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5年海南省琼院附中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评二AB卷含答案解析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487.2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15-10-03 20:01:55 |
D.m+n>p+q D.T1>T2 p1 17.D [解析] 设X、Y的初始物质的量均为1 mol,转化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2a mol、2a mol,由方程式 T2,p1
12.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Si(s)+4HCl(g) ΔH=Q 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 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13.下列内容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内容 结论
A H2O(g)变成H2O(l) ΔS>0
B 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 因为ΔS>0
C 一个反应的ΔH>0,ΔS>0 反应一定不自发进行
D H2(g)+F2(g)===2HF(g) ΔH=-271 kJ·mol-1ΔS=8 J·mol-1·K-1 反应在任意外界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8分)
14.(10分)在一个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下列反应:2A(g)+B(g) 3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1。
(1)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2)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 mol·L-1的是________。
A.4 mol A+2 mol B
B.3 mol C+1 mol D
C.2 mol A+1 mol B+1 mol D
(3)若维持容器内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逆反应开始,按不同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1.2 mol·L-1,则C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5.(10分)现有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达到平衡时K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2)850℃时,若向一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6.(14分)I.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 CH3OCH3(g)+3H2O(g) ΔH<0
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CH3OCH3的产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
Ⅱ.某科研小组欲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氧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新型硝化剂反应4NO2(g)+O2(g) 2N2O5(g) ΔH<0的影响。
图CA2 3
(1)图像中T1和T2的关系是T1________T2(填“>”、“<”或“=”);
(2)比较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O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容器体积为1 L,n=1 mol,NO2的转化率为5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17.(14分)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气体A和2.5 mol气体B,发生反应:3A(g)+B(g) xC(g)+2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5 min时测得生成1 mol D,C的平均反应速率v(C)=0.1 mol·L-1·min-1,试求:
(1)方程式中C的化学计量数x=________。
(2)5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
(3)5 min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下同),压强增大B的转化率________。
单元测评(二)B
第二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化学反应A(g)+3B(g) 2C(g)+D(g)中,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A)=v(B) B.v(A)=2v(C)
C.3v(B)=v(C) D.v(B)=3v(D)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3.4 mol B.3.2 mol
C.2.8 mol D.1.2 mol
3.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
4.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对于X+Y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 )
A.X为液态,Z为气态 B.X为固态,Z为气态
C.X为气态,Z为气态 D.无法确定
7.符合图CB2 1的反应是( )
图CB2 1
A.X+3Y2Z ΔH>0
B.X+3Y2Z ΔH<0
C.X+2Y3Z ΔH<0
D.5X+3Y4Z ΔH<0
8.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 ℃时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 ΔH<0,将烧瓶置于100 ℃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 )
①颜色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④和⑤ D.③和⑤
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图CB2 2的是( )
图CB2 2
A.CO2(g)+2NH3(g) CO(NH2)2(s)+H2O(g) ΔH<0
B.CO2(g)+H2(g) CO(g)+H2O(g) ΔH>0
C.CH3CH2OH(g) CH2FCH2(g)+H2O(g) ΔH>0
D.2C6H5CH2CH3(g)+O2(g) 2C6H5CHFCH2(g)+2H2O(g)
ΔH<0
11.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12.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 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的浓度不变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13.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Δ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CB2 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CB2 3
A.由图可知:T1>T2
B.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
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的方法
D.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14.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CB2 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CB2 4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15.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 )
甲:10 mL 0.01 mol·L-1的FeCl3溶液和10 mL 0.01 mol·L-1的KSCN溶液
乙:5 mL水、10 mL 0.01 mol·L-1的FeCl3溶液5 mL 0.01 mol·L-1的KSCN溶液
丙:1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和10 mL 0.1 mol·L-1的KSCN溶液
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无法判断
1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 ( http: / / www.21cnjy.com )g)+n 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7.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5%
18.已知某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图CB2 5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CB2 5
A.T1
B.T1>T2 p1
C.T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12分)(1)反应NaOH+HCl===NaCl+H2O,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填“能”或“否”),
(2)依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CB4 9所示。
,,
图CB4 9,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极X的材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②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可用下图CB4 10模拟。,
,
图CB4 10,
