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一)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一)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1 15:57:44

文档简介

吴忠市2024届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一)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月3日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退化耕地治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
1. “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 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C. 劳动力成本上升 D. 耕地分布平衡
2. 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 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 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C. 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D. 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推广实施的需要,因此实施小田变大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正确;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都积极对流转土地种粮食的大户给予资金补贴,因此耕地流转费用有所降低,A错误;该举措主要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饮食消费结构升级关系不大,B错误;该举措主要由于我国耕地破碎,机械化耕作不方便,主要在耕地集中分布地区实施,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土地整治可以减少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因此能够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B正确;小田变大田,能够减少农业经营主体数量,A错误;该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劳动力流出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能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和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CD错误;故选B。
【点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农田保护的投入成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小田”变“大田'探索注入动力的时代因素。
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层环流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怀特基急流仅在部分季节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能改变怀特基急流的强度,进而影响东印度洋表层海水盐度。在厄尔尼诺期间,索马里附近降水增加,水温上升,拉尼娜期间反之。图示意不同季节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层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3. 北半球冬季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层的洋流模式图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与北半球冬季相比,北半球夏季赤道附近( )
A. 西印度洋渔产更丰 B. 西印度洋表层海水密度更低
C. 东印度洋水温更低 D. 东印度洋表层海水盐度更高
5. 在拉尼娜期间,怀特基急流( )
A. 增强,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下降 B. 增强,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上升
C. 减弱,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下降 D. 减弱,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上升
【答案】3. D 4. A 5. B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影响下海水自西向东流动,形成典型的顺时针环流,对应图乙,B不符合题意;北半球冬季,在东北季风影响下,怀特基急流难以出现,在赤道以北的印度洋形成自东向西的洋流,对应图丁,D正确。A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北半球夏季,赤道附近西印度洋受索马里寒流控制,在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下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渔产更丰,A正确;北半球夏季,西印度洋受上升流控制(提示:底层海水密度比表层海水密度大),底层海水上泛补充表层海水,使得表层海水密度高于北半球冬季,B错误;东印度洋没有明显的离岸流,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冬季与夏季水温差别不大,C错误;北半球夏季入海径流量更大,海水盐度更低,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在拉尼娜期间,索马里附近降水减少,水温下降,气压上升,气压差驱动赤道附近气流自西向东运动,会加强怀特基急流,CD错误;怀特基急流位于赤道附近,为暖流,其增强可向东印度洋输送更多高温、高盐(注意:海水温度越高,蒸发越旺盛,未蒸发海水中含盐量越高,海水盐度越高)的海水,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东南信风的强弱决定着表层海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拉尼娜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东南信风会增强,因为其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增大。
同城快递是在市内寄递物品的快递服务类型,快递包裹主要通过城市路面道路运输。2022年,我国某一线城市同城快递业务量为5.99亿件,2023年9月起,该市地铁以“客货混载”的方式运快递,为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停运时段除外)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同城快递路面道路运输方式相比,地铁运输( )
①受天气影响大②准点率提高③物流成本降低④碳排放增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 市民最可能看见地铁运输快递的是( )
A. 02:00进城方向 B. 08:00进城方向 C. 10:00出城方向 D. 18:00出城方向
8. 该市推广地铁运输快递项目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铁运行里程短,快递送达速度快②客流高峰期短,富余运力较多
③地铁运营线路多,全市通达条件好④城市人口较多,投递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与地面交通相比,地铁运输受天气影响小,准点率高,以电力为主,碳排放减少,但是运输成本高,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选B。
【7题详解】
地铁运输快递主要是满足上下班的需求,因此在上下班高峰期时,地铁主要是满足人员的出行需求,在平峰时间段,客流量较小,可以利用地铁运输快递,8点和18点为上下班高峰,不适宜运输快递,BD错误;2点为夜间,为地铁停运检修时间段,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铁运输快递不用停运时段,A错误;10点为平峰时段,且地铁没有停运,适于利用地铁运输快递,C正确。所以选C。
【8题详解】
