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钢铁长城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3年5月30日,我国三名航天员搭乘着神舟十六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首次有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参与的载人飞行任务。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C.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
D.2012年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2.2023 年4月 15 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等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A.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B.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
3.“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它于1964年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它”是(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第一颗氢弹 C.第一颗导弹 D.第一颗原子弹
4.如图是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的图片,这反映出中国( )
A.军费开支巨大 B.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C.海军力量落后 D.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大
5.倘若为下面这组图片制定解说词,最合适的是( )
A.蓝天卫士、伟大复兴 B.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C.海上盾牌、捍卫主权 D.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6.1959年10月,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2017年5月,习近平指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可见影响我国国防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有利的外部环境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7.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目前我国军队建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九个作战群 B.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C.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
8.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 期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年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012年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下图是“央视新闻客户端”为庆祝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生日”,发布的宜传海报。请你判断,该海报发布的时间是( )
A.2020年8月1日 B.2020年8月15日
C.2022年4月23日 D.2022年9月25日
10.从2012年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到2022年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中国航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历史性跨越,昂首阔步迈入“三航母时代”。这表明我国( )
A.“863计划”已完成 B.国防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
C.科技强军已实现 D.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1.军之魂,国之柱。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同学们对此展开项目化学习并制作了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新中国国防建设( )
A.提高中国国防科技现代化总体水平 B.推动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队伍的形成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D.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钢铁长城
12.我国国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求在无人作战、海上作战、太空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新材料、复杂系统、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这段文字强调( )
A.科技强军 B.大力裁军 C.加强军民合作 D.发展导弹部队
13.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属于新形势下强军措施的有( )
①成立东、南、西、北和中部五大战区
②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③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④建立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习近平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从会议中看到,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重在( )
A.加快军备建设 B.学习打仗本领
C.加强政治工作 D.掌握科学技术
15.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分析下列一组图片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 B.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
C.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 D.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敢
16.下图展示的军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17.1987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工作胜利完成。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中国的裁军( )
A.使中国形成了新时代五大军种 B.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需要
C.说明了军事国防的重要性降低 D.形成了新中国强军兴军的局面
1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做一期板报。据下列图片判断,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赴苏丹撤侨
A.使命担当、英雄本色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发生于1949年的是( )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③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参加战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某同学正研究学习“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亮相”等内容。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B.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绵延数千里的南北洋滨海门户洞开,使得一贯以重兵布防西北的清政府传统战略思想发生转变,在“洋人论势不论理”的现实面前,开始思考如何建设海防,以期战守可恃。因此,可以说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海军建设的根本推动力。限于特定的历史形势,为了解燃眉之急,统治阶层力图建立一支新式军队来加强自身的力量自强御侮……
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在兴起的同时,也存在自身难以掩盖的弊端: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那里,海军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是传统的重“守”轻“攻”,……造成海军装备的吨位重、航速慢、灵活机动性差的特点。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就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海军作为攻势武器的存在,是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国力难以滋养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及船舶建造问题时就认为,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也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近代中国限于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与研制能力,始终未能完成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的仿造,在引进装备建设理论时发生了变质,仅仅把海军作为岸防的延伸,单纯的防御性战略最终制约了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开展。
——摘编自《近代中国海军》
(1)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在兴起的同时,也存在自身难以掩盖的弊端”。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军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2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众,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材料一:
(1)根据图片回答,“开天辟地”是指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哪次会议?
