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草船借箭 分层作业
第一课时
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基础类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妒忌(yǐ jì) 幔(màn wàn)子 都督(dū dōu) 水寨(zhài zài) 丞相(chéng céng) 呐喊(nèi n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预计 紧急 征罚 军令状 B.妒忌 军事 委托 照办 C.遮住 水赛 呐喊 神机秒算 D.探听 私己 布置 掉度 3.给句中加点字选择相对应的解释。 用:①用处。②使用。③吃、喝。④需要。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2)我自有妙用。( ) (3)您请用茶。( ) (4)不用问,去了就知道了。(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明天的六一庆祝活动,同学们已经把教室都布置好了。 B.我们耐心探听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C.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陌生人。 D.“这个师傅派头十足,就是不知道活儿干得怎么样。”我在心里嘀咕着。 5.用“√”选择恰当的形容人物的词语。 诸葛亮(恭敬有礼 迟疑不定):“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明知故问 一脸疑惑):“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惴惴不安 心中有数):“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步步紧逼 诚恳请教):“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得意扬扬 胸有成竹):“只要三天。” 必做题 ★★★
提升类 6.按要求写句子。 (1)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支箭,三天肯定造不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谷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综合回顾。 (1)《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与( )( )( )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这篇课文写周瑜由于( )诸葛亮的( ),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 ),故事以( )为主线,按( )进行叙述。我还知道这本书中的其他故事:《____________》。 (2)诸葛亮姓________,名________,字________,又称______先生,是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关他的故事脍炙人口,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草船借箭的全过程: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A.周瑜以军情紧急为借口,要诸葛亮造箭 B.诸葛亮如期交箭,令周瑜叹服 C.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 必做题 ★★★
拓展类 9.选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A.关羽 B.曹操 C.刘备 D.刘禅 E.吕蒙 F.貂蝉 G.诸葛亮 望梅止渴( ) 单刀赴会( ) 乐不思蜀( ) 万死不辞( ) 刮目相看( ) 三顾茅庐( ) 初出茅庐( ) 鞠躬尽瘁( ) 选做题 ★★★
自我评价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1.jì màn dū
zhài chéng nà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注意幔(màn)子:悬挂起来做遮挡用的布、绸子等。一般用于做遮挡物。它的拼音不要读错,要多多积累。
2.B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形的辨析。
选项A有错别字,征罚——惩罚。
选项C有错别字,水赛——水寨;神机秒算——神机妙算。
选项D有错别字,私己——私自; 掉度——调度。
3. ② ① ③ ④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结合语境可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问使用什么兵器最好,“用”在这里是使用的意思,故选②。
(2)结合语境可知,“自有妙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自有我的用处,“用”在这里是用处的意思,故选①。
(3)结合语境可知,“用茶”是喝茶的意思,“用”在这里是喝的意思,故选③。
(4)结合语境可知,“不用问”是不需要去问了,“用”在这里是需要的意思,故选④。
4.B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解答。
B.我们耐心探听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探听”应改为“倾听”或“聆听”
5.恭敬有礼
明知故问
心中有数
步步紧逼
胸有成竹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课文改编自《三国演义》,讲述的是“草船借箭”的故事,故事成功塑造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心怀妒忌”的周瑜,把握住这两个人物的关键特点,我们就可以合理推测人物语言背后隐含的信息。题目中是周瑜想要用计陷害诸葛亮而被诸葛亮机智化解的对话,周瑜的居心叵测体现在“明知故问、步步紧逼”上;诸葛亮则识破周瑜的诡计,并有化解的办法,所以他应该是“恭敬有礼、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的。
6. 都是你自找的,我无法帮你的忙。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成? 诸葛亮说,他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山谷里静得连掉颗针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句“怎么帮得了”改为“无法帮”,问号改为句号,即:都是你自找的,我无法帮你的忙。
(2)本题主要考查了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上难道;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上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本句“肯定造不成”改为“怎么能造成”,句号改为问号,即: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成?