地铁运行里程长,快递送达速度快,①错误;客流高峰期长,富余运力较少,②错误;一线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多,全市通达条件好,③正确;城市人口较多,投递需求量大,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的一种,指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温尼伯湖是哈得孙湾西南部的大型淡水湖,为冰期时古冰川湖的残迹。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下图示意目前温尼伯湖及周边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当前雷德河汛期主要出现的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冰川消融初期至今湖泊面积发生的变化为( )
A. 逐渐萎缩 B. 逐渐增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1. 温尼伯湖外泄通道的改变对雷德河水文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河流径流量增加 B. 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C. 河流结冰期变长 D. 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答案】9. A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当前雷德河流域已无冰川分布,但该地纬度较高,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进入汛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 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可以看出,从形成至今湖面面积先变大后变小。解读材料信息发现,温尼伯湖湖面面积的变化主要受冰川补给量的影响,冰川消融初期,补给量大,湖泊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后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 冰川面积减小,补给量减小,加上全球变暖,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导致湖面萎缩。故选C。
【11题详解】
温尼伯湖原来水位较高,其排泄通道为向南的雷德河,所以补给雷德河的水量较多,使得雷德河径流量大,湖泊补给使得雷德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且自北向南流动不会发生凌汛。后由于温尼伯湖水位降低,改为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使得雷德河流向发生变化,且湖泊水不再补给雷德河,雷德河的径流量减小,没有湖泊的调节作用,雷德河水位季节变化增大,AB错误,外泄通道改变,体现气候变暖,河流结冰期缩短,C错误;河流由自北向南流动改为自南向北流动,纬度较高,有结冰期,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动,初春和秋末冬初会发生凌汛,D正确。故选D。
【点睛】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季。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尼西亚(下图)是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森林覆盖率67.8%,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不平衡。爪哇岛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最先有人类定居,该岛面积占全国7%,人口却占54.1%,森林覆盖率仅为23%。首都雅加达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mm,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人口超过3000万,城市供水不足需大量抽取地下水,仍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现象。2022年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确定将首都迁至加里曼丹岛东部的努桑塔拉。
(1)分析爪哇岛森林覆盖率较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2)说明雅加达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3)说出努桑塔拉成为印度尼西亚新首都的优势条件。
【答案】(1)开发历史悠久,原生植被破坏严重;主要农耕区,林地被大量开垦;人口稠密,聚落等用地规模大
(2)降水季节变率大,导致旱季缺水;岛屿狭长,水资源调蓄空间不足;河流短小,少湖泊;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滞留时间短。
(3)开发程度较低,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充足;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河流附近,水源充足;距板块交界处较远,受地质灾害影响小;位于国土中部,利于平衡国家经济发展;邻近港口,便于和该国其他岛屿联系;两个城市之间,为新首都建设提供物流、基建支持。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城市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注意分析社会经济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该岛最先有人类定居,其开发时间长,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爪哇岛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农耕区面积大,由于发展农耕的需要,大量林地被开垦,森林破坏多;该岛人口占54.1%,人口密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大,对植被的破坏严重。所以其森林覆盖率较低。
【小问2详解】
注意分析自然原因。该岛面积占全国7%,呈狭长型,岛屿面积较小且形态狭长,蓄水空间较小,淡水资源总量较小;根据材料“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可知,其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旱季缺水严重。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岛缺少大型河流和湖泊,蓄水较少;结合图中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岛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径流的流速快,滞留时间段,淡水资源较少。
【小问3详解】
新首都位于加里曼丹岛,远离板块边界(注意图中板块边界信息),较少发生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同于爪哇岛的高度开发,加里曼丹岛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低,土地储备充裕,开发潜力大;政府的另一目标是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因为加里曼丹岛位于印尼的地理中心,新首都的开发,可以带动更多落后岛屿的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平衡国家经济发展;努桑塔拉所在地区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多河流,水源充足;结合图中港口等信息可知,该地距离港口较近,便于与国内其他岛屿的联系,促进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两城市之间,而新首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资和基建支持,位于两个城市之间便于新首都的建设。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杭州亚运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的拱野运河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该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保留原有的湿地、池塘水系,并设置了生物滞留带,将水域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公园地面的鹅卵石下隐藏着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场馆喷泉、灌溉用水,每个月可以节省1000吨水。图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建筑设计简图。
(1)分析杭州市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原因。
