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斑羚飞渡》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和具体生动的描写。
3.体会斑羚在绝境中勇于牺牲、自救的精神,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自主预读】
1. 本文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写的一篇动物小说精品。小说通过 ,表现了
的精神。文中作者把动物自救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来认识,尖锐地指出正是自诩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酿成了这出惨剧,令人震撼,发人深思。
2.根据要求作答。
①请给加点字注音。
斑羚( ) 对峙( ) 湛蓝( ) 斑斓( ) 悲怆( )
磐石( ) 苍穹( ) 甜腻( ) 逞能( ) 迥然不同( ) ②区分形似字并组词。 斑— 缈— 葚— 怆—
班— 渺— 湛— 创—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整个斑羚迅速分成两拨。
②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
③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量大致均衡了。
④斑羚群又骚动起来。
4.通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文本探究】
5.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6.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斑羚此刻会是怎样呢?镰刀头羊表现如何?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
7. 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8. 画出文中有关描写彩虹的内容,体会其作用。
9. 找出文章议论抒情的语段,想一想这些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我的疑难
【巩固演练】
课内夯基
11.下面这个写“吼声”的细节非常精致,学用这种样式,以“眼神,微笑,动作,话语……”等为题仿写一段话,注意选用加点词。
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12.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课文出现过多次。“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②“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
桥。”这里,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③结合斑羚飞渡的生动描写,说说斑羚们有什么样的神奇技艺??????????????????????????????????????
?④在本文中,“人”充当的是一种怎样的角色? ???????????????????????????????????
⑤老斑羚的牺牲精神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⑥品读文章后,再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你有什么发现呢?请找出选文与资料的不同内容。
A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中学生知识画报》) B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护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中国国防报》)
课外提升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印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喝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些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瞧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传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获猎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跷蹊,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肚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下落。 又是一个关于羚羊的凄婉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那只藏羚羊跪拜时的情景,它那充满渴望的眼神,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这就是母爱呀,人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14.请找出文中最使你感动的语言,并加以鉴赏。
15.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老猎人的?
【方法归结】
想一想:怎样描写场面?
答案:
1.沈石溪 描写一群被人逼至绝境的斑羚在面临死亡时,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赢得种群生存的壮举 斑羚团结协作的精神,及老斑羚自我牺牲的精神。
2. ①líng zhì zhàn lán chuàng pán qióng nì chěng jiǒng
②斑斓 班级 悲怆 创造 湛蓝 桑葚 渺小 缥缈
3.①量词,群、组。②悲伤。③移动,这里含“调配”之意。④动乱。
4. ①头羊出场,无奈悲叹。②威严吼叫,发号施令。③严于律己,选择献身。④走向不屈,走向辉煌。
5.唤醒绝望地走向危崖的母斑羚;快速而有序地组织飞渡;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绚丽的彩虹。?它具有健壮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威严的气势,高傲不屈的精神。
6.斑羚飞渡悲壮的场面(符合文义即可)。
7.不好,目瞪口呆从侧面准确写出了斑羚精神令人震惊。
8.前面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飞渡作铺垫,这里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9.侧面? 心理活动描写
10.说得有道理即可
11.略
12. ①“彩虹”既是自然界彩虹的真实显现,又是老斑羚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来的“彩虹桥”,它们铸就了自己“生命的辉煌”。美丽的彩虹还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②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老斑羚的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的。?③通过叫声传递信息,跳跃技艺高超,飞渡时能准确对接等。??④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⑤现实生活中,许多奉献者都是默默无闻的,甚至面对死亡时,他们都非常镇定从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⑥文章是写因狩猎队的追赶,斑羚被迫飞渡。而资料A是说明羚羊的特点、习性等。B是说明近年来人们重视保护动物,很多珍贵动物群扩大了。
13. 略。 14. 略。 15. 略。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3.积累优美传神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
