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羿射九日 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羿射九日 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18:3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1.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识记,会写“害、此”这两个字。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3.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进行交流,激发对神话故事的阅读兴趣。 4.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羿英勇无畏、为人类着想的精神。 5.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了解祖国的科技发展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羿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难点: 1. 能够讲述这个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复习字词,交流引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羿射九日的故事。 首先,请同学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你能准确地读出几个词语呢?请在学习任务单上找到相应的评价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羿射九日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你能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吗? 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讲故事,你愿意听吗?怎么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呢?还得讲出这个故事的神奇之处。本节课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这个故事都有哪些神奇之处吧! 二、释疑品文 (一)首先就让我们从故事的起因说起。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提醒同学们,默读时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想象语言所呈现的画面,哪些画面让你觉得很神奇? 1、 学生交流神奇之处。 老师介绍扶桑:扶桑是传说中的神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所以称之为“扶桑”。太阳女神羲和与帝君生了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就住在扶桑树上。 我们老祖先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又大胆,那么就请你读出它的神奇吧! 2、十个太阳一起出现,炙烤着大地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图片。 3、想象: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还会出现什么情况?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情景呢? 4、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深深感到那个时候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那么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呢? (二)羿是一位神箭手,他看到人们的生活如此艰难,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羿是怎样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圈画出表示羿动作的词。 1、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三】。 交流:这一自然段其实是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而这些动词更是精彩中的重点,所以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动词重读。 2、圈画出“九十九座高山”和“九十九条大河”这两个词。 读一读这两个词,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就让我们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路途的艰难,读出羿的勇敢。 3、文中是如何描写羿射日的动作的呢?大家来模仿羿射日的动作。 你觉得你真能射中太阳吗?为什么?(力气不够大)羿射中太阳了没?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相关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本领高强) 这正是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赋予人物超出常人的能力。 (三)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为什么没有把十个太阳全都射下来呢?请同学们读一读5、6自然段。 再想一想留下最后一个太阳,最终是为了谁呢? 对,从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到决定留下最后一个太阳,他都是在为——人类着想。请同学再读5、6 自然段。 指导“害”字的书写。 (四) 同学们,你喜欢羿吗?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赞美羿? (课件显示)“羿真是一个( )的人!” (四)羿为民除害射下了九个太阳,这时候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 1、指名学生读文。 2、同学们听着这段课文,想像当时的人们心情是怎么样的?”(轻松愉快、幸福、开心等) 3、那就请大家读出这种愉悦的心情吧! 三、拓展悟文 同学们,读完了这么精彩的神话故事,是不是让我们意犹未尽呐? 介绍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 同学们,这些神话故事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如今,我们国家的科技飞速发展,许多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已经变为现实,(课件展示)高铁——实现夸父的奔跑梦;港珠澳跨海大桥——让天堑变通途、天眼射电望远镜——人类也能有千里眼顺风耳;北斗导航、嫦娥奔月,天问落火,2003年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2005年,中国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直到今年的神舟12号,浩瀚的太空再次留下了我们中国人的足迹,老祖先的飞天梦已经不再是神话。 4、同学们,看着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我相信祖国的未来有你们一定会更加辉煌。 四、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将这篇《羿射九日》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课外阅读1至2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