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22:13: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 题 语文园地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 2.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 3.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4.朗读、背诵古诗《游子吟》。
学习 重难点 1.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 2.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既是对一个单元的总结梳理,也是拓展延伸,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的内容。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交流平台
【设计意图:读交流平台,明确交流的主题,围绕交流主题回顾本单元课文学过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掌握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导入: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古代诗人笔下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萧红一起游览了祖父的园子,欣赏了季羡林先生故乡的月亮,感受到老华侨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和体会情感的呢
1.阅读教材“交流平台”中四位同学说的话, 结合自己阅读的经验,想一想,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读到《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学生交流。
预设:
(1)可以从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里体会。在《月是故乡明》里,就有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从“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从“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等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
(2)从对景物的描写中体会。在《祖父的园子》里,作者对昆虫、草木的描写可以体会到我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对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蓝天等事物的描写,可以体会到我对自由的向往。
(3)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中体会。比如在《梅花魂》里,从“我”弄脏墨梅图后,外祖父对我的训斥和对墨梅图小心的擦拭中,可以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之情。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4)通过典型的事例,也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感情。比如,从《祖父的园子》中,我陪祖父种菜、铲地、把谷穗、追蜻蜓、捉蚂蚱、浇菜等事情,可以体会到我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5)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体会。比如《慈母情深》中,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儿子,看到了如此辛劳的母亲,就可以体会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心疼。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可以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也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比如,在朗读《月是故乡明》时,虽然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但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就好像自己也随着作者看过了那么多的月亮,既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把自己融进这种感情里,更深入地去体会这种感情。
2.梳理总结
①从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中体会。
②关注蕴含在人、事、景、物描写中的情感。
③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地体会。
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3.拓展积累
师引导: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可能多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穿插运用。一般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1)寓情于景:情感的抒发蕴蓄在景物里,即情景交融。
(2)融情于事: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事件的叙述中。
(3)借物抒情: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某一物的介绍中。
教师总结:抒发情感的方式多种作用,体会课文中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针对不同的文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
任务二:词句段运用
(一)把情景写具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例句描写的情景,在想象中体会通过具体事物表现某一特点的方法。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例句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选择一种特点,展开想象,进行创作。】
1. 出示例句,指名朗读,思考:这两个例句分别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预设:第一个例句写了太阳特别亮,第二个例句写了天气特别热;关键字:亮、热。
2.自由朗读例句,交流从中想象到的画面。
3.引导发现:两个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
①围绕一个中心词写。
②采用排比句式,用了拟人手法。
③借助不同事物,从不同角度来写同一情景。
小结: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状态,能将这种状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我们在描写事物的特点时,可以围绕这个特点想一想,能够借助哪些事物来体现这一特点,这些事物会表现出怎样的状态。
4.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说一说。
冷 静 辣 忙 吵 快
(1)先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预设1:冷。行人的表现;小猫的表现;路边小树的样子……
预设2:吵。人的感受;宠物的表现;静止的事物的反应……
(2)要用排比手法,有三个相同的句式,要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示例: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___。冷得___________,冷得____________,冷得___________。
腊月天真冷,小狗冷得不敢出窝,公鸡冷得不敢伸长脖子打鸣,多少私家车冷得都无法正常启动!
5.学生选择一种情景仿说,先同桌练习,再全班交流、评价。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运用排比句说一种情景。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使用排比句。
(二)通过对比进行强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例句,发现例句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中体会对比句强调情感的作用,并学习写对比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仿写。】
1.引导学生朗读“词句段运用2”的句子,发现表达特点。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1)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并概括出句子的意思。
第一句说的是“我”心爱的小月亮最美,表达了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
第二句说的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表达了我对家乡园子里桂花的喜爱和怀念。
第三句说的是姑爹的小渔船亲切、难忘,表达了我对姑爹的小渔船的怀念。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三个句子改成“我最喜欢心爱的小月亮”“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我忘不了姑爹的小渔船”,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改后的句子情感不如原句突出、强烈)
(3)追问:为什么例句让你感到情感特别突出、强烈?这三个句子共同的表达特点是什么?
预设:用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某种情感。
(4)让学生圈画出每个句子中表示对比的词语,想想这样表达的好处。
预设:“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比不上”“也比不上”“远比不上”。
点拨:第一个例句中和“心爱的小月亮”对比的事物很多,第二、三个例句中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姑爹的小渔船”对比的事物只有一个。无论怎样写,通过对比,都可以使情感表达得更强烈。
(5)小结:我们在写对比句时,可以根据描写对象和表达情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对比词和对比对象进行对比。
2.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写完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全班交流、评价。
示例:
这里的景色再美,人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一草一木。
野菊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高雅富贵,玫瑰的芬芳扑鼻,月季的绚丽多彩;也没有苍松的挺秀高贵,白杨的高大挺拔,但它却使我由衷赞叹,我喜欢它的平凡、朴实、顽强。
任务三:日积月累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自读自悟。放手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领会诗情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背诵古诗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引导语: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出门在外,最牵挂儿子的就是母亲。下面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孟郊去感受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板书古诗题目,齐读古诗题目。(板书:游子吟)
1.理解诗题。
“游子”是指出门在外远游的人,游子吟是指出门在外的游子有感而发写下的感叹。这首诗写的是长年出门在外的孟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师范读古诗。(课件出示《游子吟》及节奏划分)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4.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理解诗意,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字词。
(1)寸草心:形容子女微小的心意。
(2)三春晖:春日的阳光,形容伟大的母爱。
诗意: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的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6.了解作者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谋到江苏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做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他母亲来溧阳,安享晚年。此时,孟郊就想起了进京赶考,临行的情景。于是,他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7.引导学生大致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1)让学生说一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包含了母亲牵挂游子的心情,希望能通过自己缝的衣服让孩子在外更方便。在母亲担心儿子回来的晚,而密密缝衣这一心理和动作的描写之中,饱含着一位慈母的对儿女无尽的牵挂和爱。
(2)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理解。
预设: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我们,母爱就像春天的太阳那样温暖,可我们能为父母做的事情还太少……
师小结: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朴素的,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的吃穿住行,希望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幸福;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感人的,她无条件地牺牲自己,却从不要求回报。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诗,献上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8.学生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作业设计
1.完成分层作业。
2.背诵并默写《游子吟》。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就是一个从教材到生活、从阅读到写作、从习得到运用的过程。“交流平台”是学习方法的总结提炼,“词句段运用”是写作方法的运用,“日积月累”是单元主题的延伸。因此,用好教材里的例子,得出规律性的方法,就能成功迁移,努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