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31 22: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邓小平在谈到某一问题时曾说:“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这一问题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反对霸权主义 C.和平统一台湾 D.港澳回归祖国
2.1997年6月30日晚上11点钟,中国的仪仗队员,精神抖擞地踢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广场中央缓步踏去,中国人等待了许久的这一时刻终于要到来了。这一时刻的到来意味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B.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了一步
C.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发展 D.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3.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九个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于大湾区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C.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D.香港、澳门开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B.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一五计划中新建宝成铁路,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D.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下面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其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的是( )
A.“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发展
C.广东与澳门联系增强 D.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7.下图漫画题为《抖擞》。该漫画的寓意是,香港回归( )
A.消除了香港的分裂势力 B.实现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C.洗雪了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D.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方针
8.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这项宪法规定( )
A.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成
B.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C.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D.说明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9.2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香港的繁荣局面主要得益于(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香港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香港、澳门回归后,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中央政府还宣布了多项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这得益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一国两制”的构想
C.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D.“九二共识”的达成
11.2022年9月,“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香港发展新成就。下图中“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主要得益于( )

A.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 B.“求同存异”方针的应用
C.“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2.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港澳回归得益于( )
A.“南方谈话”振奋人心 B.“九二共识”的提出
C.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D.“一国两制”的构想
13.下表是中共不同时期制定的地方政策,其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实践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8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维护统一 B.胸怀世界 C.实事求是 D.捍卫主权
14.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推动香港进入山乱到治走向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材料中的“良好态势”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 B.一国两制 C.经济体制改革 D.一带一路
15.“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的残痕,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材料描述的是( )
A.香港的回归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澳门的回归 D.对台方针的提出
16.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②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③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以下是《人民日报》部分社论标题,根据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为实现全中国土地改革而斗争》
②《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③《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8.对于香港的回归,邓小平曾经这样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据此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港人治港”政策的提出 B.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据此可知,它( )
A.最早提出“一个中国的原则” B.可用于与葡萄牙谈判解决香港的问题
C.成为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的标志 D.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一国两制”构想
20.港澳回归祖国后,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2.7%,比同期全球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特别在进入新时代以后,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港澳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说明(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B.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D.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二、综合题
21.阅读1984年大事记,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大事记中有因果关联的一组事件,写出序号并简要说明其联系。
(2)大事记展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请任选一个领域,列举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材料二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据材料一,分析我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各一例。概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关于国际舆论与国家发展,谈谈你的感悟。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港、澳问题有所不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核心是祖国统一;港、澳问题的核心是恢复行使我国主权。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而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之间除继续开展和拓宽经济、贸易、文化、体育、科技、教育以及旅游、探亲等各方面交往外,还开始进行了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的接触与会谈。……“汪辜会谈”签署了四项协议,确立了两会联系的方式和会谈制度,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渠道。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港、澳问题有所不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两会”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汪辜会谈”的意义。
(3)你认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三、论述题
24.改革与创新推动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摘编自《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哪次大会的主要任务?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关系有着自己的特点:境内的各民族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已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许多民族还长期在同一个地区杂居。这些特点是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现实生活的主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被确定下来。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这个新事物不是别的国家提出来的,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中外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赵春义《一国两制概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
2010年 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材料中的历史事件,以“中国共产党勇于改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50字以上)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香港回归,1999年12月中国恢复对澳门的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怀抱,香港和澳门问题属于殖民主义问题,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自治,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排除A项;反对霸权主义与题意不符,即反对国际关系中,凭借本国实力,通过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等手段以求取得统治和支配别国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排除B项;和平统一台湾是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与殖民主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1997年6月30日晚上11点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B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的总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是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均与题干“1997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总和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9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84年12月中英发表联合声明,199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因此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与澳门回归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排除A项;两岸关系指的是大陆与台湾,排除C项;“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题干“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这属于对“一国两制”政策作用的评价,A项正确;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五计划中新建宝成铁路,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都是对史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两副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可知,“1999年开始澳门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失业人数不断减少”,结合所学知识,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回归后经济持续发展,证实了一国两制推动澳门发展,A项正确;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而不是少数民族地区,排除B项;材料未有体现广东与澳门的联系,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澳门回归后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失业人数的减少,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并未说明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图片《抖擞》内容可知,抛掉了殖民侵略、不平等条约、鸦片等,和结合所学可知,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C项正确;香港回归结束了香港被殖民的历史,没有消除香港的分裂势力,排除A项;港澳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全力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长期繁荣和稳定,排除B项;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但题干着重强调的是香港回归结束了被殖民的历史,洗雪了百年国耻,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后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因此1982年宪法的这项规定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B项正确;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内容,与对外开放或科学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设立自治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与港澳台回归问题无关,排除C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的回归和繁荣提供了保障,同时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