①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析氢”或“吸氧”)腐蚀。,②若将O2撤走,并将NaCl溶液改为稀H2SO4溶液,则此图可表示________(填“析氢”或“吸氧”)腐蚀原理;若用牺牲阳极法来保护铁棒不被腐蚀溶解,即可将碳棒改为________棒。,20.(11分)Li 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是LiAlCl4 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1分)图CB4 ( http: / / www.21cnjy.com )11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放电,充电))2K2CO3+6H2O
图CB4 11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
甲池是________装置,乙池是________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
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电解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图CB4 12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CB4 12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用电解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评二(A)
1.C [解析] 因反应为可逆反应,1 ( http: / / www.21cnjy.com )4CO2与碳反应生成14CO的同时也有部分14CO分解可生成14C,故在平衡混合物中含有14CO2、14CO、14C。
2.D [解析] 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充N2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降低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
3.A [解析] A项,表明正、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速率达到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任何情况下消耗x mol NH3,必生成x mol NO;C项, 加压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项,反应速率关系应为3v正(NH3)=2v正(H2O)。
4.B [解析]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所以B项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5.C [解析] 设平衡时CO2的浓度为x mol/L。
CO + H2OH2 + CO2
0.02 0.02 0 0
0.02-x 0.02-x x x
K==9,
解得x=0.015。
所以,CO的转化率=×100%=75%。
6.D [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反应,因此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不断减小,A项错;硫为液态,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S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D项正确。
7.B [解析] 由反应可得
2A + 3B 4C + D
起始 4 3 0 0
转化 1 1.5 2 0.5
平衡 3 1.5 2 0.5
v(C)=1 mol·L-1·s-1,
C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A的转化率为25%,
B的平衡浓度为1.5 mol·L-1,故B项不正确。
8.A [解析] 由图可得到容器的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为V时,c(B)=a mol·L-1,当容器的容积扩大为2 V时,若平衡不移动,则c(B)=mol·L-1,实际上c(B)的浓度大于mol·L-1,可知当扩大容器体积(即减小压强)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质量分数增大,A项正确。
9.B [解析] A项中降低温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率减小;B项中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项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D项中移走CO2、N2使反应速率减小。
10.A [解析] 某温度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说明ΔH-TΔS<0,即ΔH-TΔS=-17 kJ·mol-1,若ΔH=-17 kJ·mol-1,则ΔS=0,不符合事实,故ΔH=17 kJ·mol-1,所以选A。
11.C [解析] 升高温度,由图像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A、B不正确;增大压强,由图像判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气体体积减小,C正确,D不正确。
12.D [解析] 工业上制备纯硅的反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反应吸热、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iCl4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 但不能全部转化,故达平衡时吸收热量小于Q kJ,B错误;H2的反应速率是HCl反应速率的1/2,C错误;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为4×0.025=0.1 mol,与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D正确。
13.B [解析] 物质由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变为液态,ΔS<0,A错误;NH4NO3溶于水是吸热的熵增加过程,正是因为ΔS>0,使过程可自发进行,B正确;ΔH>0,ΔS>0时对照ΔH-TΔS可知,在高温时ΔH-TΔS<0,即高温能自发进行,C错误;ΔH-TΔS只能用于一定温度、一定压强条件下判断反应方向,D错误。
14.(1)不 (2)BC (3)1.2 mol
(2)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按A、B、C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比作为起始物质与加入2 mol A和1 mol B平衡等效。但本题要求C的浓度为1.2 mol·L-1,即要求数值相等,故A项不符合。
(3)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 3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1。因为若2 mol A和1 mol B完全反应则生成3 mol C,所以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开始,要使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1.2 mol·L-1,C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1.2 mol
[解析] (1)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K值变小。
(2)浓度商Qc==>1
此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Qc
[解析] Ⅰ.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向移动, CH3OCH3的产率变小;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即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变小;Ⅱ.(1)①图像中T1→T2时N2O5%增加,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应为降温;(2)O2越多,NO2的转化率越大;(3)b点时N2O5的百分含量最大,则此点通入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相等,即通入4 mol NO2,列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
17.(1)2 (2)0.15 mol·L-1·min-1 (3)20% (4)增大 不变
[解析] 由题意可知v(D)==0.1 mol·L-1·min-1,
根据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得v(C ( http: / / www.21cnjy.com )):v(D)=x∶2,代入C、D速率值可得x=2;由v(A)∶v(C)=3∶2,求得v(A)=0.15 mol·L-1min-1;由5 min时生成1 mol D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0.5 mol,B的转化率为:×100%=20%;由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
单元测评二(B)
1.D [解析]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推断。
2.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前10 s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L·s)×10 s×2 L=2.4 mol,故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2 mol,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2 mol=2.8 mol。
3.A [解析] 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为增大正反应速率,应升温、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使用催化剂,只有A是可行的。
4.B [解析] A项,由各物质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有2v消耗(H2)=v生成(HI);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不断减小,v逆不断增大,二者的比值也不断变化;D项,达到平衡,对于某一物质来说,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对于不同物质,则不一定,如平衡时v逆(HI)=2v正(H2)。
5.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一,从化学平衡的本质入手,即v正=v逆,如有信息能说明v正=v逆,则说明化学平衡建立;方法二,从化学平衡的外部特点及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质量、含量不再改变来判断化学平衡的建立。
