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自我评估
(满分:120分 作答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1)河谷里雾气mí màn( ),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2)气势páng bó( )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3)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 )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4)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 )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数学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没算出答案来。(把“都”改为“几乎”)
B.商店里摆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常用品。(删掉“饼干”)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删掉“通过”或“使”)
D.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职责不清”和“体制不顺”互换位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问君何时归故里,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定能慰藉你的牵挂。
B.小齐同学学习非常好,他经常在考试的时候给同学们传答案,真是大公无私啊。
C.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轻轻松松就能出类拔萃。
D.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是先复习语数英 还是先复习史地生
B.我的邻居,是一位教师,年纪不小了,已经教了大半辈子的书。
C.“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也是民族歌剧的里程碑。
D.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丽”“端庄”“晶莹”“沸腾”“特别”都是形容词。
B.“红色记忆”“祖国繁荣”“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把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写得非常到位”中的“非常到位”作补语。
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在眼前”。
6.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有黑压压的一群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①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后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变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7.班级拟开展“走近母亲河——黄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作为本次活动的倡导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介绍黄河。(2分)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请根据你对“黄河精神”的理解,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耸峙的奇峰,曾经阻挡过你决胜千里的蹄踏,是你挥舞怒涛的巨斧,凿开通往天堑的道路。
(3)认真观察漫画《黄河纤夫》,描述漫画的内容,然后谈谈你的感受。(4分)
(4)下面是一副关于黄河的对联,请你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万里长江潇潇细雨知春暖
下联:千年黄河
三、阅读(5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20分)
晨曦里的莫高窟
李宝堂
①记得第一次到莫高窟,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甘肃师范大学学习的时候。从那以后,莫高窟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几十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数十次到访。或参观洞窟,或临摹壁画,或现场写生,或学术交流,每次我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②在莫高窟,我瞻仰过雄伟壮观的弥勒大佛,临摹过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慈眉善目的菩萨和神采飞扬的飞天,描绘过姿态万千的“反弹琵琶”,欣赏过张议潮统军出行收复河西的雄壮之气……正是在这“东方民族之文艺渊海”中,我寻到了中国美术的古老渊源,确立了“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精心保护和整理,莫高窟成为全世界瞩目、光彩熠熠的古代美术“博物馆”。作为甘肃的本土画家,我们有责任用画笔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④我们阅读了有关史料与书籍,领略了敦煌艺术的伟大与神奇,深为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先生的艺术人生和“夜夜敦煌入梦来”“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我心归处是敦煌”的炽热情怀所感动。经过反复探讨,我们确定创作一幅以莫高窟为主体形象的绝版套色木刻版画。为增强现场体验,在动笔之前,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感受金秋时节莫高窟的日出的壮美。
⑤大约清晨七点钟,我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莫高窟,登上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站在山顶,微风吹拂,山色朦胧。三危山巅有个牌坊叫南天门,由此俯瞰群山,逶迤连绵,莽莽苍苍,一派雄风。而鸣沙山和莫高窟则静静地沉浸在黎明的晨曦里。
⑥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连忙来到正对莫高窟九层楼的宕泉河畔,在当年常书鸿先生写生过的地方,等待莫高窟日出的动人时刻。
⑦八点二十几分,太阳出来了,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高峻厚重的山体,连绵起伏的沙丘,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在明亮的晨光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就像一块大幕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刹那间照在了依崖而建的九层楼上。只见宏伟的九层楼渐次变得清晰,高耸的攒尖宝顶、错落的彩绘窟檐、挺拔的红色立柱和高深莫测的红门,在阳光下光彩熠熠,亮丽夺目。陡峭的崖壁和一个个洞窟也瞬间显现,凹凸有致,光影斑驳,如梦如幻。
⑧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蓊郁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⑨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
⑩回到兰州,带着激情,我和朋友投入了创作。我们商量后决定这样描绘: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凝望九层楼,激情涌动,一切尽待挥洒。
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不是很大,但姿态优美,非常醒目。和煦的阳光把九层楼、石窟、崖壁和秋树染得绚丽灿烂,人物与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优美的情调和意境。
经过半年多紧张创作,作品终于完成了。展出后画界朋友评论,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色彩强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无限遐想。
