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九日》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与课后练习
教材分析:
《羿射九日》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经典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了,羿决心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留下一个太阳造福人类的故事。
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特色鲜明,语言简洁扼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用词精确,有极强的逻辑思维,如“禾苗晒枯,土地烤焦、江河蒸干”等词语都生动描绘了十个太阳对大地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同时,课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在人物刻画方面,课文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刚毅有力的英雄形象。羿不仅具有超凡的武艺,还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此外,课文还运用了对太阳的拟人化描写,将太阳的害怕心理和顽皮心理刻画得十分生动,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种描写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故事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与文章形成共鸣。
总的来说,《羿射九日》这篇课文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他们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一课时——识字写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字形,学习识字方法。
通过示范书写,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
难点: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理解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文录音或多媒体课件
写字练习本
黑板及粉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播放与神话故事相关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2. 引出课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引出课题《羿射九日》。
(二)识字教学
1. 出示生字卡片:展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初步认识。
2. 分类识字:
象形字:如“日”,展示“日”字的甲骨文和现代汉字,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
会意字:如“射”,讲解“射”字的构字原理,结合射箭的动作理解字义。
形声字:如“焦”,分析声旁和形旁,帮助学生记忆字音和字义。
3. 游戏识字:设计生字接龙、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
(三)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如哪些部分需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容易出错等。
2.示范书写: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生字,强调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姿势。
3.学生模仿: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书写评价: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互评和师评,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四)初读课文
1. 听录音或范读: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3. 分段朗读: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4. 初步理解:提问学生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五)总结拓展
1. 总结生字学习:回顾本课学到的生字,强调记忆方法。
2.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熟读课文,准备下节课的深入学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识字写字的基础训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读课文环节,通过听录音、范读和自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需注意,在写字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描写手法。
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段落中心意思,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神话故事的教育意义,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逐段深入理解课文,分析描写手法和情节发展。
难点: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
课文PPT或板书,包含各段落的关键词句和图片。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讨论内容和结论。
角色扮演道具,如弓箭、头饰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 展示太阳炙烤大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场景,激发兴趣。
3. 引入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逐段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逐段学习
第一段:
1. 朗读与引导:
教师示范朗读第一段,注意情感表达。
提问学生: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太阳对大地造成了哪些影响?
2. 分析描写手法:
展示关键词句,如“烤焦了庄稼,晒枯了树木”,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词句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太阳的炙热。
讨论:这样的描写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 互动讨论: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百姓,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希望谁来帮助你?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二段:
1. 朗读与引导:
学生自主朗读第二段,注意体会羿的决心和勇气。
提问学生:羿是如何决定帮助人们的?他做了哪些准备?
2. 分析描写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等词句,体会其中的英勇和决心。
讨论:这些描写手法如何突出羿的英雄形象?
3. 角色扮演:
选取几名学生扮演羿,模拟他登上昆仑山顶、准备射日的情景。
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表演,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三至八段:
1. 朗读与引导:
分组朗读这几段,注意体会射日的激烈和震撼。
提问学生:羿射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2. 分析描写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嗖嗖嗖”“一团团火球”等词句,感受射日的紧张和刺激。
讨论:这些描写手法如何突出射日的艰难和危险?
3. 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绘制羿射日的连环画或故事板,展示射日的过程。
各组展示作品,并讲解其中的情节和描写手法。
第九段:
1. 朗读与引导:
全班齐读第九段,注意体会大地恢复生机的喜悦。
提问学生:射下九个太阳后,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2. 分析描写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清凉”“勃勃生机”等词句,感受大地的恢复和生机。
讨论:这些描写手法如何突出大地的变化?
3. 情感表达: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大地恢复生机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情感表达,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最后一段:
1. 朗读与引导:
教师与学生合作朗读最后一段,注意体会羿的智慧和人性。
提问学生:羿为什么要留下一个太阳?这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2. 分析描写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留下一个”“给大地送来光明和温暖”等词句,感受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讨论:这些描写手法如何突出太阳对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性?
3. 拓展思考:
提问学生:如果世界上没有太阳,会发生什么?太阳对人类还有哪些作用?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并总结太阳的多种功能和意义。
(三)总结归纳
1. 回顾与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篇课文的内容,总结羿射日的故事情节和描写手法。
学生自主归纳课文的教育意义,体会羿的智慧、勇气和为人类付出的精神。
2. 情感升华: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和环境?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教师引导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 创作活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一篇关于羿射日的小故事或绘画作品。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2.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搜集并阅读其他关于神话故事的书籍或文章,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神话传说。
分享阅读心得,比较不同神话故事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细化教学过程和增加引导互动,使学生在逐段学习中深入理解和分析了课文内容。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羿射九日》课后字词句练习题
一、字词训练
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空缺的词语。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草木庄稼都______了。
羿运足了神力,拉开了神弓,搭上神箭,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______出去。
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______重回大地。
2. 生字组词:用下列生字组成合适的词语。
射( ) 枯( ) 庄( ) 重( )
炎( ) 害( ) 值( ) 此( )
3. 选词填空: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晒焦 晒枯 清凉 生机
太阳把大地( )了,把树木( )了。
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大地恢复了( ),万物焕发出勃勃( )。
二、句子训练
1. 仿写句子: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例句: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用“被……被……被……”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写句子:将下列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例句:太阳难道能把大地晒焦吗?
改写:太阳能把大地晒焦。
原句:这样的太阳,难道还有什么用处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理解句子: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羿想,这就是太阳吧!太阳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怎么能把它射下来呢?”
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1. 回答问题: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羿为什么要射日?他是怎样射日的?
羿射日后,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2. 段落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如最后一段),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句。
四、拓展应用
1. 想象写作:想象羿射下九个太阳后,人们会如何庆祝这一胜利,写一段描述人们庆祝场景的文字。
2.结合生活:你认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或现象是与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相违背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