6.C [解析] 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只有C符合题意。
7.B [解析] 由图1中X、Y、Z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改变量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3Y===2Z;由图2知T2>T1(T2先到达平衡),平衡时Z%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B选项正确。
8.D [解析] 由2N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N2O4(g) ΔH<0知,该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将烧瓶置于100 ℃的水中,相当于给烧瓶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①颜色变深;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气体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大,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质量不变;④物质的量增大,压强增大;⑤ρ=不变。
9.C [解析] 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浓度变化保持各组分的含量不变时,平衡也不移动;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但平衡不移动;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10.A [解析] 由温度-时间图像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T2先达到平衡,因此T2>T1,温度升高,水蒸气含量减少,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B、C不符合题意;由压强-时间图像可知,p1先达到平衡,即p1>p2,随着压强的增加,水蒸气含量增加,因此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D不符合题意,只有A符合题意。
11.B [解析] 能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只有温度,同时改变温度也可以改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反应速率。
12.C [解析] 题给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正反应放热的反应。在容器体积不变时,C项中充入惰性气体,对反应无影响;D项中充入Z达到平衡后,X的体积分数不变;B项,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Z的浓度增大;A项,升温,平衡左移,X的体积分数增大。
13.D [解析] 选项A,根据反应:H2(g)+Br2(g) 2HBr(g) ΔH<0,升温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H2的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示变化,可知T1>T2。选项B,b点Br2(g)的浓度比a点Br2(g)的浓度大,反应速率也大,正确。选项C,降低生成物HBr(g)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Br2(g)的转化率提高。选项D,体积不变时,在Br2(g)物质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可能减小。
14.D [解析] 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铅是固体,其量的多少对平衡没有影响;B项,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体系中c(Sn2+)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动,c(Pb2+)增大;C项,升高温度,c(Pb2+)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ΔH小于零;D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2,故D项正确。
15.B [解析] 三个试管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Fe3++3SCN-Fe(SCN)3(红色),由于乙试管中Fe3+和SCN-的浓度最小,故颜色最浅。
16.B [解析] 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相当于加压,若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现在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C的体积分数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m+n
X + 2Y2Z
开始(mol) 1 1 0
转化(mol) a 2a 2a
平衡(mol) 1-a 1-2a 2a
由题意:=
求得:a=mol,困此Y的转化率为×100%,最接近65%。
18.D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温度、压强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判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分析图像,可以分两个层次考虑:(如图将三条曲线分别标为①、②、③)。从①、②曲线可知,当压强相同(为p2)时,②先达到平衡,说明T1>T2;又因为T2低,B%大,即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放热,正向吸热。从②、③曲线可知,当温度相同(为T1)时,②先达平衡,说明p2>p1;又因为p2大,B%大,即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m+n
[解析] (1)分析图像知:
Δc(Z)==0.79 mol·L-1,
v(Z)==0.079 mol·L-1·s-1,
Δc(X)==0.395 mol·L-1。
Y的转化率φ(Y)=×100%=79.0%。
20.(1)1∶3 1∶1 (2)变小 不变 (3)逆向 (4)向左移动 小于
[解析] (1)对N2(g)+3H2(g) 2NH3(g) ΔH<0,在密闭容器中,开始时n(N2)∶n(H2)=2∶6=1∶3,反应时消耗n(N2)∶n(H2)=1∶3,故平衡时n(N2)∶n(H2)=1∶3,所以c(N2)∶c(H2)=1∶3,转化率之比为1∶1。
(2)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总质量不变,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由ρ=知密度不变。
(3)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氩气,使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
(4)恒容时升高温度至原来的2倍,根据勒夏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原理,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达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大于原来的温度,小于原来温度的2倍。
21.(1)①温度 ②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差异
(2)①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②收集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3)催化剂(或硫酸锰或Mn2+的催化作用)
[解析] (1)①实验1、2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不同的是温度,所以实验研究的是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②实验2、3中不同的是催化剂,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差异。(2)①催化剂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则产生的气泡快慢不同。FeCl3与CuSO4中阴离子是不同的,所以为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应该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因此用硫酸铁合理。②要定量分析,需要测量收集40 mL气体时所需要的时间。(3)由于反应中还生成Mn2+,Mn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还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的影响。
22.(1)2.5 -75 kJ·mol-1 (2)增大 (3)> (4)bcd
[解析] (1)反应③=①+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K3=K1·K2,ΔH3=ΔH1+ΔH2;(2)反应②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升温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增大;(3)QC=0.88<K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3.(1)放 > (2)增大 减小
(3)增大 减小 (4)增大 减小
(5)不变 不变 (6)变深 变浅
[解析] 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变大,说明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变小,说明减小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p;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若B为有色物质,体积不变时加入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B而使混合物的颜色加深;如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可使容器体积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增加,但B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小,因而混合物的颜色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