(2)从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分析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设计意义。
(3)该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说明这种模式在亚运会结束后对杭州市影响。
【答案】(1)杭州市人口密集、产业发达,耗能大;常规能源供应不足;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科技人才优势明显,有技术支撑;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2)保留原有湿地水域,提供蓄水环境;湖岸生物滞留带能够对地表径流进行过滤净化;鹅卵石可增加地表下渗;雨水回收系统可存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缓解用水紧张;建设下凹式绿地和公园水体,促进地表水汇集,避免内涝;绿色屋顶,削弱雨水径流,避免内涝。
(3)(满足比赛功能的同时能够在赛后长期运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浪费;服务全面,能够吸引消费,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杭州亚运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的拱野运河体育公园为材料,涉及体育公园设计意义、绿色屋顶的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杭州市经济发达,产业类型丰富且水平高,人口数量多,生活及产业发展用电量多;当地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不足;位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发展绿色建筑技术需要的资金充足;杭州科技文化水平高,有多所国内一流的大学,科技人才优势明显,发展绿色建筑有相关技术支撑;采用绿色建筑可以减少碳排放,利于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保留原有的湿地、池塘水系,可以看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保留原有湿地水域,提供蓄水环境;设置了生物滞留带,将水域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说明湖岸生物滞留带能够对地表径流进行过滤净化;公园地面的鹅卵石下隐藏着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场馆喷泉、灌溉用水,可以看出雨水回收系统可存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缓解用水紧张;图中看出建设下凹式绿地和公园水体,有助于促进地表水汇集,避免内涝;图中显示为绿色屋顶,有助于削弱雨水径流,避免城市内涝。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赛后长期运营,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基础设施的浪费;服务种类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最大化的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基础设施完善,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体育设施齐全,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满足居民体育运动和休闲的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3年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博鳌镇是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也是海南著名旅游景区之一。博鳌镇的多个自然村整合农业资源,积极建设农业公园。该地建筑保持热带地区的民居特色并集约利用土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先后建设了农家乐休闲度假区、万亩罗非鱼养殖基地、热带冬季瓜菜种植基地等多个功能区,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简述博鳌镇建设农业公园的优势条件及其效益。
【答案】优势条件:作为著名论坛举办地,知名度高,游客众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土地资源充足,利于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效益: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生态效益: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博鳌论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旅游业发展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农业公园主要发展旅游业,博鳌镇位于海南省,纬度较低,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博鳌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知名度较高,客源市场广阔;博鳌论坛的举办,使当地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游客接待能力较强;博鳌镇的农业公园由多个自然村整合形成,土地资源充足,且用地成本较低。农业公园发展的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效益方面:农业公园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社会效益方面:农业公园的发展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并促进博鳌镇与外界的交流;生态效益方面:有利于减少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破坏,保护农村环境。
15. 环境保护】
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林州市人民为改变千百年来严重干旱缺水的困境,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历时近十年,开凿了一条总干渠70.6公里,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新中国奇迹”,后经不断改造,现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体系,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下图为红旗渠青年洞景观。
从红旗渠配套的大型体系角度分析其对林州市生态环境改造的积极作用。
【答案】大型体系建成,整体综合效益巨大;引水工程,缓解了林州干旱缺水的状况;蓄水解决林州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提水解决地形对自流引水的阻碍;排灌系统利于林州发展农业生产;电站能有效减轻伐薪柴等对植被的破坏;工程既是景观也是生态保护教育基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红旗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现今红旗渠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体系,其发挥的整体综合效益巨大;根据红旗渠“引、蓄、提、灌、排、电、景”等功能分析可知,其引水工程为林州市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缓解了该地区千百年来严重干旱缺水的困境;林州位于河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分配不均,红旗渠的蓄水功能改变了林州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红旗渠的提水功能,解决了该地区山地地形对自流引水的阻碍;红旗渠的排灌系统有利于为林州市的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和排水通道,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红旗渠的发电功能,为当地提供了较为廉价的水电资源,能够有效减轻砍伐薪柴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红旗渠工程规模巨大,景观宏伟,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同时为了修建红旗渠工程,该地区更是孕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故该工程既是景观,更是生态保护教育基地。吴忠市2024届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一)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月3日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退化耕地治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