推动了香港经济的繁荣,经过香港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香港在回归后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香港属于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区,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香港、澳门回归后,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中央政府还宣布了多项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正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原则,不适合香港、澳门,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九二共识”的达成与台湾问题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题干“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C项正确;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是在中国大陆形成的,与香港无关,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与香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题干的“港澳回归得益于”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因此港澳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构想,D项正确;“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A项;“九二共识”与台湾问题有关,排除B项;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与台湾问题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民族自治区是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特区是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予特殊政策而设立的,这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行政区是在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目标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同样蕴含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C项正确;维护统一与经济特区的设立无关,排除A项;胸怀世界与材料中的制度无关,排除B项;捍卫主权与经济特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信息“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可知,“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因此,香港、澳门的繁荣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在其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与香港、澳门无关,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排除C项;“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的残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99年澳门的回归,这一事件发生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代表着中华大地上“最后一块殖民地”也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C项正确;香港的回归发生在1997年,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描述不符,排除A项;“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对台方针的提出都有利于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但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解决香港、澳门和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排除有③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为实现全中国土地改革而斗争》指的是土地改革,时间为1950-1952年。②《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指的是新中国成立,时间为1949年。③《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指的是香港回归,时间为1997年。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为1978年。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②①④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由材料“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可见材料认为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项正确;“港人治港”政策的提出,只是香港回归的部分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九二共识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而言的,排除C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外交方面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据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一国两制”构想,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反映最早提出“一个中国的原则”,排除A项;葡萄牙占领的是澳门,不是香港,排除B项;1997年6月30日,中英在香港举行交接仪式,从1997年7月1日起,香港回归,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进入新时代以后,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港澳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依据这一构想,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材料说明“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A项正确;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与题干信息“在进入新时代以后,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港澳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联系,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与题干信息“在进入新时代以后,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港澳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联系,排除C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与题干信息“在进入新时代以后,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港澳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1.(1)示例:①⑤或①⑤⑥,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②③,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⑤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推动了股份制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2)领域:经济、体育、祖国统一。
成就:示例:经济领域: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体育领域: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祖国统一: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详解】(1)序号及联系:根据材料“1984年大事记”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在1984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据事件的主题可进行分类:如①⑤或①⑤⑥都属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如②③都属于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也可以选⑤⑥,二者属于体制改革的影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推动了股份制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2)领域:根据材料①②③⑤可知,反映的是1984年的经济成就;根据材料④可知,1984年的体育成就;根据材料⑦可知,反映了1984年祖国的统一。
成就:本题是开放性题目。根据所学可知,在经济领域方面,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在体育领域,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在祖国统一方面,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2.(1)国际局势的影响;“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依然存在;展现中国形象的需要。
(2)理论:邓小平理论。
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举措: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等。
(3)要广泛宣传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可知,我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原因有:国际局势的影响,“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知,我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原因有:展现中国形象的需要。
(2)理论: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实践: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这些都是我国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方面的具体实践。(其它符合题意即可)
举措: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是具体措施。
(3)感悟: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广泛宣传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3.(1)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属于我国的外交问题。(意思相近即可)在台湾问题上,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子及其分裂活动依然存在。(意思相近即可)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或“海协会”和“海基会”。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言之成理即可)
(3)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核心是祖国统一”可知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 港、澳问题的核心是恢复行使我国主权,属于我国的外交问题。
原因:根据材料“这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可知,在台湾问题上,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子及其分裂活动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武力威慑。
(2)“两会”:结合所学汪辜会谈相关内容可知,两会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即“海协会”和“海基会”。
意义:根据材料“确立了两会联系的方式和会谈制度,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渠道”可知其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条件:结合所学我国祖国统一大业相关知识可知,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都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
24.(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特点: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集中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
(2)原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各民族之间杂居相处
(3)原则性:“一国两制”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灵活性:“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台湾、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制度创新需要结合本国国情,言之有理即可)
(4)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等。
(5)观点:中国共产党勇于改革促发展。论述: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重新规划了发展路线,在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到2010年。结论:历史实践证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具有的勇于改革的魄力。
【详解】(1)会议: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可知,“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可知,这体现的特点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集中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
(2)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关系有着自己的特点”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境内的各民族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已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许多民族还长期在同一个地区杂居”可知,这体现的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各民族之间杂居相处。
(3)原则性: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一国两制”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体现了原则性。
灵活性: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台湾、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体现了灵活性。
(4)认识: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制度创新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
(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必须以“中国共产党勇于改革”为主题,论述时,史实典型,并提示其意义,如,观点:中国共产党勇于改革促发展。论述: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重新规划了发展路线,在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由此得出结论:历史实践证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具有的勇于改革的魄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