(3)本题主要考查改为转述句。
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引语中,人称“我”变成“他”,即:诸葛亮说,他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夸张句,把“静极了”形容为“连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都能听见”。即:谷静极了,连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都能听见。
7.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妒忌 才华 草船借箭 借箭 事情发展顺序 《桃园三结义》 诸葛 亮 孔明 “卧龙” 空城计 借东风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课文内容。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我国四大名著。知道的故事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示例:《千里走单骑》。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诸葛亮”复姓诸葛,字孔明,号卧龙,又称“卧龙”先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三国演义》中与他有关的故事有火烧新野、舌战群儒等。
8. A C 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9. B A D F E C G G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曹操在讨伐吴国的时候找不到水源,士兵特别口渴,于是曹操就告诉他们前面有片梅林,士兵听后志气满满,口中生津不止,并赶往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关羽。“单刀赴会”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
成语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打败,刘禅自愿投降,带着一些旧大臣倒魏国当上了安乐公。有一天,魏国大将军司马昭请刘禅吃饭,在吃饭时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过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刘禅却高兴的拍手叫好。司马昭故意讥讽的问刘禅在这里过得开不开心,想不想蜀国。刘禅却说自己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后来,大家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的很开心,都忘记了要回家!
“万死不辞”的主人公是貂蝉。万死不辞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诚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初出茅庐,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这则成语原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刚离开他隐居的地方跟刘备去打天下。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诸葛亮。成语“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近义词有全心全意、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呕心沥血。诸葛亮《后出师表》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明自己甘愿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其诚心可鉴。
2
第5课 草船借箭 分层作业
第二课时
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基础类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对这一句理解有误的是( ) A.选择“大雾漫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B.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使受箭面积大。 C.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D.曹操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胆小,知道打不过诸葛亮,所以只叫弓弩手射箭。 2.《草船借箭》一文中,借箭过程中,下列最能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⑥布置周密、准确。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体现的人物特点。 1.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说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2.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 3.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 ) 必做题 ★★★
提升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4.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顺序写的,选文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 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边呐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三个直接表现诸葛亮口胸有成竹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8.鲁肃的“_______”和诸葛亮的“笑”形成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______”。 9.结合选文,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笑”的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笑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敢贸然出兵。 B.嘲笑鲁肃不明白自己的用意。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体现。 D.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必做题 ★★★
拓展类 10.连一连,完成回目配对和歇后语配对。(选做题)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鲁子敬力排众议 诸葛亮舌战群儒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献密计黄盖受刑 用奇谋孔明借箭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 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战群儒 有借无还 桃园三结义 所向无敌 孔明借箭 生死之交
选做题 ★★★
自我评价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课文句子。
这句话中描写了诸葛亮选择在这样的天气来实施计划,下令让船“一字排开”,还要让军士们“擂鼓呐喊”。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是“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不敢“轻易出动”,只能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下令让船“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们“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出来射箭,又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曹操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故答案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文章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讲述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文中诸葛亮知晓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清楚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明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了解曹操谨慎多疑;且能布置周密、准确,最终成功“借箭”,完成了“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的任务,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 嫉贤妒能 忠厚守信 谨慎多疑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中人物分析的能力。
1.这句话说明周瑜很想让诸葛亮的箭造不成,以此来定诸葛亮的罪。
2.鲁肃“不提借船的事”说明他遵守了诸葛亮“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的承诺。
3.根据“不要轻易出动"分析。
4. 环境 交代借箭时的自然环境,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5. 事情发展 摆开草船 擂鼓呐喊 曹军放箭 掉船头受箭 6.虚张声势,迷惑曹军,既让曹军不敢出来,又要让曹军多放箭,找到射箭的方向和目标。 7. 笑着 一定 只管 8. 吃惊 神机妙算 9.AC
【解析】4.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是对环境的描写,其作用是既写出了诸葛亮熟悉知天文,“算”得准,为下文写借箭作了铺垫,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和概括段意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草船借箭》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课文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
选段中“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摆开草船→擂鼓呐喊→曹军放箭→掉船头受箭。
6.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文段内容可知,诸葛亮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制造进攻的假象,既要让敌人不敢贸然出兵,又要让敌人明确射箭的方向和目标,达到借到更多箭的目的。
7.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当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时鲁肃是吃惊的,而诸葛亮却是“笑”,这一笑可以看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再从下文“一定、只管”两词更确定这一点。
8.考查找关键词语的能力。
文中“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鲁肃的“吃惊”和诸葛亮的“笑”形成对比,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体现。
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仔细读文可知,诸葛亮之所以笑着说,是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这一个“笑”字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表现,决不是诸葛亮嘲笑鲁肃,更不是他故作镇定,安慰自己,安慰鲁肃不要怕,故选A、C两项。
10.
【详解】本题考查对章回体小说回目的了解以及对《三国演义》衍生的歇后语的积累。章回体小说回目基本上运用对仗的手法,也就是上下句“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字数相等”,由此我们可以快速给回目配对。歇后语,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配对即可。作答时,可以根据意思配对,也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配对。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出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出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出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出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
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箭——有借无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