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目录 【考点过关练】 考点 0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考点 0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重难创新练】 【专题检测卷】
考点 0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 .19 世纪, 印度掀起了反英大起义, 拉丁美洲燃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这两个事件共同体现了
( )
A .黑人奴隶谋求人身解放的进取精神 B .分裂的国家维护统一的爱国精神
C .农民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D .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2 .如图反映的是( )
A .拉丁美洲掀起独立运动 B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 .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3 .大起义本身和残酷的屠杀深深震惊了英国人,它打乱了英国政府所谓“西化” 印度的进程。大起义期间,
英国人对印度的态度也发生很大改变:从最初歇斯底里的复仇情绪到后来反思英国殖民政策的某些弊
端。 ……大起义被镇压后,英国政府致力于调整在印度的殖民政策。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D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4 .“1853 年,印度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式法律制度被引进;为了向东印度公司输送合格人才, 大批英国人
被送入刚刚成立的印度大学,印度首批三所大学均成立于 1857 年。 ”材料反映了
A .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殖民压迫 B .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
C .殖民掠夺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D .殖民统治是印度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
考点 0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5 .作为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在
于( )
A .都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B .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这样描述:十七世纪末,俄国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 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请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帮他搞维新……甚至迁都到滨海的涅瓦河旁,以
方便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材料主要强调( )
A .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建立的 B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民族英雄
C .彼得大帝促使俄国历史的转折 D .彼得大帝强化了农奴制
7 .绘制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梳理历史知识,把握时代主题。以下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挫折 D .和平发展的资本主义新世界
8 .它是美国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内战, 经过这场战争, 美国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黑人奴隶制 度最终走向了瓦解, 确立了相对一致的经济形态, 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材料中“战争” 的转折点
是( )
A .三级会议的召开 B .萨拉托加大捷 C .莱克星顿的枪声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 .有学者指出, 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几近毁灭的失败, 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下
列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C .殖产兴业,实行征兵制 D .保留天皇,实行君主立宪制
10 .(2022·湖南株洲 · 统考中考真题) “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同盟。
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是( )
A .玻利瓦尔 B .甘地 C .章西女王 D .圣马丁
1 .(考法一:评价、评述类)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侵
略与反抗”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收集史料——学会归类】
(1)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探究主题收集了如下资料,请你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类。
①虎门销烟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④独立战争 ⑤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⑥九一八事变 ⑦义和团运动
⑧拿破仑对外扩张
中外侵略战争: 中外反侵略战争:
任务二 【运用表格——对比异同】
(2)请根据表格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两者的共同点。
任务三 【图片解读——评价人物】
(3)在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其一,结
合相关史实加以评述。
任务四 【归纳总结—— 收获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2 .(考法二:启示、借鉴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 1721 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 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 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广大农民一贫如洗, 无力购买工业品, 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 19 世起中叶, 农奴制已成为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材料二: 19 世纪 60~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材料三: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 13 个州都是合法的。到 1804 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 着手废除奴隶制。 1858 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 。1862 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适用于 10 个叛乱州的奴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 19 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
障碍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俄国机器制造业数据出现变化主要是因为俄国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
对俄国有何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直接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分析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3 .(考法三:变化趋势类)改革和革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同期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主要是受农奴制 的影响。 一方面,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扩大工商业者队伍以及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一 方面,农奴的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到 19 世纪中期,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农奴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解放农奴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内战之初,北方占据了人力、物力和政治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在解放奴隶的问题上态度不 明确,对战争的艰巨性没做充分的估计,再加上军事指挥的失误,美国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林 肯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北军的屡次败北,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 ……前线的失败和后方人民群众运动的高 涨,迫使林肯政府改变了保守政策, 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1862 年 9 月,林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
(2)根据材料二简析“美国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 的原因,并指出林肯政府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具
体措施有“废除旧体制”“ 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等。
——摘编自《日本史》 (3)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 的具体举措。如何理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变成一个封
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时间 45 分钟,满分 3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0 小题 20 分)
1 .(2022·云南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
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是( )
A .纳赛尔 B .圣马丁 C .章西女王 D .玻利瓦尔
2 .(2021·山东青岛 · 统考中考真题)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两幅图片(下图所示)。
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3 .(2022·黑龙江牡丹江 · 统考中考真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其
中,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B .卡德纳斯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彼得一世改革
4 .(2022·江苏宿迁 · 统考中考真题)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
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材料主要表明俄国( )
A .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 .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C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5 .(2022·山西 · 统考中考真题)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
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1697 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 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 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饿国培养了 大量人才。 1872 年, 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 第一批留学生被 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 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 理学课程。
A .瓦解了封建制度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
6 .(2023·山东青岛 · 统考中考真题)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美国内战
