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
柯 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幽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懒洋洋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她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能走完。她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踯躅一会,心情就会如巷尾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使人忘忧。 9、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自然段是用各地小巷与江南小巷对比,但为什么在写上海里弄时,却又重点描述“趿着拖鞋的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三自然段说“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其中“不是乡村风味”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描述了娇艳的桃杏向行人招手,这与“轻薄桃花逐水流”所表达的感情是否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认为小巷的动人之处是什么?小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总领下文,比喻。 10、描写“趿着拖鞋的女子”,是为了将其慵懒,惫沓与江南小巷作对比,以反衬江南小巷的优娴贞静。 11、体现在江南小巷幽静、古朴、秀美,没有乡村陋巷的破败、坎坷和芜杂。 12、表达的感情不一致,文中是一种欣赏、赞美,而诗句表现的是鄙视。 13、无比悠闲;让人心静,使人忘忧。 14、提示:手艺人必须有本领,有了本领才能有自己的尊严。能达到以上两点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能保障这种人生的社会是合理的社会。(只要围绕以上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