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
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
2.下图所示的“制度”( )
A.均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均确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D.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
3.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这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有利于( )
A.推动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B.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 D.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4.随着西盟侃族自治县动卡镇马散村通邮,云南省2207个抵边自然村全部通邮,有效解决了农村邮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后在家门口就可以取包裹、拿快递,我们邮寄茶叶、蜂蜜只需要在手机上下单,快递员就会上门取件。”马散村十组村民岩刚说。抵边自然村陆续全部通邮有利于( )
①实现民族区域自治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③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④民族地区优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图是湖南省行政区划简图,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6.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授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平均化 ④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8.它既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它又是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主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下列符合上述性质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务院 B.湖北省人民政府
C.香港特区政府 D.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9.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3年11月在海南三亚举办。爬椰子树是海南黎族聚居区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在这届运动会上,“攀椰竞速”有望首次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政府的这种做法( )
A.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
C.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0.在下图中文字所标注的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国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连接云南、贵州;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边接青海、西藏,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材料体现我国( )
A.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
C.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D.加快少数民族民主改革
1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迅速打开了民族工作的局面,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基层群众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13.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
A.“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三个离不开”
C.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4.它既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它又是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主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符合上述性质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辽宁省人民政府
C.香港特区政府 D.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15.下表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表,表中经济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一国两制的实施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16.“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 B.依法治国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区的经济政策
17.2012至2021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国策
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国家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19.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以上体现中国在20世纪末实行的( )
A.一国两制 B.科教兴国 C.西部大开发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材料中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A.政治改革 B.经济建设 C.文化发展 D.社会稳定
二、综合题
21.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就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背景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状况,进入北朝时期。②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内迁较晚,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内容 迁都 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少数民族),朕(唐太宗)独爱之如一。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第一百一十二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唐代民族交往的事件。
(3)结合材料三、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22.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填字母),它成立的时间是____年;1955年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填字母)。根据如图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特点?
(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还做了哪些努力?
23.颁人民法律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加强完善国家治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上述材料中,材料 所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材料 所示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填写字母)
(2)根据材料C,结合所学,说说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以上新中国建立后的法律都集中体现了怎样的执政理念?
三、论述题
24.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不少学校都在积极探讨学习中国式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协调的现代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说具体一点,其实就是新中国70多年的时间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确立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列举相应的三个史实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从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建设成就、外交成就、科技事业、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任意选择一个确定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所选史实必须符合相应的主题。)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先后通过《共同纲领》、“1954宪法”、“历次《宪法》”的明确和坚持,及“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信息,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A项正确;和谐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法制化建设和发展了民族经济等都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影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使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使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定产生于建国前,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排除C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与题干民族区域自治不符,排除A项;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排除C项;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与题干民族区域自治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西盟侃族自治县动卡镇马散村通邮,云南省2207个抵边自然村全部通邮,有效解决了农村邮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及所学可知,抵边自然村陆续全部通邮有利于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②项符合题意;抵边自然村陆续全部通邮有利于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兴边富民,起到了稳边固边的积极作用,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聚居区就已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①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①的A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信息,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①属于少数民族地区,A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国家组织援藏工作,目的是给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带动西藏医疗水平,促进西藏地区繁荣发展,这一行为可以增强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可以更好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说法错误,排除AC项;③应该是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化,说法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
7.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我国在民族关系方面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尊重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了基层群众的当家作主,排除C项;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同时它又是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主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所学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是符合上述性质的国家机关,D项正确;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排除A项;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没有自主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权力,排除B项;香港特区政府不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香港特区政府拥有高度自治权,但这个自治权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赋予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 动会将于2023年11月在海南三亚举办。爬椰子 树是海南黎族聚居区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在这届运动会上,攀椰竞速有望首次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可知这体现了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了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A、B、C 与体育运动无关,排除ABC项。 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图示文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它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B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图片没有涉及,排除A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等不符,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北盘江大桥有利于实现云南、贵州的加速发展,青藏铁路改变了青藏高原交通不畅的局面、促进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故它们都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C项正确;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连接云南、贵州”不符,排除A项;北盘江大桥和青藏铁路的修建都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是“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的措施,排除B项;“加快少数民族民主改革”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题干的“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都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B项正确;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人民根据法律规定,在所居住的社会基层区域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种政治制度,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共十八大以来……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D项正确;“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相关,与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没有联系,排除A项;“三个离不开指的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与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没有联系,排除B项;《共同纲领》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与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它既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它又是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主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所学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D项正确;国务院是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排除A项;辽宁省人民政府是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香港特区政府是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成立,取代原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港英政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根据题干“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表”和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据此分析,这直接因素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尊重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从而推动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西藏的和平解放过于片面,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但这一构想主要是针对港澳台回归问题,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可知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排除A项;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特区的经济政策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题干信息“2012至2021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反映的是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其他地区,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的实行,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正确;题干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没有体现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排除A项;“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但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B项;“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但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国策,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国策,并未说明民族自治地方的划分,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国策,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国策,未说明西部大开发,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末,我国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科教兴国是国家发展战略而不是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可知材料表明国家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这些措施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材料中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C项正确,政治改革、经济建设,都与题干信息“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没有联系,排除AB项;社会稳定,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
21.(1)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或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答出一例即可)
(3)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4)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改革:根据材料一“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意义:根据材料一“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政策: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民族交往的事件有:文成公主入藏;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答出一例即可)。
(3)基本政策:根据材料三“第一百一十二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4)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融;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各民族友好相处局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22.(1)填空:C;1947;B;
特点: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意思相近即可)
(2)努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任答3点即可)
【详解】(1)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C内蒙古自治区,它成立的时间是1947年,故第一空填C,第二空填1947。1955年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故第三空填B。
特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区示意图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区在地理位置上主要位于边疆地区或分布于北、西北、西南、南部边疆地区。
(2)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 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压迫;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 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根据本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发挥本民族优势,发展经济;按照自愿原则帮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尊重各 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 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等。
23.(1) A D
(2)发挥人民当家做主/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巩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3)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详解】(1)填空: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故①填A,②填B。
(2)原因: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联系所学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决定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执政理念: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建立后的法律都集中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4.示例:主题:先进的民主制度。史实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体内容: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成为个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史实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内容:1954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史实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详解】本题是开放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思想,可以从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建设成就、外交成就、科技事业、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任意选择一个确定主题,结合所学,以三个史实加以论证,表述清晰,逻辑严密即可,如:主题:先进的民主制度。
史实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体内容: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成为个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史实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内容:1954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史实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