7 .(2023·江苏泰州 · 统考中考真题) “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 3 个、 4 个、 6 个、 12 个, 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 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表明
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为缓和南北矛盾 D .建立世界霸权
8 .(2023·山东淄博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 70 年代, 日本政府明令家长必须送适龄儿童上学, 实行义务教
育制度,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创办一系列大学。这些现象主要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
A .实行废藩置县 B .推行“殖产兴业” C .建立新式军队 D .提倡“文明开化”
9 .(2023·四川甘孜 · 统考中考真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
佩绶带,俨然洋人。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 .立足本土文化 B .以西方为榜样 C .军国主义浓厚 D .改革比较彻底
10 .(2022 年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871 年, 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
其基本在于煤铁”“ 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 。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 .“殖产兴业” ,发展近代经济
C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 .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二、综合题(共 18 分)
11 .(2020·安徽 ·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600 年 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
1607—1733 年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
1652—1674 年 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
1756—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1757—1765 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 526 万英镑的财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19 世纪末期,随着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确立,出于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 美国开始推出其独立的对华政策。 1900 年 7 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
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12 .(2022·福建 ·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
材料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 除农奴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获 得人身解放的同时, 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 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然而, 过高的赎金和 赎金贷款利息, 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 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 2100 多 万农奴获得了解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于 1873 年) 废除农奴制后, 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日渐恶化。农民士兵 等不得不转做纤夫糊口。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 成为画家伊利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亚.列宾创作该作品的素材来源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2)小历同学认为,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 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目录 【考点过关练】 考点 0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考点 0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重难创新练】 【专题检测卷】
考点 0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 .19 世纪, 印度掀起了反英大起义, 拉丁美洲燃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这两个事件共同体现了
( )
A .黑人奴隶谋求人身解放的进取精神 B .分裂的国家维护统一的爱国精神
C .农民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D .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印度反英大起义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都体现了 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D 项正确;印度掀起反英大起义,拉丁美洲燃起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 斗争,与“黑人奴隶谋求人身解放”“分裂的国家维护统一”无关,排除 AB 项;印度反英大起义,拉丁美洲反
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都反对外国殖民侵略,并非“农民阶级推翻封建统治”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如图反映的是( )
A .拉丁美洲掀起独立运动 B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 .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地、委内瑞拉、阿根廷、墨西哥等都是拉丁美洲国家,这 些国家的独立属于 19 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组成部分, 所以图片反映的是拉丁美洲掀起独立运动, A 项 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亚洲和非洲国家,排除 BC 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是在 1945 年二战结束之后,
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大起义本身和残酷的屠杀深深震惊了英国人,它打乱了英国政府所谓“西化” 印度的进程。大起义期间,
英国人对印度的态度也发生很大改变:从最初歇斯底里的复仇情绪到后来反思英国殖民政策的某些弊
端。 ……大起义被镇压后,英国政府致力于调整在印度的殖民政策。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D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印度大起义冲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这属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 项正 确;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主要包含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德国的统一和美国内战等, 排除 A 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 1914 年到 1918 年,印度大起义的时间是 1857 年到 1859 年,与题干时间不 符,排除 C 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1945 年,印度大起义的时间是 1857 年到 1859 年,与题干时
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1853 年,印度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式法律制度被引进;为了向东印度公司输送合格人才, 大批英国人
被送入刚刚成立的印度大学,印度首批三所大学均成立于 1857 年。 ”材料反映了
A .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殖民压迫 B .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
C .殖民掠夺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D .殖民统治是印度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B
【解析】随着英国对外扩张的进行,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材料中“铁路通车”“英式法律制度被引进”“ 印 度大学的建立”说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同时, 也促进了印度交通、政治以及教育等的近代化。故 B 符合 题意;材料中说明的是印度近代化,不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压迫,排除 A;材料不是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
的原因,排除 C;材料说明殖民统治促进印度社会进步,排除 D。故选 B。
考点 0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5 .作为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在
于( )
A .都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B .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 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 进步, B 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 A 项;推动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排除 C 项;彼得一世改革强化
了农奴制,维护的是农奴主阶级的利益,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这样描述:十七世纪末,俄国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 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请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帮他搞维新……甚至迁都到滨海的涅瓦河旁,以
方便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材料主要强调( )
A .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建立的 B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民族英雄
C .彼得大帝促使俄国历史的转折 D .彼得大帝强化了农奴制
【答案】A
【解析】根据“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请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帮他 搞维新……甚至迁都到滨海的涅瓦河旁, 以方便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 ”可得出材料强调大彼得 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因此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建立的 ,A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他是民族 英雄,排除 B 项;C 顶中“转折” 的说法太夸大了他的作用,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农奴制的强化,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 .绘制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梳理历史知识,把握时代主题。以下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挫折 D .和平发展的资本主义新世界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题干时间轴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成为 世界近代的主要潮流,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这一时代主题, B 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而非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A 项;这些革命或改革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顺应时代潮流,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挫折,排除 C 项;英国、美国、法国等通过资产阶级暴力革命走
