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韩愈中学 徐远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建立及措施;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民族融合的表现。
【教学难点】
“文天祥抗元斗争”和“行省制度”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讲授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主要的有讲述法、直观教具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及情景教学法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媒体播放《沁园春 雪》由此引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对蒙古有什么贡献?从而带领学生踏上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去探究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板书课题 )。展示课题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讲授新课: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教师:请多啦A梦带领我们回到没统一前的蒙古。看看公元12世纪的蒙古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的,这种状况又是谁来改变的?
多媒体出示旅游提示一: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的背景?时间?人物?结果?
2:成吉思汗的业绩有哪些?(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应突出成吉思汗这个人物。通过讲述铁木真童年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铁木真的坚强和机敏留下深刻印象。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以加强感性印象。)
教师:12世纪时蒙古各部落混战不已,人民不得安宁。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展示图片)
过渡: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就由他的子孙来完成。由此进入到第二目录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多媒体出示旅游提示二:
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那几个政权?
2:元的建立者?时间?都城?
3:南宋灭亡的时间?抗元大臣是谁?写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归纳:蒙古灭西夏、金、大理,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北京)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文天祥——抗元英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4:元朝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农业,交通,商业,对外交往)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贵族圈占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开辟海运。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中外交流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多年。
5:元朝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政策,很难实行政权的巩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可见行省制度的重要性。而西藏就在元朝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同时元朝还加强对琉球(台湾)的管辖。
过渡:随着元朝的统一,我国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元朝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多媒体出示旅游提示三:
1: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2:民族融合的作用?
汉族人民外迁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元朝境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教师:如果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那么宋元时期就是民族融合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了。
小结:
蒙古建立( 1206 年)——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1276年灭南宋)――经济发展、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练习:(略)
作业:练习册第12课内容
板书设计: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
——1276年灭南宋
1、经济发展;(农业、交通、商业、外交)
2、制度——行省制;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回族)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说课稿
韩愈中学 徐远芝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它选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情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构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是“特立独行”的一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好本课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联系与理解,对以后学好本册书第十九课的一些内容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课程标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节课。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高尚的气节;知道忽必烈队元朝的建立的贡献,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三、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建立及措施;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四、教法分析
在本课的讲授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主要的有讲述法、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及情景教学法等。
五、学法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
设计意图: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概括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学会自主学习。
六、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比较分析问题能力,利用学生的这一进步,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安排了一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一些问题,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七、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做如下构想和设计。
1.导入新课:
利用媒体播放《沁园春 雪》由此引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对蒙古有什么贡献?从而带领学生踏上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去探究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讲授新课:
本节课共设有三个子目录,第一目录着重介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第二目录主要讲述元朝的统一,包括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及行省制度的确立等内容;第三目录呈现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表现。接下来我会逐一讲解。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
通过导游提示来来思考公元12世纪的蒙古的社会状况什么样子的,这种状况是谁?什么时间改变的?
由此过渡到介绍成吉思汗,首先会让学生阅读第一目录的内容和小字部分的内容,找出本目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重要时间、地点、事件的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对成吉思汗的印象。
接下来教师归纳,出示成吉思汗及他和子孙扩张战争的的图片,并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作一个讲解。之后通过以上的视频和图片,主要让学生认识铁木真的历史功绩,和他身上有什么品质?
过渡: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就由他的孙子来完成。由此进入到第二目录
(2)忽必烈建立元朝
旅游提示二: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那几个政权?元的建立者是?时间?都城?南宋灭亡的时间?
