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31 09: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泰安市泰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2分)
1.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d过程均存在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B.a与b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b与d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c过程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假说。下列说法不符合其观点的是( )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C.受精卵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在配子形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也是自由组合的
3.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
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摩尔根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属于假说一演绎法
C.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
D.父方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可能生出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后代
5.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基因B、b和T、t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均为花纹蛇
C.让F1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
D.让F1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
6.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在两个家系中的遗传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家系1中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Ⅱ-6和Ⅱ-7婚配,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
C.Ⅱ-5和Ⅱ-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Ⅱ-8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3
7.下列有关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型为AaX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两个AaX的精子,同时也会产生两个只含Y的精子
B.对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遗传上没有性别差异,和常染色体的遗传相似
C.若雌雄个体交配产生XXY的个体,差错发生在父本MI后期或母本MII后期
D.某个体产生了一个含X染色体的配子,则该个体是雌性
8.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已知基因型为aabbdd的棉花纤维基础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dd)与乙(aaBbDd)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8~14厘米 B.6~16厘米 C.6~14厘米 D.8~16厘米
9.以下是某二倍体生物(2n=4)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的部分细胞分裂图像(不考虑突变),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若该个体基因型是AaBB,则含有两个a和两个B的细胞只可能是丙
B.细胞乙是初级精母细胞,会发生互换,这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C.若丙是由乙分裂而形成的,则丙分裂一定会产生卵细胞
D.甲、乙、丙可能都来自于动物卵巢中细胞部分裂
10.若马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B.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表现为性状分离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型的比例不同
11.先天性色素失禁症是X染色体上的Nemo基因失常所致,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个体细胞中只含有Nemo基因,则会导致个体病情严重,在胎儿期就会死亡,而杂合子症状较轻,因此患者通常为女性。某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该病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开
B.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未分开
C.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片段互换
D.该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正常情况下,所生婴儿是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3
12.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性染色体组成为ZW)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关系,①-⑤为不同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含有W染色体
B.②细胞中已经没有染色单体
C.①细胞若是③细胞的子细胞,则该分裂过程是不均等分裂
D.图中同源染色体对数最多的细胞是⑤
核DNA数/个
13.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的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区段上含有等位基因,其遗传与性别没有关联
B.D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一般不会在雌性中出现
C.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时发生的染色体互换在A、C区段
D.B区段的隐性致病基因会使雄性的患病概率大于雌性
14.“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一演绎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让F1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实验验证”
B.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演绎”过程
C.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演绎”过程
D.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矮茎=1:1,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15.下列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是萨顿的一个推论
B.孟德尔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漏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6.黑腹果蝇中,灰体(A)对黑体(a)为显性,红眼(B)对紫眼(b)为显性。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下图所示(不考虑互换)。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互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图2、图3均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双亲均为图1类型,子代灰体紫眼:黑体红眼=3:1
C.若双亲均为图2类型,子代灰体红眼:黑体紫眼=3:1
D.若双亲均为图3类型,子代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眼=9:3:3:1
17.人的棕眼和蓝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棕眼,b控制蓝眼。利手是指人类习惯使用的手。某些人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右撇子);某些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左撇子)。右利手(R)对左利手(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一对夫妇基因型为RbRr和bbRr,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孩子的几率是1/4
B.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孩子的几率是3/8
C.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表型可能有4种
D.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几率为1/2
1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紫花×紫花→紫花 B.紫花×紫花→301 紫花+110 白花
C.紫花×白花→紫花 D.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19.两株植物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秆紫茎38株,高秆绿茎18株,高秆蓝茎19株,矮秆紫茎12株,矮秆蓝茎8株,矮秆绿茎7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亲本之一与F1的表现型相同 B.就茎的颜色来说,绿茎和蓝茎都是纯合体
C.F2中紫茎植株自交,后代中全为紫茎 D.F2中高秆植株间随机交配,后代中矮秆占1/9
20.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器官为睾丸或卵巢
B.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C.甲、乙、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数分别是2对、4对、2对
D.甲、乙、丙图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分别为4、8、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图甲表示某雌性动物(2N=8)内有关细胞中核DNA含量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C段核DNA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还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图甲中CD段,核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填字母)时期。LM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表示核DNA数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Ⅳ所代表的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甲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在该动物的_________器官中形成的,其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填序号)。
(2)图甲中的②表示________(填名称)细胞;该细胞中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若观察到②细胞在前面某时期出现一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之间大小明显不同,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是_________(常/性)染色体。图甲中的①所示的一个细胞能够形成________个⑦所示的细胞。
(3)发生了图乙中DE段变化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细胞。在BC段,细胞核内完成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则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乙中能_________________段。
23.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控制,有正常翅和缺刻翅之分;肢型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和e控制,有正常肢和短肢之分。让表现型为正常翅正常肢与缺刻翅短肢的亲代果蝇杂交,F1全部表现为正常翅正常肢,F1自由交配得到F2。
(1)在果蝇的翅型和肢型中,显性性状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全部显现,其原因可能是杂合子中隐性基因不能表达或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被遮盖,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若可以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预测上述F2的性状分离比,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若提供上述亲本果蝇和F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验证该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选用的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若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则证明等位基因D/d和E/e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果蝇的眼色受等位基因A和a控制,有白眼和红眼之分。让表现型均为正常翅红眼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了缺刻翅,且雄果蝇中红眼、白眼各占一半,雌果蝇全为红眼,则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正常翅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若子代中正常翅雌果蝇与另一缺刻翅红眼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缺刻翅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 bb A Bb A BB、aa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1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