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
第一课时
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基础类 1.比一比,再组词。 昼( ) 耕( ) 供( ) 桑( ) 傍( ) 查( ) 坛( ) 拱( ) 嗓( ) 榜( ) 2.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 3.填空。 ①《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__。杂兴是对不同景物抒发________的即兴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这首诗是第31首,写农家夏日________,是一幅________图。 ②这首诗描述了________的劳动生活,从侧面反映了________。语言平淡自然,富有________气息。 必做题 ★★★
提升类 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女各当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三、四两句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做题 ★★★
拓展类 阅读天地。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9.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通过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10.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诗描写了( ) A.田园生活的荒凉景象。 B.宁静自然、朴实清新的田园生活。 C.田园丰收的景象。 12.说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
自我评价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1. 昼夜 耕耘 供应 桑树 傍晚 调查 花坛 拱手 嗓子 榜样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2.B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和作品。
A项正确。
B项范成大是南宋诗人,展示的是宋代风土人情。
C项正确。
D项正确。
3. 范成大 不同感受 繁忙的景象 田园耕织 农家 农民的辛苦 生活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乡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首句用昼和夜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景象。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流畅自然,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4.诗中写了村庄儿女、童孙这些人物。他们分别在:耘田绩麻、学种瓜。 5.各有各的一份任务 6.这两句主要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7.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农民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 8.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结合诗中的“儿女”“童孙”可知,诗中写了村庄儿女、童孙这些人物。结合诗中的“耘田”“绩麻”“学种瓜”可知,他们分别在:耘田绩麻、学种瓜。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儿女各当家”指的是各有各的一份任务。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意思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这两句主要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歌描绘了孩子们在桑树底下学种瓜的情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农民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将诗人在夏日见到的农忙景象描绘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9. 初夏 梅子 麦花 10.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 11.B 12.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解析】9.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10.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通过阅读古诗可知诗中描写了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这些景物。
1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从诗中描写的一系列景物可知这首诗展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句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而不是丰收的景象。
12.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句的意思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第1课 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
第二课时
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基础类 1.用“ ”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水满陂(bēi bèi) 浸寒漪(yī yí) 横牛背(bēi bèi) 读诗句,完成练习。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判断正误,用“√”“×”表示。) 2.这两句诗是抓住声音来写的,写出了弄冰发出的声音特别高亢、清脆。( ) 3.这两句诗写出了弄冰的声音变化,由高亢转为清脆。( ) 4.这两句诗反映了儿童弄冰的动作不够熟练,导致整个冰块碎作一地。( ) 5.这两句诗从侧面写出了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 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晓:①天刚亮的时候;②知道;③使人知道。 (1)这个消息,早已家喻户晓了,你怎么还不知道呢?( ) (2)稚子金盆脱晓冰。( ) (3)老师苦口婆心,晓以利害,小明终于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 ) 必做题 ★★★
提升类 阅读。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③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7.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8.解释词语 稚子( ) 金盆( ) 玻璃( ) 9.“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0.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一读下面这句诗,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浮现的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做题 ★★★
拓展类 12.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充诗句。 悠悠 两两 纷纷 家家 恰恰 时时 处处 微微 (1)念天地之( ),独怆然而涕下。 (2)清明时节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 (3)( )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 ) 归。 (5)留连戏蝶( )舞,自在娇莺( )啼。 (6)黄梅时节( )雨,青草池塘( )蛙。 选做题 ★★★
自我评价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1.bēi yī bèi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水满陂shuǐ mǎn bēi。
浸寒漪jìn hán yī。
横牛背héng niú bèi。
2.√ 3.√ 4.× 5.√
【解析】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古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①正确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古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②正确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古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③错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玉石破碎的声音。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古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④正确
6. ② ① ③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晓:知道。故选②。
2.该句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意思是: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晓:天刚亮的时候。故选①。
3.晓以利害,意思是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晓:使人明白。故选③。
7.zhēng qìng 8. 指幼小、天真的孩子。 铜盆。 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9.B 10.清晨,儿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钲。 11.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解析】7.本题考查字音认读。对于古诗中不常用的字,一定要多读几遍注音,如果课文中没有标注,可以借助字典查找,认读要严谨,诵读古诗才不会读错字音。