1.能抓住文中的主要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2.在品析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2.深刻认识我们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抓住主要信息,深入品析探究。教学难点:1.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 2.“彩虹”在文中的深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3.复述概括,探讨主旨。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动物在危难时刻做出牺牲保护幼仔和同伴的影像资料。
2.结合影像资料点拨: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常常有动物做出一些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至深的举动,当我们在观赏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时,你除了震惊,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
1.进入情景,引发共鸣。
2.认真朗读,感知课文。
3.活动参与,把握中心。
学生活动
学生观赏,进入情景。
学生深思,引发共鸣。
设问导入:
斑羚生性温顺,在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它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二、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教师活动
1.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结合注释查工具书给以下字词注音、释义。
狩(shòu)猎 对峙(zhì)
湛(zhàn)蓝 斑斓(lán)
磐(pán)石 蹿(cuān)跳
迥(jiǒng)然不同 悲怆(chuàng)
娴(xián)熟 眼花缭(liáo)乱
请学生回答导入设问:
生性温顺的斑羚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4.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斑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5.引导学生明确以上问题:
(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
(2)斑羚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环境所迫,二是斑羚对生命的渴求,斑羚群所固有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的自然之举。
三、复述概括,探究主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细看课文插图,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做复述课文的准备。
2.请学生复述课文,并安排学生点评。
3.在复述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将课
文结构层次划分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打开书。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勾画。
2.学生查工具书,交流。
3.学生回答。
4.学生默读课文,先自主探究,再合作讨论。
5.讨论的基础上自主发言表达对这两个问题的见解。
学生活动
学生看插图,速读课文,做准备。
2.学生复述课文,同学点评或补充。
3.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课文结构层次:
4.学生重点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再看文中插图,感受斑羚飞渡的悲壮,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部分(1、2段):(飞渡前)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
第二部分(3-16段):(飞渡时)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年轻的一半生存的方法成功飞渡。
第三部分(17段):(飞渡后)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
4.学生重点阅读,同桌交流感受。
四、本课小结
课文描述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的壮举,向我们展示了动物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
五、板书设计
面临绝境 (飞渡前)
↓
毅然决定
↓ (飞渡时)
试跳成功
↓ (飞渡后)
走向彩虹
六、作业设计
智慧、勇气、自我牺牲
写出课文故事梗概,不超过300字。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1.引导重点朗读,感情形象本质。
2.学习传神描写,积累优美语言。
3.对比阅读,巩固延伸。
一、引导重点朗读,感悟形象本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在斑羚群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镰刀头羊,请重点阅读文中描写镰刀头羊的句子,从它的神态、动作、声音等方面的描写中,你读出了哪些本质内涵。
学生活动
1.精读重点句段。
2.分析形象描写。
3.拓展延伸探究。
学生活动
1.学生研读,
自主探究。
(2)彩虹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有何深意呢?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
3.教师引导明确:
镰刀头羊的形象本质: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4.对镰刀头羊的描写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次叫声,你能结合上下文说出这三次叫声的不同含义吗?
5.引导学生明确:
(1)第一次,当发现斑羚羊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告诉种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的同类了。
(2)彩虹给危难中的人带来幻想、希望;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彩虹象征美好的理想境界,象征镰刀头羊的精神闪光。
二、学习传神描写,积累优美语言
教师活动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段。
2.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点理由。
3.本文描写生动、形象,十分传神,请找出二三处,同桌交流,体会其妙处。
4.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投影片明确。
(1)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写出了山势的险峻,暗示斑羚已身处绝境,为下文的飞渡作铺垫。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笔记。
4.学生研读、思考。
学生活动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展示。
3.学生勾画、讨论交流。
4.学生适当笔记。
(2)第3段中对坠落的老年斑羚的描写“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运用比喻修辞写出山涧之深,突出斑羚群面临的形势之严峻。
(3)第9段中对斑羚飞渡的描写“老斑羚的跳跃能力……” 其中“蹬”、“踏”、
“跳”、“坠落”等动词,突出地刻画了老年斑羚们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
三、对比阅读,巩固延伸
教师活动
1.教师发阅读材料《家鸡·火狐·猎人》(见资料宝藏2),请学生阅读思考:
(1)火狐和斑羚在面临危难时,表现有何异同?
(2)斑羚群牺牲自救,给你怎样的深思?火狐被猎人无情地猎杀又给你怎样的反思?
