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会写“棚、苔”等9个汉字。
2.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体会生物在夏天里快速生长的状态;能借助工具书或生活积累理解“苞蕾”“菜畦”“缝隙”等词语的意思;能发现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学会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并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重难点: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体会生物在夏天里快速生长的状态;能借助工具书或生活积累理解“苞蕾”“菜畦”“缝隙”等词语的意思;能发现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或生活积累理解文中生词。
3.搜索查阅夏天动植物的相关资料。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1.读准词语:迅速 高粱 苞蕾 苔藓 菜畦 甘蔗 铁轨 谚语
2.交流易写错的字:瀑 蔗 谚
3.重点理解:苞蕾 菜畦 缝隙
4.朗读交流: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
(1)圈画每一段的中心句。
(2)交流总结。(总结提炼:动物、植物、非生物和人。)
2.根据梳理的脉络,你能说说课文主的要内容吗?(描绘了夏天自然万物努力生长,学生升学成长的示例,启示人们抓紧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形成思维导图:
任务四:关注“时间”,品读“生长”
1.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
(1)浏览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夏天、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 ...)
(2)小结:这十多处时间,它们都是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写。
2.品读第二段,发现“长”的特点。
(1)在一定的时间里,动植物们长得怎么样?画出相关短语。(长出几寸、叭叭的声响、多出半节... ...)
(2)瓜藤一天可以长多高?(长出几寸,1寸等于3厘米多,说明瓜藤长得高,长得快。)
(3)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们长得快,变化大?(继续关注竹子、高粱长得快;苞蕾、苔藓、草坪菜畦和小动物们变化大。)
3.品读第三段,感受语言特点
(1)关注第三段:山、地、水、瀑布、河、铁轨、柏油路怎么会生长呢?你理解吗?
说一说:
——山在生长,是因为随着草木生长,山也高了一点点儿,就像山也在生长。
——地在生长,是因为。
——河在生长,是因为。
——铁轨、柏油路在生长,是因为金属质地的铁轨会因温度热胀冷缩,夏天铁轨热胀,就像在生长。
(3)关于铁轨、柏油路的生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热胀冷缩?(语言新奇有趣。)
任务五:关注谚语,感悟道理
1.作者新奇有趣的语言还体现在谚语的选用上,第四段的两句北方谚语,讲的是什么意思?(第一句: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观看庄稼抽穗开花。第二句: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头,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老牛吃了。)
2.作者想通过谚语告诉我们什么?(农作物过了最佳时期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关于人的成长,你还想说些什么?(珍惜时间、抓住人生关键期、勤奋努力……)
任务六:迁移写作
1.这篇课文一共四个自然段,2、3、4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可以,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三个不同方面,分别列举了不同事物,层层递进来写的。)
2.讨论:世间万物那么多,作者为什么选取文中的动植物?(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
3.总结:不只是夏天,春天的生机盎然、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银装素裹,只要认真观察,会发现每个季节的特点。《夏天里的成长》不光道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更加可贵的是,作者由物及人,给读者留下关于人生成长感悟的思考。
要求:请你选取一个季节,从不同方面如动物、植物、人等,抓住特点来写。
4.评价标准(见下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