而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莫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24日,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交代“我”与莫高窟的结缘时间和到访次数,旨在表现“我”对莫高窟相见恨晚之情。
B.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对敦煌的炽热情怀,反映出艺术的伟大神奇。
C.作者和朋友对这次创作的构思,表现了人与环境的自然融合,突出了莫高窟的雄伟壮丽。
D.本文与梁衡的《壶口瀑布》均以具有文化地位的景物来展现它们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内涵。
9.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6分)
文章脉络 “我”的情感态度
从求学时期第一次到莫高窟至以后几十年间到访莫高窟 ①
② “我”想用画笔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回到兰州完成与莫高窟相关的画作 ③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1.文章以“晨曦里的莫高窟”为题有哪些作用 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12.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请简要说说作者镌刻在心中的美。(3分)
(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14分)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 悦
①诗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
②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致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意、意味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看到大雪纷飞,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誉瀑布奇观,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会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韵味悠长,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③“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凝聚到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相似的生命经验,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迸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每读及这些诗句,就更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④今天,身处现代文明的快节奏中,那些亲近自然、缘事而发的诗句,能让人逸兴遣怀,为人生掬一捧清泉。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充满趣味的“闲看儿童捉柳花”,体现境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借助诗歌,人们得以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自然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⑤古诗是今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给予我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理解诗歌,不在于答案是否标准,而是从正确的语词训诂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地抵达诗心,给出合情合理的解读,这才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旨归。在汉字的搭配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也是诗歌言约旨丰的独特意蕴之所在。
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正如此诗所言,古诗就像明月一般,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5日,有删改)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4分)
14.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简析其作用。(4分)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认为,古诗词语言凝练雅致,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B.本文古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彰显文学底蕴,具有可读性。
C.本文关于理解诗歌的论述,对我们学习诗歌有指导意义。
D.本文第①段是引论,第②~⑤段是本论,第⑥段是结论。
16.阅读经典诗词,人们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请结合你的经历,举出一例,简要说说你获得了什么精神力量。(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18题。(6分)
1920年8月26日
今天救护列车送来了一批重伤员。一个头部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房角落靠窗的病床上。他只有十七岁。人们把一包在他的衣袋里找出的证件和医生诊断书交给了我。他的名字叫作保尔·安德列耶维奇·柯察金。……
8月27日
今天检查了柯察金的伤。伤口很深,颅骨被穿透了,所以整个头的右部都麻痹了,右眼发肿,眼内溢血。
阿纳托利·斯捷潘诺维奇想取出他的右眼球,以免发炎,但是我劝他,只要病人还有消肿的希望,暂时不必这样办。他同意了。……
9月17日
柯察金额上的伤口已经长得很好了。换药的时候,他那惊人的忍耐力使我们所有的医生都吃惊。
一般人在这时候常常不断地呻吟或是发脾气。可是他却不作声,并且每次给他的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都不畏缩,只是把身体挺得像绷紧了的弦。他时常疼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是从来也不叫唤一声。
——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
17.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中,记述了保尔哪次受伤的经历 (2分)
18.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建议让保尔保住了右眼,她悉心照顾保尔闯过一个又一个生死关头,在保尔重病期间,她可以说是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谁是保尔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人 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并写出你的理由。(4分)
阿尔焦姆 朱赫来 达雅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9~22题。(11分)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二)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②,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失:过失。②易:轻视。③失则止:错在不求进取。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至道 策之不以其道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学半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1.语段(一)读起来简洁明快并且说理有力,请从句式特点的角度分析是如何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2分)