2.安排写作小练习:
请以斑羚和火狐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信,呼吁人们正确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1)相同点:都有对生活的渴求和行动;不同点:斑羚群突现了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
(2)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神圣的精神力量;反观人类,当危难来临时,我们都有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吗?火狐的悲剧命运再一次呼呼人类:尊重动物,尊重生命。
2.学生写作。
四、本课小结
珍视生命、关爱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时刻牢记的。斑羚飞渡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
五、板书设计
镰刀头羊:智慧、镇定、从容
彩 虹:希望、美好境界、精神闪光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
2.学完课文,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给斑羚说,请给斑羚写一封信,诉你心中所想。
【资料宝藏】
1.作者简介
《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出生于上海亭子间。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 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部长。 1980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2.拓展阅读材料
家鸡·火狐·猎人
——沙漠漫行
十一月的夕阳照射在戈壁滩上,大地一片金黄。一只火红的狐狸,跳跃在岩石和戈壁的沟壑之间,阳光和火红的皮毛糅合在一起,生命显得庄重而又华贵。
智慧和权力的象征,狐狸家族的头领——火狐,此时,正悠闲地沐浴在阳光之下。
猎人,潜伏在沙丘之后,家鸡绑在隐藏的捕兽器上,被他攥在手里的一条绳索拉扯着,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猎人在此已经等待了三天,他忍耐着,欲望被火狐的皮毛变幻成一种缥缈的幻觉,炫耀在其他猎人羡慕的眼神之中。
家鸡被动地叫着,火红的鸡冠,如同一面旗帜抒发着死亡之前的激情。只是,它的叫声,将不再是唤醒黎明的号角,而是作为一种葬礼,去诱惑另一个盘桓的生命。
隐隐约约,火狐似乎听到了家鸡“呱呱”的叫声。这可是一顿可口的美味佳肴,食欲促使它一步步靠近,靠近……没有什么可以抵挡来自内部的欲望。
当火狐慢慢地走近时,家鸡开始惊恐万状地扑腾。恐惧使它的嗓音变得短促而又焦躁。这是它即将体验的一场惨烈的吞噬,它的绝望将在猎人的希望之中上演。
兴奋,使猎人的脸色通红,目光泛出血色的阴冷。他压抑着,不让自己的心跳去惊动缓缓走近的火狐。而戴在头上的那顶狐狸皮帽子,则在颤抖着提醒它曾经的伙伴“不要靠近,不要靠近……”
忍耐不住诱惑,火狐准备着向家鸡发起攻击。张着血盆大口的捕兽器在等待着。
“嘭……”当火狐的牙齿和家鸡的血肉亲吻时,疼痛从撕裂的左腿骨头蔓延上来。尾巴猛然翘起,像一束火红的箭镞射向天空。
火狐甩出咬在嘴里的家鸡,开始猛烈地撕咬夹住它左腿的捕兽器。血从牙齿上流淌下来。那只家鸡,在饱受了惊恐和致命创伤之后,静静地躺在火狐和自己的血泊之中。
猎人,从沙丘后面闪现出来,满足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轻松的微笑隐藏在弥漫的烟雾之中。
筋疲力尽的火狐放弃了挣扎,它用祈求怜悯和重生的眼神,看着微笑中的猎人。终于,它什么也没有看到,绝望的泪水,从眼眶中流淌出来,渗入到戈壁的泥土之中……
家鸡的尸体躺在戈壁上,偶尔刮来风沙,把家鸡的红冠,吹得摇来摇去,摇来摇去……
在回去的路上,猎人想着:火狐的皮毛,可以给妻子做成美丽的披肩,精细的骨肉,可以作为宴请朋友的野味。他的嘴角翘起了笑容……
不久,沙漠流传开这样的故事。一个夜晚,一群狐狸绕着一个猎人的房子不停地奔跑,惊醒的猎人试图用枪声来吓走它们。可是,它们不但没有散去,反而合拢在一起,静静地看着挂在屋檐下的那张火狐皮毛。当猎人把火狐的皮毛收进屋里的时候,那些狐狸仰起头来,对着皎洁的月亮凄惨地哀鸣……
3.写作揣摩
故事很惊险,可读性很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一种奇观。在写作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给斑羚分别命名,便于叙述清楚。
这个种群有七八十只斑羚,动物不像人有姓名,叙述起来就比较困难。
作者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中年斑羚”“大斑羚”“小斑羚”。
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灰黑色母斑羚”,或者加上“一只”“一头”,特指某一个体,如“一只公斑羚”“一只半大的斑羚”“一头衰老的母斑羚”“一只小斑羚”。
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故事叙述得既有重点,又首尾完整。
飞渡是重点,写得最细,最精彩,但故事并不是直奔主题。飞渡前,飞渡后,都有必要的叙述。故事完整,重点就是高潮。所以这篇文章像一般叙事文学作品一样,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
3.有详有略的写法。
七八十只斑羚,三四十对,详写一对,略写其他,就足以写出飞渡的情景。详写的特别详,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教学详细教案
(环节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给你们讲一个感人的故事。
1998年的夏天,洪水泛滥在中华大地,在洪峰中,一对夫妻抓住了一颗树,他们紧紧的抓住,后来水越来越猛,树渐渐地弯了下去,这时妻子平静地看了丈夫一眼说:“孩子们还在等着你,多保重啊!”还没等当校长的董方保明白过来,他的妻子已从容地放开了紧紧抓住树干的双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面对危险,妻子选择了牺牲自己,因为她认为她丈夫的生命是属于千百个天使般的孩子的。这是人类的真情绝唱,那么在动物界中,也有出乎意料的壮举让人震撼。
今天我们来学习动物界另外一个感人的故事:“斑羚飞渡”
简介作者和斑羚
(环节二: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作过预习,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然后把老师的两道填空题做完。
完型填空:
文章写了 事情;我被 精神所感动。
生A:这篇文章写了一群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事情;我被老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所感动。
生B:文章写了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族灭绝的情况下,想到用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故事;我被老斑羚面临死亡没有退缩的精神所感动。
生C:文章写了斑羚飞渡的事情。我被斑羚群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候想到用牺牲来挽救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师:虽然三位同学表达方式不同,但是都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很不错。
(环节三:口语训练: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师:非常好。这样我们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就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课文复述比赛,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生动地复述出来,看谁讲得好。(停顿一下)需不需要老师开一个头?
