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1 11: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课前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搜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实例。
碳循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大气圈:CO2、CO
水圈:多种形式
岩石圈:碳酸盐为主
生物圈:有机物为主
岩石圈:化石燃料
探究一: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
近百年来,全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快速上升。
结合碳循环的过程,分析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人类影响了碳循环中的什么环节?
探究一: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
燃烧化石燃料
改变植被覆盖率
探究一: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探究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部分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
碳排放:是对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30多种气体。
探究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探究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在过去30年间,北极地区年平均海冰量下降约8%,海冰融化后的大量淡水汇入洋流,导致洋流因密度小而无法“下沉”,高低纬之间的洋流系统受到破坏。另外,北极地区的植物及边缘海域的鱼类开始向高纬迁移;波弗特海南部的北极熊出现嗜食同类的悲剧。
结合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表明本世纪末世界农作物总产值将减少10%~12%。
探究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四:国际减排合作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再到2015年的《巴黎协定》,世界各国意在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在进行全球减排合作中,世界各国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美国2020年11月4日退出《巴黎协定》,受到多方谴责。
阅读书本了解什么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结合材料分析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为什么受到多方谴责?
探究四:国际减排合作
【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总统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探究四:国际减排合作
中国的减排之诺:
力争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探究四:国际减排合作
国家层面:
①能源转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②产业升级: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③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④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
⑤提高能源利用率;
探究四:国际减排合作
人类
大气圈中
温室气体(CO2等)浓度
大幅上升
燃烧化石燃料
植被覆盖率的变化
碳循环
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阻止地面和低层
大气长波辐射逸出
1.自然环境变化2.生产生活变化3.社会经济变化
减排
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减 缓
适应
弊>利
影响
国际合作: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国家
个人
探究四:国际减排合作
课后探究:个人与碳排放
1.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家一天的碳排放量;
2.反思个人行为,从个人角度提出减少碳排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