8.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稚子”在古诗后面的注释中可以找到答案。作为课本中的古诗,每个字词的意思都需要熟练掌握。尤其是古今异义、一字(词)多义的。
“金盆”不是指用黄金打造的盆,而是铜盆。
“玻璃”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透明的玻璃,而是一种水玉,玉石的一种。
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别。“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句的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作者将冰块敲出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块摔落地上破碎的声音比作美誉摔碎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0.本题考查诗句翻译。先弄清每个字词的含义,再连起来,调整语序补充字眼,使句子变得通顺。
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连起来,整理通顺则为: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1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这道题要解决“浮现的画面”“体会的乐趣”两个方面,画面的描述要比诗句翻译更详细具体,在诗句意思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可以描写一下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周围的环境,让画面更丰富和生动。
情感体会要代入自己的想象,感同身受,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孩子,你会想什么,感觉怎么样。如此,就能体会到孩子兴致勃勃,聪慧又顽皮的形象,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雀跃。
12. 悠悠 纷纷 微微 两两 时时 恰恰 家家 处处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识记。
(1)本题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全诗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本题出自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本题出自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全诗为: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本题出自张舜民的《村居》,全诗为: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本题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全诗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本题出自赵师秀的《约客》,全诗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1课 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
第三课时
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基础类 1.填空。 读课文中三首诗,你眼前一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三首诗都描述了古代乡村的_____________生活,都描写了儿童的纯真、可爱,但诗中儿童活动的环境不同,第一首是_____________的村庄,第二首是_____________的村庄,第三首是黄昏时的池塘边。范成大对“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儿童表达了赞赏之意。杨万里看到幼童在寒冬的清晨弄冰玩耍,小心翼翼地把“_____________”,轻轻敲打,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雷震在日落之时不仅看见绿草、碧水、青山,还看见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只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调皮天真、悠闲自在。 必做题 ★★★
提升类 阅读与理解 村 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山衔落日浸寒漪。( ) A.用嘴含 B.接受 C.相连接 (2)牧童归去横牛背。( ) A.地理上东西向的,与“纵”相对 B.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相对 C.跟物体长的一边垂直的,横坐着 3.“山衔落日浸寒漪”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的情态 4.诗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下面诗句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属于动态描写的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 B.短笛无腔信口吹 5.本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___________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做题 ★★★
拓展类 6.请选择下列诗句中含有的游戏的正确选项: 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 ④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A.放风筝 B.捉知了 C.钓鱼 D.捉蝴蝶 7.小练笔。 《村晚》中描绘了乡村牧童骑牛晚归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天真可爱的牧童怡然自得的状态。读完古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根据提示,发挥想象写一写。 夕阳西下,几头黄牛从远处缓缓走来,还时不时传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
自我评价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1. 儿童 农忙时 寒冬时 也傍桑阴学种瓜 彩丝穿取当银钲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理解和识记。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逸趣横生。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全诗为: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因此,三首诗都描述了古代乡村的儿童生活,第一首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三首是寒冬时的村庄。
范成大对“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乡村儿童表达了赞赏之意。
杨万里看到幼童在寒冬的清晨弄冰玩耍,小心翼翼地把“彩丝穿取当银钲”,轻轻敲打,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雷震在日落之时不仅看见绿草、碧水、青山,还看见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只听“短笛无腔信口吹”,多么调皮天真、悠闲自在。
2. A C 3. 拟人 青山、落日一起倒映在水中 4. A B 5. 田园风光 赞美和向往
【解析】2.本题考查古诗词字词的解释。
(1)“山衔落日浸寒漪。”意思是: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因此A项正确。
(2)“牧童归去横牛背。”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因此C项正确。
3.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山衔落日浸寒漪。”意思是: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衔:口里含着。根据“衔”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山”赋予了人的行为,可以用嘴含着落日。生动形象的蟹醋了日落西山,倒映在水面的情景。
4.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
A项“草满池塘水满陂 ”意思是:池塘四周长满了水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这是对静态景物的描写。B项中“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是: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句是动态描写。
5.本题考查对古诗主旨的概括。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6 . C A D 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填写即可。
①本句诗的含义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所描写的游戏是钓鱼。
②本句诗的含义是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所描写的游戏是放风筝。
③本句诗的含义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所描写的游戏是捉蝴蝶。
④本句诗的含义是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所描写的游戏是捉知了。
7.示例:阵阵笛声。那笛声时有时无,忽长忽短,是谁在吹笛呢?原来是放牛归来的牧童。瞧,他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把斗笠随意放在胸前,跷着二郎腿,不时地晃两下,任凭牛儿驮自己回家。他吹着手中的短笛,却听不出是什么曲调。太阳的余晖洒在牧童的身上,黄牛驮着他渐渐远去了,只有那笛声依然不成曲调地回荡在空中……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可以抓住,牧童吹笛,想象牧童的神情、动作和心理;也可以抓住“短笛无腔”,想象笛声是如何变化的,然后进行表达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