2:抗元大臣是谁?写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3:元朝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农业,交通,商业,外交)
4:元朝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政策)
请同学位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屏幕显示蒙古统一全国的过程。学生看后结合课本内容说说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情景一:
蒙古建立( 1206 年)——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 1271 年)――定都大都――灭南宋统一全国( 1276 年)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归纳信息的能力,老师再加以提炼,帮助学生记忆。通过图示讲解蒙古统一过程,更生动、直观。
情境二:
在元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位让后世敬仰的顽强抗元的英雄,知道他是谁吗学生根?我们从文天祥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出示幻灯片:文天祥和相关资料)
情景三:治经济措施
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元朝的疆域广大,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建立者元世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让学生继续浏览课文,找出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幻灯片帮助归纳。
1、重视发展农业。 2、开凿新运河和海运。 3、商业繁荣 4、中外交往频繁。
教师归纳:⑴禁止圈占农场作牧场⑵治理黄河⑶推广棉花种植。在这过程并出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幻灯片显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请同学们注意对比元朝运河与隋运河相比有哪些变化?(隋运河通过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道取直,抵达大都,新开两段运河,从山东到临清的是全通河,由通州到大都的是通惠河。)
过渡:元朝各项措施也使得元朝商业繁荣,中外交往频繁。那么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幻灯片,介绍《马可波罗行纪》
师讲述:元朝建立后,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面对如此空前辽阔的疆土,元统治者是如何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呢?(生回答:行省制度)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说行省制度有哪些具体内容?(生回答)
提醒学生行省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设什么机构管辖。
师显示:中央设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附近地区,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加强对琉球(台湾)的管辖。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小结: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3)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渡:随着元朝的统一,我国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元朝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然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生回答,师显示(1)汉族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3)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逐渐同汉族融合。(4)回族开始形成。(图示)
3.课堂小结:
蒙古建立( 1206 年)——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1276年灭南宋)――经济发展、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设计意图:使学生展开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4.练习:(略)
板书设计: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
——1276年灭南宋
1、经济发展;(农业、交通、商业、外交)
2、制度——行省制;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课件37张PPT。欢迎进入历史课堂学校:韩愈中学
教者:徐远芝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2
0
1
5
年十
九
世
纪十
八
世
纪十
七
世
纪十
六
世
纪十
五
世
纪十
四
世
纪十
三
世
纪十
二
世
纪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前的情况?
2:统一蒙古的人物?时间?结果?
导游提示一: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统一了蒙古。
1206年,建立蒙古国。
作用: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三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成吉思汗之死 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病逝于清水县六盘山。他临终前向诸子讲述了联宋灭金的战略,同时叮咛诸子在他死后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及避免西夏军因此而增强反抗的斗志。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那几个政权?元的建立者是?时间?都城?南宋灭亡的时间?
2:南宋抗元大臣是谁?写的千古名句是?
3:元朝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农业,交通,商业,外交)
4:元朝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政策制度)
导游提示二:元朝统一全国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灭西夏,金,大理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抗元英雄--文天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三、元世祖的经济措施:1.重视发展农业,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2.治理黄河3.推广棉花种植农业交通运输商业繁荣开凿运河开通目的:南粮北运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杭州航程:大都开辟海运——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大都政治中心、商业大都市意大利人 马可·波罗来华(元世祖时)《马可波罗行纪》—描绘大都的繁荣中外交往经济措施直达隋朝大运河永通邗江北到南,
涿郡洛阳通余杭。粮食运输运输以海路为主中心在洛阳中心在大都外交频繁马可·波罗:
意大利旅行家,曾于元世祖时在中国呆过多年。回国后根据他的在华经历,出版了一本书《马可·波罗行纪》,书中描述了大都的繁华。行省制度的设立目的:作用: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中央 中书省
宣政院(管辖西藏)
内容: 行中书省
地方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1: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2:民族融合的作用?导游提示三:1、汉人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内迁。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4、回族开始形成。民族融合的表现元朝民族融合的作用是什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经济发展蒙古
的兴起1206年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71年建元朝
忽必烈(1276灭南宋)民族融合行省制度小结第一组 第四组第三组 第二组比
赛
、
看
谁
得
分
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轻松闯关1.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B轻松闯关2.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辖上
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唐
B.元
C.明
D.清
B轻松闯关3.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 )
A.元朝
B.隋
C.唐朝
D.宋朝A轻松闯关4.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
要有( )
A.北宋、辽。夏、金
B.南宋、辽、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D轻松闯关5.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C轻松闯关6.秦朝和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分别是(? )?A.科举制?行省制?
B.科举制?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郡县制?丞相制?C轻松闯关7.《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
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
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大都?D轻松闯关8.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B轻松闯关9.“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D轻松闯关10.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B轻松闯关11.下列历史人物实现统一全国的是( )A、拖雷??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D轻松闯关12.元朝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B、方便皇帝南下游玩
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C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