(2)结合图片写出为抗战后指明方向的“中共七大”会议地址和确立的指导思想。
(3)图中“人民当家做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1978年年底召开了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该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二:“军队强则国家强,只有具备遏制战争的能力,才能避免战争。”
——习近平《为什么强国必须强军》
(5)中国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也是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的是哪一军种?当今调整的五大军种除了它和海陆空三军外,还有哪一个新军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其中多数侵略者是通过海上入侵中国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深刻教训。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发出了“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号召。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的周恩来,为了实现建立强大海军的宏伟目标倾注了大量心血。
——摘编自《周恩来与新中国海军建设二三事》
材料二 ……十年间中国海军发展是翻天覆地的。首先是舰艇建造周期越来越快,此前有句俗语是“十年造一舰”,现在从公开报道中也能看到,舰艇建造周期在不断缩减,从中反映出我国工业水平、国防建造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次,随着新型现代化舰艇的增加,对于舰艇应用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尽可能多地去使用新型舰艇,最大可能暴露问题,为后续舰艇建造提供经验。第三,此前我们会更多强调单舰的性能,比如航速、导弹射程等,现在我们在关注舰艇性能之外,同样关注其是否能融于海军体系的发展中,能为体系建设提供多大的支撑和贡献率。
——摘编自《走向深蓝,回首中国海军这十年!》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强大海军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名称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十年间中国海军发展是翻天覆地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海军在武器装备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三、论述题
24.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力量。依据下列图表及所学知识,以《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1927年8月 国民革命军
1927年9月 工农革命军
1928—1936年 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9月后 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46年9月中旬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
1949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年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012年9月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要求:(1)短文中至少例证说明人民军队进行的七次军事行动及其影响,回顾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写出你的感悟。
(2)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左右。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与我国空间站天都属于航天领域,B项正确;“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属于原子能领域,排除A项;“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属于农业领域,排除C项;“2012年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属于军事领域,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材料可知,中国海军的撤侨行动保障了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由此可知,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人民解放军的联合作战体系,排除A项;撤侨出动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以说明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同胞出现在苏丹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但这些都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于1964年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从此我国进入核武器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排除A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核武器技术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排除B项;1960年,我国第一颗导弹成功爆炸,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阅兵图片展示了我国最新型的武器装备,反映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大,D项正确;图片无法体现军费开支巨大,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大,不能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排除B项;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大,不能反映出“海军力量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准备下潜的核潜艇、辽宁舰、歼-20战机”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D项正确;“蓝天卫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任务,与“核潜艇”“辽宁舰”无关,排除A项;“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反映的是民族问题,图片无法体现,排除B项;“海上盾牌”与“核潜艇”“辽宁舰”有关,与“歼-20战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题干中“1959年 10月,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2017年5月,习近平指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可以归纳不管是核潜艇的研制,还是建设现代化海军的决策都是由我们领导人的决策密不可分,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并不具备有利的外部环境,该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中未出现综合国力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中未出现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目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C项正确;目前我国军队建设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不是“九个作战群、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排除AB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由图表中“新中国成立前期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到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可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船重工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辽宁舰入列以来,组织了远海作战运用演练等一系列综合演练,已经初步形成了体系作战能力,D项正确;ABC项时间与辽宁舰生日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0.B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航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历史性跨越,昂首阔步迈入三航母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伍,海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海军建设属于国防建设的一部分,B项正确;“863计划”指的是1986年三月,国家确定了863计划,推动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排除A项;科技强军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排除C项;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不断现代化,形成抗美援朝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图谱,人民军队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长城,是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用优良的军队,D项正确;提高中国国防科技现代化总体水平、推动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队伍的形成均不能体现人民军队的精神图谱,排除AB项;材料体现了国防建设,不能体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国国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求在无人作战、海上作战、太空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新材料、复杂系统、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科学技术在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的是科技强军的重要性,A项正确;大力裁军体现了军队改革发展的情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加强军民合作和发展导弹部队,排除C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郑重宣告:“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可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是我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加强政治工作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C项正确;加快军备建设、学习打仗本领、掌握科学技术也都可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但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我国军种的完善,与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敢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2015 年,第 二 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D项正确;陆军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项;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项;空军目前包括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据题干材料“1987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工作胜利完成。