22.语段(一)(二)都节选自《礼记·学记》,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的问题,请分别指出两篇文章各自论述了教育的什么问题。(4分)
四、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40分)
“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唐诗宋词”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中国印记”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速铁路、5G通信等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印记”。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
哪一个“中国印记”让你最有感触 围绕着这个中国印记,发生了什么故事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呢 请以“中国印记,让我感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弥漫 (2)磅礴 (3)quán (4)léng
2.D 【解析】D.句式杂糅,应将“造成的”删掉。
3.B 【解析】“大公无私”指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现多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故选B。
4.B 【解析】A.属于选择疑问句,应该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白毛女”应该用书名号。D.应该把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后面四个逗号改为顿号。
5.C 【解析】A.“沸腾”是动词,“特别”是副词。B.“红色记忆”“医圣遗风”是偏正短语,“祖国繁荣”是主谓短语,“振兴老区”是动宾短语。D.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故选C。
6.C 【解析】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在黄山看日出的经过,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关键词排序即可。
7.(1)示例:大家好,欢迎来到黄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穿越九个省份,注入渤海。沿岸有壶口瀑布、黄河三峡(包括三门峡、小浪底和龙门)等自然景观,还有龙山文化、殷墟等历史文化遗迹。黄河不仅是河流,更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2)示例:逶迤的峻岭,曾经阻挡过你震天撼地的嘶鸣,是你扬起飞瀑的利刃,劈开锁住关口的门闸。
(3)内容:黄河的河床完全干涸,龟裂,纤夫们把圆木放在船下,在河床上拉着船前行。
感受:漫画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黄河断流的忧虑,告诉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4)示例:滚滚惊涛报冬寒
8.A 【解析】根据文章第①段结尾句“每次我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可知,第①段意在表现“我”对莫高窟深深的牵挂以及莫高窟给“我”留下的无尽的感悟及收获。A项中“相见恨晚之情”表述有误。
9.①“我”确立了“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或“莫高窟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②作为本土画家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或“‘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欣赏晨曦里的莫高窟”)
③“我”把莫高窟及敦煌之美镌刻在心中(或“‘我’通过创作作品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10.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晨光里亮黄色的树叶比作闪耀的金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叶在阳光下光彩熠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惊叹与喜爱之情。
11.①“晨曦里的莫高窟”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及内容。②“莫高窟”是文章的线索,也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③“晨曦”一词表现特定情境下“莫高窟”独特的美,蕴含“莫高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之意,点明了主旨。
12.①晨曦里的莫高窟的风景之美;②莫高窟的洞窟、壁画等艺术之美;③为莫高窟做出贡献的情怀之美。
13.古诗给予人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14.举例论证。列举陶渊明和苏轼的诗歌,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5.D 【解析】文章第②~④段是本论,第⑤~⑥段是结论。
16.示例:在日常的学习中,我有时遇到困难、挫折,就想放弃。但我一想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所蕴含的“只有历尽千辛万苦,方可取得成功”的道理,就坚定了意志,有了拼搏的力量。
17.在战争中,一颗榴霰弹在保尔身边爆炸,保尔头部重伤,右眼失明。
18.示例一:阿尔焦姆。哥哥阿尔焦姆庇护了保尔一生,前期,哥哥的教导虽然严厉,但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关爱;后期,当保尔有一些坏情绪无处宣泄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的痛苦和悲伤都说给哥哥听,哥哥是保尔最温暖的兄长。
示例二:朱赫来。朱赫来是保尔生命历程中的精神导师,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质,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憎恨,对自己所坚持的事情很执着,是朱赫来让保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示例三:达雅。妻子达雅在保尔双目失明后,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给保尔安慰,让保尔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她在保尔最艰难的时刻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从精神上激励他。
19.B 【解析】A.名词,道理/名词,正确方法。B.动词,学习/动词,学习。C.形容词,足够/动词,值得。D.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代词,它,这里指嘉肴。
20.《尚书·说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1.“嘉肴”和“至道”,“学”和“教”对举,都使用了对偶句式,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人们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这种句式,用词相对,语气一致,句式整齐,读起来明快有力,达到了强化说理的效果。
22.语段(一)侧重论述学习要注重实践,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语段(二)强调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扬长补短。
语段(二)参考译文: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的学习,有的人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有的人有得少为足(知道一些就满足了)的毛病,有的人有认为太容易就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有的人有自我设限,不求进取的毛病。产生这四种过失的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23.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