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18: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把握“屁、股、昏”等16个生字,书写优雅流畅,更能深刻体会这些词汇背后的丰富内涵与意蕴。
2. 以准确流畅、情感饱满的语调朗读课文,使之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
3. 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小虫子趣味盎然的生活状态,深切理解作者对昆虫的热爱之情,并从中领悟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
探索文字那独特而深邃的魅力,倾诉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慢慢揭开我为何热切期盼化身为一只小虫子的奥秘之面纱。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我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热切向往。
教学准备:
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将学习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呈现;丰富的音频资料,捕捉并展现各种小虫子的美妙叫声;精心制作的生字、词卡片,为巩固基础知识提供有力的辅助。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屁、股、昏”等16个生字,并能流利书写“屁、股、尿、净”等8个生字,为未来学术旅程筑牢基石。
2. 指导学生用正确且流畅的语音朗读课文,以塑造优美的语感和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者身为虫子的独特情感,点燃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探索未知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课件启思,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
1. 课件上展现出绚烂多彩的小虫子图片,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叫声,激发了学生们对这些生动可爱小生命的独特见解。教师把握这一契机,用引导式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否曾留意过这些活泼的小生命?有一个小朋友,在看到它们后,竟然梦想着变成一只小虫子。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之旅,深入这位小朋友的内心世界,去聆听他心底的声音。
2. 教师板书课题,邀请学生跟随自己的笔触,共同书写课题,并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巧妙地将课件展示与对话交流相结合,为学生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小虫子世界,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后续深入倾听文中孩子的真实心声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文本,领悟大意
1. 学生应自如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确保运用拼音精准发音,让句子如流水般顺畅无阻。
2. 学生与同桌相互轮流朗读课文,自主检验朗读效果。对于出现的错误,应及时标记并相互提醒、指正。
3. 针对学生的字词朗读情况进行细致检查:
(1) 教师通过展示生字卡片,随机邀请学生朗读,同时在一旁迅速指正错误并提供示范指导。尤其是多音字“泡、晃”的准确读音,需特别留意:“泡”应读第一声,而“晃”则为第四声。确保“茸、醒、撞、净、幸”等后鼻音准确无误,“婶”的前鼻音也要清晰明了。此外,“尿”的声母是鼻音“n”,发音时需格外留心。最后,小组之间轮流再次朗读这些生字,共同巩固。
(2) 教师利用课件生动展示课文中的词语,如“屁股、刺痛、一泡尿、毛茸茸”等,邀请学生朗读,并让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指导其他学生。教师再次强调正确的朗读技巧,使每个词语都充满生命力。
4. 指定学生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教师在关键时刻提供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特别关注第2~4自然段的朗读,尤其是句子如“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充满感情地朗读,让整篇课文跃然纸上。
5. 深入思考:在本文中,我们要把握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我”的梦想和愿望又是什么呢?
(1) 课堂上,同学们热烈地展开了交流,纷纷表示对“我”想成为一只小虫子的强烈愿望。教师则灵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那些展示了“我”对小虫子生活向往的句子,并指导学生用横线将这些句子标记出来。
(2) 紧接着,教师点名了几位同学来朗读这些特殊的句子。随着同学们的朗读,课件也适时地展示了这些句子:
A. 事实上,我认为当小虫子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B. 我热爱小虫子的生活。当我体验到无比的快乐时,我会尽情地歌唱,所以,如果你在夜晚听到草地上的歌声——那就是我,你一定能够找到我!
(3) 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这两句话,并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生:我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了“我”对小虫子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成为小虫子也是很有趣的。
师:那么,“我”的朋友们和“我”的想法一样吗?
生:不,他们认为当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师: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来传达“我”对小虫子生活的热爱呢?
