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1.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特点: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状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质点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困难的原因:物体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物体
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尽相同解决方法:将物体看做“点”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若要计算一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
是否可以忽略列车的长度?
若要计算一列火车经过一座大桥的时间,
是否可以忽略列车的长度?研究地球的公转时,是否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
若研究地球的自转时,是否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作质点?实际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条件(记下来)
1.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所研究的问题
2.物体做平动(物体每个点的运动情况一样) 质点规律:研究物体本身的性质的问题,物体一般不能看成质点;如:球体转动,跳水动作等;质点质点是一个忽略物体体积和形状的、不占有空间的物质点。
质点具有所研究物体的全部质量。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特点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顺水漂流的小船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弧圈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D.研究奥运会跳水运动员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ACD2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小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 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被视为质点CD参考系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
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
物体叫做参考系
物体的运动(静止)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参考系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前者以 为参考系;后者以 为参考系.江岸竹排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四、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 一般说来,为了准确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例:在直线运动中x/m0A-2B3A和B的位置坐标为:XA=3m,XB=-2m 1.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一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三维直角坐标系想一想,做一做······1、请在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想一想,做一做······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五、全球卫星定位系(GPS)(1)在地理上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某个地点,这就是二维坐标系的应用。
(2)在军事、大地测量等领域常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方位,这是三维坐标系的应用。车载GPS定位系统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模型。
(2)条件:①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②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三、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
A.物体一旦被选做参照系,则认为此物体是静止的。
B.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参考系,结果可能不相同。
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视研究的问题而定。我们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四、坐标系
(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怎样建立坐标系: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本节主要内容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的运动,简称运动。
作业:1.完成“问题与练习”1—3题
2.复习、预习课本典型例题
1、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演员
E.参加一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在冲刺过程中
F.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的箱子
G.计算子弹从枪口到靶心的飞行时间ACFG2、描述物体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参考系是地面
B、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参考系是太阳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只能取地面为参考系
D、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简繁程度会不同 ABD3 :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飞人刘翔以12秒91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这个项目的冠军领奖台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地的华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跨栏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4:下列情形中,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的是
A.测量亚特兰大奥运冠军霞在万米赛中的成绩
B.欣赏杨丽萍优美的舞姿
C.测量旋转的铁饼飞出的距离
D.测量飞驰汽车的行驶距离
E.教练员分析速滑运动员的动作技术
F.研究奥运会乒乓球单打冠军张怡宁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情况5、分析下列运动,研究对象能被当作质点的是:
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B、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
C、转动着的砂轮
D、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E、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F、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
G、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 BDE ) 6.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乙和甲的运动情况相同,因此甲相对于丙是运动的,乙相对于丙也一定是运动的,反之亦然√7、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后静止。如图,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 ),B点的位置是( ),C点的位置为( ),A到B的位置变化为( ),方向( ),C到B位置变化( ),方向( )。-70m0m30m70m 向东-30m 向西6、(多选)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BCD【巩固练习】:
2.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向东行驶,已知甲车运动的比乙车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B、C)【巩固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物体的运动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C 、D)【巩固练习】:
4.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A.测量三楼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
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
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A、C、D)【巩固练习】:
5.坐船在河中旅行的人观看两岸的风景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同是那一座山,为什么有时感觉它是动的,而有时却感觉它是静止不动的呢?“看山恰似走来迎”:以船为参考系
“仔细看山山不动”:以山上的树木为参考系课件19张PPT。1.2时间和位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时刻与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指两时刻的间隔时刻:指某一瞬时表示方法案例一:我们每节课用40分钟时间
案例二:学校规定同学们早上7:40到达教室的?