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能说是和平发展,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它是美国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内战, 经过这场战争, 美国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黑人奴隶制 度最终走向了瓦解, 确立了相对一致的经济形态, 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材料中“战争” 的转折点
是( )
A .三级会议的召开 B .萨拉托加大捷 C .莱克星顿的枪声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黑人奴隶制度最终走向了瓦解” ,结合所学可知, 材 料描述的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战争的转折点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项正确;三 级会议的召开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
立战争的导火索,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9 .有学者指出, 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几近毁灭的失败, 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下
列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C .殖产兴业,实行征兵制 D .保留天皇,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 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
学习。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 张的道路。依据以上所述,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 经济政策“殖产兴业”和军事措施“实行征兵制” ,使日本实现 了国富兵强, 为“ 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几近毁灭的失败”创造了条件, 根据题意, C 项正确;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措施,不能体现材料中的观点,排除 A 项;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不能体现材料中的观点,排除 B 项;保留天皇,实行君主立宪制,
表现了改革的不彻底性,不能体现材料中的观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 .(2022·湖南株洲 · 统考中考真题) “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同盟。
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是( )
A .玻利瓦尔 B .甘地 C .章西女王 D .圣马丁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同盟。为纪念他的功绩,
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可知“他”是玻利瓦尔, 19 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
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
国” ,现在位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先是取名为玻利瓦尔共和国, 后改为玻利维亚共 和国, A 项正确;甘地在一战后领导了亚洲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被誉为“圣雄” ,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章西女王是 19 世纪中期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的领袖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在 19 世纪拉丁 美洲独立运动中,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但是与“玻利维亚”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 .(考法一:评价、评述类)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侵
略与反抗”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收集史料——学会归类】
(1)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探究主题收集了如下资料,请你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类。
①虎门销烟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④独立战争 ⑤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⑥九一八事变 ⑦义和团运动
⑧拿破仑对外扩张
中外侵略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
中外反侵略战争:
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运用表格——对比异同】
(2)请根据表格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两者的共同点。
任务三 【图片解读——评价人物】
(3)在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其一,结
合相关史实加以评述。
任务四 【归纳总结—— 收获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1)中外侵略战争: ②③⑥⑧;中外反侵略战争: ①④⑤⑦。
(2)①章西女王;②赢得了独立, 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 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共同点:
都面临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都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都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统治;
都是反侵略的正义运动。
(3)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 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
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开端,被誉为“近代禁毒的先驱”。
华盛顿:华盛顿担任北美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殖民者,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 了国家独立,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被美国人民誉为“合众国之父” 。 (4)落后就要挨打;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凝聚民族精神,团结一心, 捍卫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担负起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责
任和义务。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中外侵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拿破仑对外扩张
②③⑥⑧;中外反侵略战争:虎门销烟、独立战争、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义和团运动①④⑤⑦; (2)①依据所学可知,印度民族起义的领导人是章西女王;②依据所学可知,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赢得 了独立,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拉美民族 独立运动和印度人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都面临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都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
革命的影响;都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统治;都是反侵略的正义运动。
(3)开放性题目,) 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 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
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开端,被誉为“近代禁毒的先
驱”。
华盛顿:华盛顿担任北美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殖民者,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
了国家独立,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被美国人民誉为“合众国之父”。
(4)开放性题目,落后就要挨打;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凝聚民族精神, 团结一心,捍卫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担负起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民
族尊严的责任和义务。
2 .(考法二:启示、借鉴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 1721 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 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 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广大农民一贫如洗, 无力购买工业品, 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 19 世起中叶, 农奴制已成为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材料二: 19 世纪 60~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材料三: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 13 个州都是合法的。到 1804 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 着手废除奴隶制。 1858 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 。1862 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适用于 10 个叛乱州的奴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 19 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
障碍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俄国机器制造业数据出现变化主要是因为俄国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
对俄国有何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直接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分析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案】(1)态度:维护或强化农奴制;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农民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国内市场扩
大(答出 1 点即可)。
(2)1861 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或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或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直接目的:扭转战局。
(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解析】(1)态度:根据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 1721 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 奴一起买去, 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 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 ”可知, 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 是维护或强化;原因:由材料“农奴制的存在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农 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 ”可知,农奴制导致俄国乏自由劳动力;农民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
国内市场扩大。