同学们纷纷尝试带着情感去朗读第一句话,教师在旁边耐心地指导他们,强调要稍微加重“还真不错”的发音。
生:我从第二句话中明白了“我”为何如此渴望成为一只小虫子。
师:你能详细地为我们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生:因为“我”觉得小虫子在快乐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歌唱,还可以在夜晚唱歌。
师:我们人类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生:不能。如果我们大声歌唱或在夜晚唱歌,别人可能会觉得我们很吵,甚至认为我们不正常。
师:看来,小虫子的生活真的是自由自在啊!(板书:生活 自由自在)那么,让我们带着对小虫子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希望老师能够感受到你们的喜悦。
同学们充满热情地朗读了第二句话,教师在旁边细心地指导他们掌握好“叫哇叫、一定”等词语的语调。
三、深化生字记忆,规范书写引导
1. 展示课文中的生字,并指定学生朗读。教师会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生字,并带领全体学生共同练习,直至发音准确。
2. 揭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导学生进行组词和拓展词汇的练习。在此过程中,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区分读音相同但用法各异的“shi”。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八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结构特征,深入探讨在书写这些生字时应注重的细节。尤其是“屁、尿、屎”这三个字,它们的结构均属于半包围,部首为“尸”,应特别关注。
3. 教师亲自为学生示范书写,并提供书写指导。在书写“屁、尿、屎”三字时,部首“尸”不宜过大,应恰当地包裹住内部的大半部分。同时,这三个字内部最后一笔的竖弯钩和捺画需舒展自然;“股、净、使”三字均呈左窄右宽之态。书写时需注意,“股”的右半部分上面不是“几”,第二笔是竖弯;“净”字右侧的“争”中间横画稍长,且横画间应保持等距和紧凑;“使”字右侧的“吏”上面是一短横,切勿遗漏,其最后两笔竖撇和捺画要写得舒展大方;“幸”字上方的“土”两横较为紧凑,第二笔横画较长并略带弧度;“劲”字左右等宽,左侧第二笔的点画应写得略小,而右侧的“力”的撇画则需伸展以支撑左侧部分。
4. 学生沉浸在书写的世界中,独立描红、摹写八个生字。教师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细心地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笔误,确保他们书写的每一个汉字都规范、流畅。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巧妙地运用了归类识字写字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结构相似的汉字,发现书写的共通之处,从而深化对汉字书写的理解和感知。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写字教学的效率,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了汉字书写的魅力与精髓。
四、课堂小结
你是否曾对那微小的生命体——小虫子,产生过好奇?它们的生活是否真的如“我”笔下所描绘的那般,满载着无拘无束的欢愉和自由?在即将来临的课堂中,我们将携手再次踏入这篇令人陶醉的课文,深入其神秘的腹地。也许,在那时,你的心中也会萌发出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化身成为那其中的一只小虫子,去亲身感受那份无与伦比、奇妙无比的自由。
板书设计:
我是一只小虫子
随风摇曳 自由自在 我的生活如诗如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员应能以流畅且富有情感的方式朗读课文,让文字在纸页上跃然而生,让声音充满生命与活力。
2. 深入领略小虫子独特而富有趣味的生活状态,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色彩,进而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深厚喜爱。此外,学员亦应从这份喜爱中,洞悉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烈向往和无尽憧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启迪思维
1. 展示课文中的精彩词汇,鼓励学生大声朗读,随后,教师以精湛的范读技巧,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每个字词的发音,使语言流畅而富有韵律。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心中那份纯真的愿望——成为一只小虫子。并鼓励他们描述在想象中,小虫子的生活是如何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接着,教师以循循善诱的谈话方式,引发学生深思:小虫子的真实生活是否与我们的想象相契合呢?让我们共同开启这段奇妙的探索之旅。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通过精心的语言训练和扎实的知识巩固,旨在强化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同时,结合学生对小虫子生活的感悟,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探究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小虫子的世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探索欲望。
二、精读课文,感知文趣
1. 让我们深入思考,小虫子的生活是否真的充满了危机?答案毋庸置疑。那么,课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危机呢?答案就在第二自然段中。
(1)此刻,我邀请你们全神贯注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同探寻在虫子世界里那令人惊叹的危机。
(2)学生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发现:
当虫子们欢快地跳跃时,如果不加小心,它们的屁股可能会被尖锐的苍耳刺伤。此时,老师展示了苍耳的图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其锋利的形状和独特的特点。
又或者,只是一瞬的疏忽,它们可能会跳入看似平常的水坑,结果却被淹没得晕头转向。
老师询问:“一不留神”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答:“就是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
为了深化理解,老师邀请我们运用“一不留神”来造句。有学生立刻回答:“放学时,我一不留神就走失了队伍。”还有的说:“在广场上漫步时,我一不留神就和妈妈走散了。”
老师强调,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应保持警惕,全神贯注。但对于小虫子来说,那“很深很深的水”究竟有多深呢?
