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课件
单元导读
解题质疑
理清脉络
解读对话
01
学习任务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单元主题: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学习写读后感。
语文要素:
02
学习任务
01
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03
怎样借箭?
02
为什么要借箭?
04
结果怎么样?
解题质疑
“草船借箭”的故事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背景资料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时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背景资料
三国势形图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西蜀(刘备)
(诸葛亮)
联合
派诸葛亮
东吴(周瑜)
(鲁肃)
背景资料
03
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
做到“三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
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在读懂了的地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理清脉络
周瑜
妒忌
都督
委托
yú
dū
遮住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léi
nǔ
dù jì
màn
幔子
zhài
nà
插满
丞相
chéng
疑惑
yí huò
字词学习
妒
忌
曹
督
委
鲁
遮
寨
擂
呐
插
惑
疑
字词学习
01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赶造十万支箭。
起因
02
诸葛亮用计向曹操“借”箭。
经过
03
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叹服。
结果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用计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叹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发展顺序。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
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
第三部分(10):借箭结果。
理清脉络
04
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
因为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解读对话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
定诸葛亮的什么罪?
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这说明了什么?
解读对话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
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
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对话
“用弓箭最好。”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只要三天。”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
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
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对话
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完成分层作作业。
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后作业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感受形象
拓展阅读
学习表达
01
学习任务
请你谈一谈对周瑜和诸葛亮的印象。
感受形象
学习提示
.自学课文,圈画词句。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感受形象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感受形象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感受形象
小提示: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他知天文,所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感受形象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
感受形象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诸葛亮在笑谁?
感受形象
笑曹操 笑鲁肃 笑周瑜 笑自己
小组交流讨论: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曹操
周瑜
鲁肃
诸葛亮
感受形象
诸葛亮——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神机妙算。
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曹操——生性多疑。
鲁肃——忠厚老实。
感受形象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拓展资料
02
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
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
拓展阅读
这段话选自《三国演义》原著,它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比较原文和课文,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吗?
《三国演义》是古典白话文,相对应现代文,原著的语言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但与文言文相比又不是那么难理解,就是没有注释我们也能大致读明白。当时人们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习惯有一些不同,虽然我们读不太明白个别词语,但是并不会影响我们阅读原文,因为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可以读懂大意。
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拓展阅读
03
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草船借箭。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用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习表达
联系上下文阅读法
做批注阅读法
圈重点词句阅读法
借助相关资料阅读法
……
学习表达
阅读方法小结
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呢?
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作者抓住了四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如他们的语言、动作等,从而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各异。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我们写作中不能缺少的。
学习表达
草船借箭
起因
经过
结果
妒忌——周瑜设计陷害
借箭——诸葛亮巧用妙计
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诸葛亮
(神机妙算)
周瑜
(心胸狭隘)
鲁肃
(忠义守信)
曹操
(生性多疑)
结构梳理
完成分层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把你觉得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后作业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