(2)事件:观察“19 世纪 60~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可知,俄国企业数、工人数和产值增加的原 因是 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俄国 1861
年改革,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或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由材料“1858 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 “半奴隶“指的是南方 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半自由”指的是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直接目的:为了扭转战局,林肯颁布《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所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直接目的扭转战局。
(4)趋势:上述材料探究了俄国的 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内战使美国的资本主
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所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3 .(考法三:变化趋势类)改革和革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同期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主要是受农奴制 的影响。 一方面,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扩大工商业者队伍以及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一 方面,农奴的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到 19 世纪中期,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农奴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解放农奴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内战之初,北方占据了人力、物力和政治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在解放奴隶的问题上态度不 明确,对战争的艰巨性没做充分的估计,再加上军事指挥的失误,美国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林 肯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北军的屡次败北,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 ……前线的失败和后方人民群众运动的高 涨,迫使林肯政府改变了保守政策, 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1862 年 9 月,林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
(2)根据材料二简析“美国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 的原因,并指出林肯政府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具
体措施有“废除旧体制”“ 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等。
——摘编自《日本史》 (3)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 的具体举措。如何理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变成一个封
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1)背景: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可得分)
影响: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
的任意一点可得分)
(2)林肯政府的政策保守在美国内战中接连失利;由于在解放奴隶的问题上态度不明确;对战争的艰巨性
没做充分的估计;再加上军事指挥的失误。(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之列;但是,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与同期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 这主要是受农奴制的影响。 ”“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农奴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知,
改革的原因是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解放农奴首先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同时, 解放农奴过程中, 以高价赎买“份地” 的方式对获得自由的农奴进行残酷剥削, 维护农奴主的利益, 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因此解放农奴从劳动力、市场、资金方面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路。
(2)原因:根据材料“ 由于在解放奴隶的问题上态度不明确,对战争的艰巨性没做充分的估计,再加上军 事指挥的失误,美国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林肯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北军的屡次败北,引起了人民 群众的不满。 ”可知, 美国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的原因是在解放奴隶的问题上态度不明确, 对战争
的艰巨性没做充分的估计,军事指挥的失误,林肯政府的政策保守。
措施:根据材料“1862 年 9 月, 林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可知, 林肯政府颁布了《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举措:根据所学可知, “废除旧体制”指的是在政治上采取的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新经济”
指的是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理解:根据所学可知,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指的是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封建色彩浓厚”指的是明治维 新的局限性,即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之后的日本很快走上对外侵
略扩张道路。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时间 45 分钟,满分 38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0 小题 20 分)
1 .(2022·云南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
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是( )
A .纳赛尔 B .圣马丁 C .章西女王 D .玻利瓦尔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 19 世纪中期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 章西女王是领导者之一,被称为印度的“圣 女贞德’,C 项正确;二战后纳塞尔领导的“ 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了英国支持的埃及法鲁克王朝,建 立了埃及共和国,排除 A 项;圣马丁、玻利瓦尔是 19 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推翻了西班牙在
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2 .(2021·山东青岛 · 统考中考真题)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两幅图片(下图所示)。
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
二者均体现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 项正确;玻利瓦尔、章西女王均是反对殖民侵略的领袖,与确立资
本主义制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均无关系,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3 .(2022·黑龙江牡丹江 · 统考中考真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其
中,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B .卡德纳斯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彼得一世改革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掌权后,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使之成为军事强国,以满足向外扩 张的野心, 1689 年决定实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取得巨大成效,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开启了俄国
近代化进程。 D 项正确;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无
关,排除 A 项;卡德纳斯改革发生在墨西哥,与俄国无关,排除 B 项;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最终失败,导致苏联解体,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 .(2022·江苏宿迁 · 统考中考真题)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
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材料主要表明俄国( )
A .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 .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C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 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 ,可知, 彼得一世改革相关, 他对农奴制的态度是, 维护或强化。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 项正确;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 排除 A 项;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相关,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5 .(2022·山西 · 统考中考真题)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
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1697 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 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 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饿国培养了 大量人才。 1872 年, 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 第一批留学生被 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 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 理学课程。
A .瓦解了封建制度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697 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 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 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 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可知,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都注重在国内开设先进的自然科学课程,注重人才的培养, D 项正确;彼得 一世改革奠定了俄国近代化的基础但没有改变其封建社会性质,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 朝封建统治,未瓦解清朝的封建统治,排除 A 项;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没有进行制度创新,排除 B 项;
彼得一世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6 .(2023·山东青岛 · 统考中考真题)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美国内战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漫画中的“南”“北”“存”“废”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美国内战。美国独立后,北方工商 业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南方种植园经济发达。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奴隶制的存废成为争论的焦点, D 项正 确;英国“光荣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题干的“南”“北”无关,排除 AC 项;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