案例三:开往广州的大巴于13时30分出发
案例四:登泰山时,从红门到南天门共用了4个小时时刻与时间间隔测量仪器秒表、停表、打点计时器等单位s(秒)、min(分)、h(时)重中之重区分前n秒、第n秒、(第)n秒末(初)、第n秒时前1秒前2秒前3秒时刻与时间间隔重中之重区分前n秒、第n秒、(第)n秒末(初)、第n秒时第1秒末
(第2秒初)第2秒末(第3秒初)
第3秒末
(第4秒初)第1秒第2秒第3秒第1秒初把表示时间和时刻的词标在时间轴上:
a.第二秒初 b.第三秒末 c.前两秒 d.第四秒内
e.第二个两秒 f.四秒时 g.经过五秒时abcdefg路程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置变化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置变化情况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表示在某个运动过程中,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 (单位:m).位移:注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表示位置移动的量和方向位移位移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
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在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与正方向相同的位移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位移取负值,位移的正负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
比较两个位移大小时,只比较两个位移的绝对值位移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位移的坐标表示 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2时刻处于“位置” 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即位置变化)记为:Δx= x2-x1Δxx1x2 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m,
XB=-2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ΔxΔx= XB- XA=-2m-3m=-5mXBXA练习位移与路程的区别:矢量和标量
标量: 在物理学中,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如质量、温度
矢量: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力 标量相加遵从算术法则;矢量相加不能用简单的算术法则,而是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定则ABC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BD2.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C3.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D4.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BC5.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
B.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
C.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BD6. 小球从高2 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 m后落到地面上停下,规定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
A.4 m,-2 m B.3 m,-2 m
C.-3 m,-2 m D.-3 m,2 mB 作业: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2)前几秒内位移最大,多少?
(3)第几秒内位移最大,多少?
(4)前几秒内路程最大,多少?
X/m-7-6-5-4-3-2-1012345t=3st=1st=2st=4st=0st=5s前4s,-7m第2s,-9m前5s,31m课件21张PPT。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观察与比较思考如何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2)若取相同时间,比较位移。位移大的跑得快(1)若取相同位移,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跑得快(3)若取不等的时间和不等的位移,
如何比较其快慢?速度表示物体运动(位置变化)快慢
和方向的物理量物理
意义定义:速度v 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 km/h cm/s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其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快?
B.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置不变化,则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为零速度比值定义法速度从北京至香港的京九铁路,就像一条长长的直线,把祖国首都和香港连接起来,京九铁路全长2400km,特快列车从北京到香港只需要30h,那么列车在整个过程的运动快慢如何表示?80km/h是否表示列车每小时的位移都是80km?
列车是做变速运动,如何看列车的速度是80km/h?平均速度定义: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 v 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矢量性:平均速度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变速运动 ≈ 匀速运动怎样准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即知道物体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矢量性: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
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就是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度计(STS)??? 1、轿车中常见的速度计能直接读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率。
根据图中指针指示的读数可读出瞬时速度大小,图中下部的数码显示的是本次行车的路程,上部数码显示的是该车行车总的里程数。 瞬时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3 m/s,这表示?( )
A.质点在过A点后1 s内的位移是3 m?
B.质点在过A点前1 s内的位移是3 m?
C.质点在以过A点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D.若质点从A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后每1 s内的位移是3 m ?
练习答案:D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①由公式 算出来的是平均速度而不是瞬时速度
②平均速度与某一过程中的位移、时间相对应,是粗略地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瞬时速度与某一瞬间的位置、时刻相对应,能精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③平均速度的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区分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即通常所说 的速率)
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注意: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平均速度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子弹出枪口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
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的速度是40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秒末的速度是6m/s
E.汽车速度计上指示着速度60km/h
F.路口路标上写着15km/h
答案: B练习2.一物体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匀速运动到B,接着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至A,已知AB间距为x,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练习3.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8m,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20m,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0m,第4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试计算:
(1)最初2s的平均速度
(2)中间2s的平均速度
(3)后3s的平均速度
(4)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 14 m/s 25 m/s 20 m/s 17 m/s练习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解: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往返一次,路程为山脚到山顶距离的2倍,平均速率 5.一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1+v2)/22v1v2/( v1+v2)匀速直线运动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等于瞬时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
程相等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BCD平均/瞬时速度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1-3-12所示,
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
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的瞬时速率一定是A的大
D.三个质点到M时的瞬时速率相同A短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前5s内的位移为60m,接
下来经5s到达终点,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
度为( ).
A.8m/s B.20m/s C.10m/s D.12m/s平均/瞬时速度短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的成绩为10s,测得他跑
到中点时的速度是9.7m/s,跑到终点冲刺时的
速度是11.5m/s,则这个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
速度大小是( ).