有学生提出了有趣的观点:“其实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这句话让我们领悟到,由于虫子体型微小,小狗的一泡尿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生死边缘。
老师继续引导我们:“孩子们,你们喜欢那些毛茸茸、可爱的小鸟吗?但你们知道为什么小虫子对它们避之唯恐不及吗?”
学生迅速领悟:“因为小鸟最爱吃虫子了。”
“对,小鸟是虫子的天敌。谁会喜欢自己的天敌呢?”
老师适时播放了小鸟捉虫的画面,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虫子的感受。
最后,老师总结:“由此可见,小虫子的世界也是充满危机。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当小虫子了吧?让我们一同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小虫子们可能遭遇的危机场景。”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着其中的惊险与生动。
2. 过渡引入:“其实,我发现成为一只小虫子也别有天地。”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静下心来,深入品味课文的第1-6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它们所展现的精髓吧。第4自然段勾勒出了小虫子自在、无忧的生活状态,而第5、6自然段则展示了小虫子的伙伴们的独特魅力。
3. 接下来,请你们深入研究第4自然段,寻找那些描绘小虫子“自由自在”生活的生动词汇。
(1)我将为你们展示第4自然段的课件。随着我们的讨论,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动词:“伸懒腰、洗干净、擦得亮亮的”。这些动词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虫子生活的舒适与自在。同时,我们还将仔细品味第三句话,去体会小虫子因为可以免费周游四方,心中那份难以言表的甜蜜和满足。顺便解释一下,“免费”意味着无需付出任何物质代价,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自由和快乐。
(2)在这里,我诚挚地邀请你们带着感情去朗读第4自然段,让心灵沉浸在小虫子快乐生活的美好画卷中,感受那份与世无争的宁静和喜悦。
4. 请各位同学独自深入研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留心观察这一段细致描绘了哪些小虫子的同伴,以及它们为你带来的独特而深刻的印象。
(1)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一精彩的段落。同学们,你们在其中发现了哪些昆虫的身影?课件为我们呈现了“屎壳郎、螳螂、天牛”等昆虫的名称,并且还贴心地附上了它们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感受作者如何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它们的特征:屎壳郎在搬运食物时的粗心大意、螳螂的贪婪无厌、以及天牛的易怒火爆。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些虫子各自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点(板书:各有特点)。
(2)请大家聚焦这句话:“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说‘天牛大婶,早上好’,她总想顶我一下。”在阅读时,请大家思考,这句话的前后两部分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没错,这句话中的“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是对前文内容的精彩概括,而“比如天牛……”则是对这一特点的具体而生动的举例说明。
(3)最后,请各位同学满怀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务必读出不同虫子各自独特而有趣的特点,让它们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跃然而出。
5. 拓展与发现:对于藏匿于大自然中的小虫子,你们是否还怀有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呢?
(1)我们邀请每位学生畅所欲言,分享他们对虫子的独特见解。教师将引导他们从虫子的独特形态、鲜明特征以及奇妙生活习性等多元角度进行阐述,并鼓励他们保持对虫子世界持续的好奇与探索。
(2)在适当的时刻,教师将再次展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引导学生用心朗读。结合他们先前对小虫子生活方式的认知,让学生分享他们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的作者对小虫子的哪些情感,如对小虫子的喜爱,对小虫子生活的向往等。这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板书内容:喜欢、向往。
(3)教师将再次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齐读最后一段话,确保他们能够深刻体会并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深入课文,探索小虫子的生活画卷。通过积极的互动交流,我们期望能够不断深化和丰富学生的认知,使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小虫子的魅力,进而理解并感悟作者对小虫子的深厚情感。
三、课堂小结
看啊,尽管小虫子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但它们依然活得自由自在,充满了无尽的欢乐。孩子们,你们是否也感受到了这种乐趣?是否也像我一样,深深地爱上了这些小生灵,梦想着能像它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呢?
板书设计:
生活:自由自在
我是一只小虫子 (喜欢、渴望)
伙伴: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