民统治,实行了独立,排除 B 项。故选 D 项。
7 .(2023·江苏泰州 · 统考中考真题) “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 3 个、 4 个、 6 个、 12 个, 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 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表明
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为缓和南北矛盾 D .建立世界霸权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可知, 林肯政府发动战争是为了阻止国家的分裂, 维护国家的统一, B 项正确;废除黑人奴隶制题干未体现,排除 A 项;战争激化了南北矛盾,排除 C 项;建立世界霸权与南
北战争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2023·山东淄博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 70 年代, 日本政府明令家长必须送适龄儿童上学, 实行义务教
育制度,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创办一系列大学。这些现象主要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
A .实行废藩置县 B .推行“殖产兴业” C .建立新式军队 D .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D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学习西方的“文明开化”政策,从服饰、饮食等生活生活方面倡导西化运动。
材料中“ 留着短发、穿西装的男子”“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是“文明开化”政策体现, D 项正确;实行废藩置县
是政治改革措施,排除 A 项;推行“殖产兴业”属于经济措施,排除 B 项;建立新式军队属于军事措施,排
除 C 项。故选 D 项。
9 .(2023·四川甘孜 · 统考中考真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
佩绶带,俨然洋人。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 .立足本土文化 B .以西方为榜样 C .军国主义浓厚 D .改革比较彻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
人。 ”可知, 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以西方为榜样。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 革, 以西方为榜样, 全面改造日本。在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 生活方式, B 项正确;立足本土文化、军国主义浓厚不是明治维新的特点,排除 AC 项;明治维新改革不彻
底,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 .(2022 年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871 年, 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
其基本在于煤铁”“ 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 。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 .“殖产兴业” ,发展近代经济
C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 .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 其基本在于煤铁”、“ 国之生利益者, 最重工业, 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 这属于经济领域, 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因此明治维新在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 以“殖 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B 项正确;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这是 1861 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排除 A 项;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C 项;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二、综合题(共 18分)
11 .(2020·安徽 ·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600 年 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
1607—1733 年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
1652—1674 年 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
1756—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1757—1765 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 526 万英镑的财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19 世纪末期,随着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确立,出于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 美国开始推出其独立的对华政策。 1900 年 7 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
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答案】(1)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建立殖民地;发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掠夺财富等。
(2)美国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需要;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
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等。
(3)理由一:殖民扩张具有侵略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加剧
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
理由二:殖民扩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激化了殖民国家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威
胁世界和平。
【解析】(1)考查点:英国早期殖民扩张。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概括是解题关键。根据材料一的“英国
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成立特权贸易公司;根据材料一的“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 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建立殖民地;根据材料一的“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英法七年战争, 法国战败, 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发动争夺殖民 地的战争;根据材料一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 526 万英镑的财富”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
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掠夺财富等。
(2)考查点: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题关键。根据材料二的“19 世纪末期,随着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确立,出于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美国开始推出 其独立的对华政策。 ”可以概括出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有:美国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同老牌帝
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有:列强在中国掀起
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等。
(3)考查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解题思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题关键。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理由有:殖民扩张具有侵略 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殖民扩
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激化了殖民国家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
12 .(2022·福建 ·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
材料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 除农奴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获 得人身解放的同时, 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 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然而, 过高的赎金和 赎金贷款利息, 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 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 2100 多 万农奴获得了解放。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于 1873 年) 废除农奴制后, 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日渐恶化。农民士兵 等不得不转做纤夫糊口。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 成为画家伊利 亚.列宾创作该作品的素材来源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2)小历同学认为,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 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 世纪 60 年代。
(2)【答案一】
判断:同意。
理由: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 2100 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须出钱赎买份地,赎金高于当时的地
价,这是对农民的掠夺。改革后,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使 2100 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高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资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对俄国
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
理由: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 2100 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须付出高额赎金和利息赎买份地,导致 农民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农奴制残余仍存在,制约了俄国社会发展;但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劳动力和资金, 解放了生产力, 改革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 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
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 19 世纪 60 年,俄国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史称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2)根据所学知识, 同意观点, 理由可从农奴获得自由付出代价, 改革后, 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 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是不同意,改革后,农奴获得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高
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