1. “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 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C. 劳动力成本上升 D. 耕地分布平衡
2. 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 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 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C. 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D. 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层环流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怀特基急流仅在部分季节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能改变怀特基急流的强度,进而影响东印度洋表层海水盐度。在厄尔尼诺期间,索马里附近降水增加,水温上升,拉尼娜期间反之。图示意不同季节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层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3. 北半球冬季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层的洋流模式图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与北半球冬季相比,北半球夏季赤道附近( )
A. 西印度洋渔产更丰 B. 西印度洋表层海水密度更低
C. 东印度洋水温更低 D. 东印度洋表层海水盐度更高
5. 在拉尼娜期间,怀特基急流( )
A. 增强,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下降 B. 增强,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上升
C. 减弱,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下降 D. 减弱,导致东印度洋盐度上升
同城快递是在市内寄递物品的快递服务类型,快递包裹主要通过城市路面道路运输。2022年,我国某一线城市同城快递业务量为5.99亿件,2023年9月起,该市地铁以“客货混载”的方式运快递,为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停运时段除外)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同城快递路面道路运输方式相比,地铁运输( )
①受天气影响大②准点率提高③物流成本降低④碳排放增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 市民最可能看见地铁运输快递的是( )
A. 02:00进城方向 B. 08:00进城方向 C. 10:00出城方向 D. 18:00出城方向
8. 该市推广地铁运输快递项目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铁运行里程短,快递送达速度快②客流高峰期短,富余运力较多
③地铁运营线路多,全市通达条件好④城市人口较多,投递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温尼伯湖是哈得孙湾西南部的大型淡水湖,为冰期时古冰川湖的残迹。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下图示意目前温尼伯湖及周边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当前雷德河汛期主要出现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冰川消融初期至今湖泊面积发生的变化为( )
A. 逐渐萎缩 B. 逐渐增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1. 温尼伯湖外泄通道的改变对雷德河水文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河流径流量增加 B. 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C 河流结冰期变长 D. 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尼西亚(下图)是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森林覆盖率67.8%,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不平衡。爪哇岛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最先有人类定居,该岛面积占全国7%,人口却占54.1%,森林覆盖率仅为23%。首都雅加达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mm,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人口超过3000万,城市供水不足需大量抽取地下水,仍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现象。2022年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确定将首都迁至加里曼丹岛东部的努桑塔拉。
(1)分析爪哇岛森林覆盖率较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2)说明雅加达淡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
(3)说出努桑塔拉成为印度尼西亚新首都的优势条件。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杭州亚运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的拱野运河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该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保留原有的湿地、池塘水系,并设置了生物滞留带,将水域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公园地面的鹅卵石下隐藏着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场馆喷泉、灌溉用水,每个月可以节省1000吨水。图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建筑设计简图。
(1)分析杭州市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原因。
(2)从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分析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设计意义。
(3)该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说明这种模式在亚运会结束后对杭州市的影响。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3年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博鳌镇是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也是海南著名旅游景区之一。博鳌镇的多个自然村整合农业资源,积极建设农业公园。该地建筑保持热带地区的民居特色并集约利用土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先后建设了农家乐休闲度假区、万亩罗非鱼养殖基地、热带冬季瓜菜种植基地等多个功能区,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简述博鳌镇建设农业公园的优势条件及其效益。
15. 【环境保护】
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林州市人民为改变千百年来严重干旱缺水的困境,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历时近十年,开凿了一条总干渠70.6公里,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新中国奇迹”,后经不断改造,现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体系,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下图为红旗渠青年洞景观。
从红旗渠配套的大型体系角度分析其对林州市生态环境改造的积极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