师:(饱含感情地)有一天,一支狩猎队把一大群斑羚赶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伤心崖的前面是六米多宽的山涧,这对于斑羚来说是根本没办法飞越过去的,此时斑羚们面前有无法飞越的悬崖,后有追杀它们的猎人,真是进退两难,它们显得非常惊惶、焦急、无助。它们把希望寄托在一头镰刀头羊身上,可是镰刀头羊看来也没有办法,这时候它们更加慌乱,胡乱蹿跳。突然山涧架起一道彩虹,镰刀头羊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指挥性地咩了一声,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拔,老年的为一拨,年轻的一拨。开始时镰刀头羊站在年轻这一拨,它看了看老年这一拨数量好像少了些,它主动地从年轻这一拨走到了老年这一拨,有几只也主动地跟了过来,这时候两拨数量大致均衡了,接着,一个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
这个镜头由同学们来讲,先在小组内互相讲,然后派一个代表来讲。
(学生分小组互相复述,然后小组代表参加复述比赛)
生A:随之,一只老斑羚与一只小斑羚相应地走了出来,向后退了几步,一阵快速助跑,飞奔起来,向新生的彼岸跳了过去,它们起跳的时间稍分先后,一条美丽的弧线出来了,当这条弧线即将断开时,老斑羚奇迹般地出来在小斑羚蹄下,这条美丽的弧线再度延长,飞到了新生的彼岸,老斑羚堕入了死亡的山谷。接着,一对一对地成功飞向新生的彼岸,只有一对,双双丧生了,大概是那头母斑羚力不从心吧!最后只剩下那头成功地指挥了这次行动的斑羚,它毫不后悔地走向了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生B:从两拨斑羚里分别走出两只一老一少的斑羚。两只斑羚分别走到伤心崖边,两只斑羚跳出去了,但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高度也有不同。当小斑羚从最高点向下掉时,老斑羚恰好出现在小斑羚蹄下。小斑羚同时猛地一蹬,落在对岸。老斑羚掉下去死了。就这样,一对对斑羚快速飞渡,最后只剩下了镰刀头羊,镰刀头羊最后灿烂地走向彩虹。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两位同学的复述。
师:确实,两人讲的都有亮点,也有不足,如果两个同学能取长补短,注意自己的缺点,不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肯定会提高不少。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悲壮的场面。(投影“斑羚飞渡”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
(环节四:交流体会,情感体验)
师:我们同学们在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个情节打动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动的呢?
生:(大声地)有
师: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按照老师的说话句式进行说话。
(投影:最让我感动的是 页 段 情节,因为 )
(环节五:拓展故事,联系现实)
师:老斑羚们从悬崖上坠下,特别是镰刀头羊的最后举动让我们想到人类哪个类似的场面?
生:(齐)狼牙山五壮
生:董存瑞
师:像这种自我牺牲的例子不仅以前很多,现在也有很多,2005年3月31日,江苏的殷雪梅老师为了救出一群学生的生命,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她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
而自己却永远倒在了车轮下。
(展示两幅有关殷老师的图片)
还好,像这种这么悲惨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同学们的身上,但是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就是这一群斑羚群中的一只,或者是一只老斑羚,或者是一只小斑羚,现在正面临着飞渡,那你会想到什么?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找一个人互相设计一段心理对话。(学生讨论,设计)
(环节六:设计对白,把握主旨)
师:这些同学设计得好不好?(好)
同学们的对话设计都注意利用语言表现斑羚们的可贵的自我牺牲精神,所以让我们觉得非常合理。
镰刀头羊最后是悲壮地“自杀”了,它为什么要“自杀”呢?是自己想的还是……?
生:被迫的。
师:从而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做?
生:爱护动物
生:保护动物
师:那么,我们同学们来设计一条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口号或标语。
(学生讨论后板书)
(环节七:设计口号,深化主题)
师:是的,让我们与自然,与动物和谐共处,共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师:最后我们布置一首课外作业:以“小斑羚的哀鸣”为题,试给人类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