A.9.7m/s B.10.6m/s C.10m/s D.10.5m/sCC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某2s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一定是4m
B.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一定是2m/s
C.质点在该2s内的前1s位移一定是2m
D.质点该2s内的某时刻速度可能大于、小于2m/s,
也可能为零平均/瞬时速度AD课件8张PPT。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打点计时的仪器。工作电压为4V-6V以下的低压交流电。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过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从而在纸带上打点。工作电压:交流电220v优点是纸带受阻力小,实验误差比较小。电源的频率50Hz,即每隔0.02s打一次点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纸带 → 研究物体运动测时间、位移操作步骤(1)固定打点计时器(2)安装纸带(3)先启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用手水平地拉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1.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于墨粉纸下方
2.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4)取下纸带刻度尺测量(6)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x 。(7)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自己设计一个表格,
用来记录以上测量值。123n△t……△x(8)由测出的 △x 和△t 可求相应的平均速度。(5)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
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n-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粗略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则求前一个点和后一个点的平均速度。计时点和计数点1.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来的点.
2.计数点是从计时点中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点,一般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若干个计时点.计数点通常不从第一个计时点开始取,而是选择点迹清晰、与相邻的计时点间距适中的点开始
3.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有4个点没有打印出来”,时间间隔均为0.1s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
vG= ___________进行计算(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重锤的速度为vG= m/s例题课件12张PPT。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速度变化量矢量性v0vtv0vt①加速直线运动②减速直线运动表示速度改变大小初末速度首端相接,由初速度的
末端指向末速度的末端速度变化快慢描述物体运动(位置变化)快慢,用速度表示,
表达式为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如何表示呢?类比单位时间位移的大小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定义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单位 m/s2 读: 米每二次方秒矢量性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直线运动,加速度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例:如物体沿X轴方向做直线运动,开始计时的速度为v0=2m/s,经过10s其末速度为 vt =7 m /s,
求物体的加速度v0vt=7m /s=2m/st=10s解:如图,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v 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 /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 /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反馈练习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 /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 /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s2 a、v △v三者无必然联系,三者的大小不能互相决定;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⑴、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⑵、加速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大小⑶、物体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⑷、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⑸、速度改变得越快,加速度越大⑹、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⑺、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是-5m/s2
和1.5m/s2, 甲加速度比乙加速度大错错错错对对对加速度与运动的关系vtv0vt①加速直线运动②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物体做加速或减速的依据:
a与v0 /v同向, 加速运动;
a与v0 /v反向, 减速运动。 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是 -15m/s2和5m/s2,哪个加速度大?有什么区别? 答: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加速度的负值表示方向,不是代数上的正负数,所以是-15m/s2大,负号说明它们的方向相反。 加速度为-15m/s2,物体是不是做减速运动?
加速度为5m/s2,物体是不是做加速运动?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
4.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也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也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但速度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但速度增大
DABCD反馈练习课件13张PPT。1.6x-t 和 v-t 图像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图像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物体的位置和位移确定物体运动性质v的大小、方向 图像确定物体运动性质v的大小、方向匀速v=2m/s 正方向静止匀速v=1m/s 正方向匀速v=-2m/s 负方向x-t图像为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越倾斜,速度越大
表倾斜程度:斜率 图像确定物体运动性质v的大小、方向x-t图像为曲线,曲线在某点的切线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该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位移变化越来越慢
速度越来越小 图像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物体的瞬时速度、加速度v-t图像为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越倾斜,加速度越大
表倾斜程度:斜率匀加速a=2m/s 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a=1m/s 正方向匀减速a=-2m/s 负方向 图像确定物体运动性质v的大小、方向v-t图像为曲线,曲线在某点的切线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加速度越来越小 图像确定物体的位移bv-t图像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即代表位移;
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
在t轴下方位移为负,
某质点在东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选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
(2) 求质点在0~4s、0~8s、2s~4s三段
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3)求质点在0~4s、4s~8s内的速度.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该质点在3 s内通过路程是 ( )
A.2 m B.3 m
C.1 m D.0.5 m
[答案] C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答案] BCD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
B.0~5s内的位移为10m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 AC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
C.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
D.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答案] AB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是34 m[答案]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