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晨读暮诵清单(表格式)2024届高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三轮冲刺

文档属性

名称 (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晨读暮诵清单(表格式)2024届高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三轮冲刺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31 15: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4届高考历史晨读暮诵
考点1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1.察举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先考察而后推举,分为常科(如孝廉、茂才等)和特科(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2.九品中正制
存在时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兴起背景 (1)汉代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但逐渐形成由权门势家操纵选官,把持察举的局面,干扰了人才选拔,流弊百出。 (2)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3)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概况 选官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选官标准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衰落 (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难以为继。 (2)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影响 积极影响 (1)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2)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 (3)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 (4)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 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3.科举制
(1)背景: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发展:
隋建立后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时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2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官员的考核 时代 表现 特点
秦汉时期 上计制,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古代官员管理的特点(趋势):考核内容有针对性;考核与监察相结合;考核与奖惩相配套;考核监察权渐归中央
隋唐时期 考核归属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为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两宋时期 “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明清时期 明朝的考核有考满(任职期满的考核,分初考、再考、通考,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和考察(分朝覲考察和京察);清朝的考核实行考课制度(分京察和大计)
官员的监察 秦汉时期 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在地方设刺史,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隋唐时期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在地方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对地方有巨大威慑作用
两宋时期 中央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
元朝时期 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时期 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监察官员品级低,权力大
考点3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的三省体制
(1)组织结构: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2)运行: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沿用。
(2)运行机制:
机构 职能
中书省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尚书省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4)政事堂
①设立: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②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4赋税制度
魏晋至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沿革及内容: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唐朝后期:两税法
(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意义不等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