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初三 学期 春季
课题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通过日常生活中金属材料使用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密切关系; 了解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需要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因素; 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钢、生铁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了解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钢、生铁等重要合金,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难点: 借助图片、表格、互联网等手段,强化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自主探究,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 哪些物质是由金属或金属材 料制成的呢? 交流、讨论 让学生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 中国制造C919、中国最大的跨 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图片 的展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一、材料的发现与利用史 1.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前后 实际上,在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之前经历漫长的过程。在原始时期,最开始人类使用的是石器时代,但是石头使用很笨重,不仅不易携带而且硬度也不够。 2.青铜器时代(公元2000年前后) 3.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 虽然铁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但人类发现铁比铜、金等要晚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铁的熔点高于铜,要想将铁从矿石中提炼出来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 4.铝的使用(1827年以后) 刚发现铝的时候,其被称为“银色的金子”。 门捷列夫的奖杯——铝杯 交流、讨论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1.总结教材中有关金属的实验; 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自己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3.观看金箔制作的视频(视频来源于优酷),启发学生金属还有一条重要的物理性质—延展性; 4.结合生活经验和图示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等主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要镀铬?如镀金怎么样? (4)为什么手机等电子设备选择锂电池呢? (5)常温下,汞是液态,而其他绝大部分金属都是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 4.分析构成飞机的金属材料有哪些? 小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交流、讨论 通过介绍飞机构成材料,一方 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多角 度感知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 要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思考; 另一方面也便于引出下一部 分对合金的研究。
三、合金 1.什么是合金 2.探究合金与其组成的纯金属之间的硬度比较 黄铜纯铜光泽和颜色硬度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硬铝:是指铝合金(含2.2-4.9%Cu、0.2-1.8%Mg、0.3-0.9%Mn)、少量的硅、其余部分都是铝)一类铝合金。 3.探究合金与其组成的纯金属之间的熔点比较 含锡合金纯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 用武德合金制保险丝,主要利用了武德合金的_______________特点; 园艺剪刀用到主要金属材料是____,利用了合金的_____特点; 制作镶嵌宝石金饰品,应该选用24K金还是18K金?理由是______。 不锈钢是一种含___的合金;通常家庭使用的电热水壶,主要采用不锈钢材质,其主要是利用不锈钢______性能等更好。 为什么食品级不锈钢选用“304不锈钢”呢? 播放介绍304不锈钢的视频(视频来源百度百科)。 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分析、交流、讨论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的核心素养。 了解多种合金的用途,及选择的原因;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维度。
四、金属的局限性 分析、交流、 讨论 培养学生从辩证思维的角 度看待问题
课后作业: 小组成员汇总调研信息,进行讨论交流,对大家如何选购健康的不锈钢保温杯进行分析,给出选购策略; 制作汇报课件,进行汇报展示。 调查研究现在有哪些代替金属的新材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