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 了解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
2. 知道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基本要点,掌握三种操作技能。
3. 能准确分析影响精盐产率的因素或原因。
4. 掌握玻璃棒在不同操作中的作用或目的。
学习目标
借助日光和风力
使水分蒸发
海水或盐湖水
粗盐
主要成分:NaCl,还含有MgCl2等可溶性物质和一些难溶性杂质
Q1: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能否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从海水或盐水中获得粗盐?
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降低温度不能从海水或盐水中获得粗盐。
*
粗盐
主要成分:NaCl,还含有MgCl2等可溶性物质和一些难溶性杂质
Q2:若要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初步提纯粗盐可采用哪些方法?
*
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步骤①:溶解
把称量好的粗盐固体加入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粗盐
水
*
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步骤②:过滤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一贴:
二低:
三靠:
(加快过滤速率)
(防止液体从漏斗口溢出)
(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
的间隙中通过而仍浑浊)
(用玻璃棒引流)
(防止滤纸破损)
(加快过滤速率和防止液体
飞溅)
*
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步骤②:过滤
Q3:若滤液仍浑浊,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造成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被弄破、液面边缘高于滤纸边缘、装滤液的烧杯不干净。若滤液仍浑浊,应再次进行过滤,直到滤液变得澄清为止。
*
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步骤③:蒸发
Q4:蒸发过程中,
(1)蒸发皿内的液体不能超过整个皿体积的多少?
(2)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3)观察到什么现象时,停止加热?
2/3
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向外飞溅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请注意:停止加热后,不可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面。
*
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步骤④: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计算产率的公式:
M(精盐)
M(粗盐)
╳ 100%
*
粗盐的提纯过程
Q5:经过上述提纯过程得到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由于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所以提纯得到的精盐仍是混合物。要证明它是混合物,只要证明精盐中含有氯化镁即可。采用的方法是:取样,溶解于水中,向其中滴加浓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看到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有氯化镁,属于混合物。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
Q6:在这些基本步骤中,一共要用到多少次玻璃棒?每次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要用到4次玻璃棒。
(1)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向外飞溅;
(4)计算产率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粗盐的提纯过程
*
Q7:在粗盐提纯过程中,若出现了如下4种情况:①溶解时加入的水不足,粗盐没有完全溶解;②滤液仍浑浊时,进行蒸发;③蒸发时,有液体向外飞溅;④称量精盐时,固体中含有水分;对计算精盐的产率是否有影响?
导致精盐产率偏低的是:①③
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②④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粗盐的提纯过程
*
如下是某同学对20g纯度为90%左右的粗盐进行提纯并计算产率的实验步骤:
①用量筒量取适量水; ②把粗盐置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倒入量取好的水,充分溶解;
③将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④把全部滤液倒入蒸发皿内,用酒精灯加热蒸发;
⑤把蒸发皿内的固体转移至天平托盘内进行称量,记录数据为19g; ⑥计算精盐产率。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1)已知不同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若本实验在室温(20℃)下进行,则步骤①中量取的水至少为 mL。
(2)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实验步骤有 (填序号)。
(3)该同学得到的精盐产率 (填“偏高”或“偏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可能是( )
A.量取必需量的水时仰视读数 B.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C.蒸发时直到蒸发皿内的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D.蒸发后得到的精盐固体潮湿,含水分
“粗盐提纯”的典型例题
50
②③④⑤
偏高
BD
36g
100g
18g
X
=
*
完成课后作业练习
课后作业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祝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