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上教学同步课件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教学同步课件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0-04 22:01:43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增强学习兴趣 .
2.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
3.能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学习目标活动一: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探究点一: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例1(1)+3-(-7);
(2)(-8)-7+(-6)-(-5);
(3)-7-(-21)+(-7)
解:(1)原式=3+___ (2) (3)
= 【展示点评】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也就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单一的加法运算.
如:(-8)-7+(-6)-(-5)=(-8)+(-7)+(-6)+(+5). 【小组讨论1】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的依据是什么?面对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子,如何将其书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交流思考下面例题.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例2 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
+5.5km;—3.7km ; +1.3km;—1.6km;—1km求此时飞机的比起飞点高了多少?
解法一:所有数相加:
解法二:+5.5—3.7+1.3—_____________=
发现:+5.5+(—3.7)+(1.3)+(—1.6)+(—1)=+5.5—3.7+1.3—1.6—1. 探究点一: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反思小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的依据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
读法一: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
读法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时,(1)括号前是“+”号,括号内的数的符号不变;(2)括号前是“—”号,括号内的数的符号改变.(3)应用加法交换、结合律时,要连同数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探究点一: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展示点评】为相反数或运算得零的可先相加;(2)相加得整数的可先相加;(3)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分数可先相加. 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活动二:阅读教材,(1)为何要将-1/3与-2/3 结合?(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你能总结一些使运算方便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2】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反思小结】(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2)省略括号和加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1.课本知识
(1)加减混合运算步骤:①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②再写成省略加号和的代数和的形式,③最后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
(2)直接省略括号的方法:①括号前是“+”号,括号内数的符号不变;②括号前是“—”号,括号内数的符号要改变.
2. 本课典例:加减混合运算的又一解法:省略括号进行计算.
3. 我的困惑: 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 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 20+(-9)-7+(-10)=20-9-7-10
B. -1+3+(-2)-11=-1+3-2-11
C. -3.1+(-4.9)+(-2.6)-4=-3.1-4.9-
2.6-4
D. -7+(-18)+(-21)-34=-7-(18-21)-
34 D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3.从-5中减去-1,-3,2的和,所得的差是
______.
4.计算-1+3-5+7=______. B-34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解:课件18张PPT。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本节课就来学习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某地旱涝情况图片,触目惊心 最高水位记作:+2米
平均水位记作:-3.1米
最低水位记作:-6.2米如果取下关段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并说明你的思路.1.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进行熟练运算 .
2.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
的经验 . 学习目标活动一:阅读教材,思考:“水位的变化”问题是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例子,读表格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参考对象是怎么回事? 探究点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住在江边的小明同学记录了今年梅雨季节下关段一周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日的水位达到了警戒水位)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为多少米? 从表格的数据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议一议9.109.119.479.199.169.518.7 实际水位(米)-0.01-0.36+0.28+0.03-0.35+0.81+0.2 水位变化(米)日六五四三二一 星期方法一: 通过计算每天的实际水位进行比较+0.2 + (+0.81) + (-0.35) + (+0.03) + (+0.28) +
(-0.36) + (-0.01) = 0.60(米)方法二: 对水位变化的数据求和 (2)与上周日相比,本周日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哪些方法?议一议【展示点评】1.读表格时,①理解图表下面“标注”或“注意”的含义.②正号表示比某一参考水位上升,负号则表示比某一参考水位下降,参考对象是某一具体参考水位值.如表中的参考水位是警戒水位.③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参考对象是前一天的水位.连续记录一般采用这样的表示方式.
2.参考对象就是用来作比较的数据,本节课中所提到的参考对象也叫做“基准”,基准就是规定某一数据记作“0”,其他数据对比基准来表示,超过基准的一般用正数表示,低于基准的用负数表示.探究点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小组讨论1】在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时,该如何进行,要注意什么? 探究点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日一二三四五六日0.20.40.60.81.0水位/米星期方法三: 根据变化数据画折线图描点连线实地考察探究点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反思小结】①画折线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哪一个量或哪一个数值为0,即基准;②要标出横线和竖线的单位;③选择单位长度时要考虑使统计图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能看出变化情况. 1.课本知识
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审题,抓住标注“注”或者“注意”等理解问题的关键词.会识表格、作折线统计图.
2. 本课典例: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我的困惑: 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D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2.某股民在上周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三收盘时每股________元. 67.5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解:张文虎周六100米成绩为
15+2+1.1+0-0.8+0.4-3=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