“吾爱吾师,吾
更爱真理”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古希腊, C 项正确;经上述分析,苏格拉 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古希腊,而不是生活在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罗马,排除 ABD 项。
故选 C 项。
二、综合题(第 11 题 12 分,第 12 题 18 分;共 30 分)
11 .(2022·云南 ·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 30 年的时间, 用了 230 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 2.5 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 了修建金字塔,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 10 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 3 个
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材料二 605-610 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 200 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 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 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
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 (2 分)
(2)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 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
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8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2 分)
【答案】(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2)示例一
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
理由:大运河开凿期间,先后征发 200 多万民工,(史实)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简要解释)所有民 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工地上。(史实)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
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发矛盾。(简要解释)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
示例二
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
理由: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 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
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
(3)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动用大 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沉;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 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回答出一点即可。若学生仅围绕其中一个大型工程修建的具体情况来谈
看法)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 因此, 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
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同意第一种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是因为大运河开凿期间,先 后征发 200 多万民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 工地上,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发矛盾,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 是隋朝灭亡的祸水;同意第二种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是因为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五大 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 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
的原因之一。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大型工程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人民创造 历史的重要作用, 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沉,
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
12 .(2020·山东淄博 · 统考中考真题) 李宏宇经常借用名家语录来拷问历史。下面是他设计的问题,你能回
答吗?(18 分)
【科学家的告白】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
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 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潘建伟: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理,启发了量子
通信。
——据央视网某公益广告
(1)仿照示例,为科学家告白中的历史结论各提供一例相应史实上。(8 分)
告白中的结论 需要填写的史实
朱枞鹏:中国人很早就探索宇宙奥秘 (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 答:
潘建伟:墨子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答:
(2)三位科学家的告白,共同表达了哪些观点?(4 分)
【习主席的文章】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 2000 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 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 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 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者学派” 萌 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 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第欧根尼同中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倡
导类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 习近平《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3)习主席阐明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分)
(4)材料中,习主席用哪些史实来阐明这一观点,试列举两例。(4 分)
【答案】(1)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或华佗发明“麻沸散” ,编制五禽戏;李时
珍编著《本草纲目》。)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源远流长,并有相似之处。
(4)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 以人为主” ,儒家思想强调“ 以民为本” ,第欧根尼和庄子都崇尚简朴、自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