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战争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化战争是科技战争。因此,我国裁军30万,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需要,B项正确;新时代五大军种与裁军无关,排除A项;裁军并不能说明军事国防的重要性降低,排除C项;题干信息未反映新中国强军兴军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赴苏丹撤侨,意在保护我国人民的安全——这体现了国家危难时刻中国军队的使命和担当责任,尽显英雄本色,A项正确;“科技强军、钢铁长城”与题干图片不符,排除B项;“民族团结”与题干图片不符,排除C项;“社会生活”与题干图片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是在1949年4月23日;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参加战斗是在1950年,所以发生于1949年的是①②,A项正确;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参加战斗是在1950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亮相”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我国依靠科技强军,使之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A项正确;“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反映的是祖国统一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反映的是民族团结的史实,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并非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排除D项。故选A项。
21.(1)原因:严重的海防危机。
(2)弊端:指导思想重“守”轻“攻”;中国工业落后;科研能力有限;防御性战略。
(3)成果: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自行研制核潜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可以说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海军建设的根本推动力”可知,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根本原因。
(2)弊端:根据材料“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那里,海军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是传统的重‘守’轻‘攻’”和所学可知弊端是指导思想重“守”轻“攻”;根据材料“海军作为攻势武器的存在,是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国力难以滋养的”可知弊端是中国工业落后;根据材料“近代中国限于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与研制能力,始终未能完成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的仿造”可知弊端是科研能力有限;根据材料“仅仅把海军作为岸防的延伸,单纯的防御性战略最终制约了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开展”可知弊端是防御性战略。
(3)成果:根据课本所学,直接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军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符合题意即可,如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自行研制核潜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等。
22.(1)会议:中共一大。
(2)地址:延安;
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3)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核心:邓小平。
(5)军种:火箭军;新军种:战略支援部队。
【详解】(1)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地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指导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会议:根据图片一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一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会议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5)军种:根据所学可知,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新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23.(1)目的:防止列强通过海上入侵我国。名称:华东军区海军。
(2)舰艇建造周期不断缩短;舰艇应用理念持续变化;建造舰艇的经验不断丰富;注重舰艇融于海军体系。
(3)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等入列;核潜艇装备我国海军;等等。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其中多数侵略者是通过海上入侵中国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深刻教训。”和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强大海军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列强通过海上入侵我国。名称:结合所学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2)表现:根据材料二“首先是舰艇建造周期越来越快, ……”和所学可知,中国海军发展是舰艇建造周期不断缩短;根据材料二“随着新型现代化舰艇的增加,对于舰艇应用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尽可能多地去使用新型舰艇,最大可能暴露问题,为后续舰艇建造提供经验。”和所学可知,中国海军发展是舰艇应用理念持续变化;根据材料二“此前我们会更多强调单舰的性能,比如航速、导弹射程等,现在我们在关注舰艇性能之外,同样关注其是否能融于海军体系的发展中,能为体系建设提供多大的支撑和贡献率。”和所学可知,中国海军发展是建造舰艇的经验不断丰富;注重舰艇融于海军体系。
(3)成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海军在武器装备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有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等入列;核潜艇装备我国海军;等等。
2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按照要求列举人民军队的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接着在论述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题目: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军事行动:1927年8月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举行秋收起义,在攻打大城市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1934年到1936年进行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37年9月八路军第——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7年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解放军打响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论述: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就是一支光荣的军队,为建立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举行秋收起义,在攻打大城市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4年,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到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一过程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9月八路军第——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解放战争中,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开始的渡江战役中,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捍卫中国安全的钢铁长城。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要求作答即可。首先应列举人民军队进行的七次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接着展开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对应1927年8月1日举行的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人民军队的生日——建军节。
“1927年9月工农革命军”对应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举行的秋收起义,这次起义在攻打大城市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1928—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阶段,最著名的军事行动为1934年到1936年的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37年9月后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阶段,1937年9月八路军第——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946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阶段,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开始的渡江战役中,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应了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等内容展示了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论述时,首先根据上述例证,写出自己的感悟——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就是一支光荣的军队,为建立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接着分阶段论述人民军队的军事行动和历史影响,首先论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举行秋收起义,在攻打大城市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其次论述红军长征——1934年,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到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一过程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再次论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行动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9月八路军第——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然后论述解放战争时期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开始的渡江战役中,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接着论述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最后以新世纪的军队建设成就总结——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捍卫中国安全的钢铁长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