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素养目标】
1.通过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2.结合百团大战等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作用,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了解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4.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国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关系与作用。
2.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问题导学】
1.全国抗战(1937—1945)的主要史实?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9.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23,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战略防御阶段(1937-1938.10)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主战场)四次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1938年,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武汉陷落。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②共产党:
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牵制日军一半以上兵力;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在沦陷区开展抗日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4)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
①国民党:
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开始,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时内迁;
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皖南事变);
②共产党(敌后战场成主战场)
对日本: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打破“囚笼政策”);
对国民党: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争取其继续抗战,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巩固根据地:减租减息;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民主选举(三三制原则)。
(5)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
1945年4—6月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6)成为东方主战场原因:
抗击日军兵力超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兵力;
配合盟军作战,给予盟军情报和资源支持;
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特点)
②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④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⑤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题巩固】
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采纳周恩来提出的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指导方针,集中67个师(旅)45万余人的兵力,以两个集团军分别攻击山东济宁及邹县日军,歼敌数千人。上述战斗发生在( )
A.淞沪会战时期 B.忻口会战时期
C.徐州会战时期 D.武汉会战时期
2.据统计,仅1938年5﹣8月,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达2288人,到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10万多人。“到延安去”成为一大批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这是因为(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 B.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胜利的希望
C.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D.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3.中共中央对于在农村中如何推动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作过明确的指示,提是要打击地主中的一些顽固分子,但是在打击的过程中也要对他们加以教育,要及时纠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过火活动,对于地主阶级的不触及根本原则的问题,要给以宽大处理,这一决定( )
A.发展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B.利于建成民主联合政府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文艺工作者编演了大量的活报剧。这些活报剧摆脱了舞台的限制,表演场地几乎没有局限性,可在街头、广场、田间等公开表演,所面对的观众群体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绅等各阶层。这些活报剧的编演( )
A.推动传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B.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意在激发工农建设边区的热情
5.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在《正视抗日战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华北200余县的抗日武装提出的任务是一个县一天打死一个鬼子,每月便合计能毙日军6000人……”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A.侵华日军力量强大,抗日战争异常艰苦
B.集中我军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C.没有根据地的支持,敌强我弱力量悬殊
D.没有正规军的配合,地方武装战斗力差
6.1939 年12 月,中共中央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该决定意在( )
A.强调知识分子的中流砥柱作用 B.凝聚共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C.践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原则 D.传播文化提升党员干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