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年3月23日,货轮“长赐号”在大风和沙尘暴中偏离航道,触底搁浅在苏伊士运河航道151公里处,造成了严重的航道堵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欧洲与非洲的洲界线 B.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
C.联系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D.所处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绝大部分通过海洋外运,必然会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甲海域沿岸的是( )
A. B. C. D.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此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1万人死亡。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急剧恶化。读“巴、以两国所处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巴以两国所在的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B.当地白种人对黑种人的种族歧视引发战争
C.石油资源丰富,为经济利益而战 D.水资源匮乏,为水而战
5.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闻名全球,其发展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河流数量多,流量大 D.大城市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大
6.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不是下列哪个宗教圣城(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如图为中东地区原油产地简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沙特阿拉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居民大多为白种人 B.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D.该地区人口稠密
8.一艘油轮从伊朗驶往我国广州,一般需要经过(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巴拿马运河
9.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之日。下列哪些措施值得借鉴( )
①大力发展旅游业②石油产业深加工③禁止石油开采④大力发展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从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开始,双方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轰炸与封锁,造成了大量的巴勒斯坦的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东地区位于三大洲的交界地区,乙所在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亚洲
11.位于甲、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黑海
12.中东地区宗教矛盾突出,诞生于该地区的宗教不包括(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地区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下图为“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各类粮食危机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A.亚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14.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其位置位于( )
A.东半球北温带 B.东半球热带 C.西半球北温带 D.西半球热带
15.③区域粮食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处干旱的地区,水源不足 B.地处寒冷的极地地区,热量不足
C.地处高纬度地区,光照不足 D.地处地形复杂的地区,耕地不足
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这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完成下面小题。
16.产生“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这一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 )
A.昼夜更替 B.气候变化
C.地球运动 D.海陆变迁
17.邮船从法国马赛起航,目的地是中国香港。下列海域或海峡,邮船肯定不必航经的是( )
A.台湾海峡 B.红海
C.马六甲海峡 D.地中海
二、解答题
18.读“亚洲及其周边示意图”和“78°E、30°N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A 洋,西南隔B运河与 洲相邻,东北隔C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从所处纬度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五带中的 带。
(3)亚洲地面起伏大,D为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 山脉,该山脉地处欧亚板块与 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4)受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亚洲水系呈现( )特征。
A.缺少内流河,内流河流域面积狭小 B.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河流短小,无长河 D.河流大多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南部①②③三大半岛中降水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6)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②半岛所在地区是 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①半岛所在地区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 。
19.阅读中东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石油资源丰富,所以它被称之为( )
A.世界加油站 B.世界工厂 C.世界石油宝库 D.三洲五海之地
(2)图中D代表的是 运河,它沟通了红海和 (填名称),石油输出到西欧,走最近的路线必须经过该运河。
(3)中东淡水资源缺乏,甚至出现“水比油贵”的现象,以下解决缺水问题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淡化 B.采用节水的灌溉措施比如滴灌、喷灌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提倡节约用水
(4)中东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 教,宗教争端是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
20.读西亚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A 及其沿岸地区,该海湾上的唯一出口是C 海峡。
(2) (选填“干旱”或“暖湿”)是西亚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由于降水稀少,西亚多发展灌溉农业,D 平原是西亚的主要灌溉农业区。此外,以色列大力发展 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是世界跨 (纬度或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从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地处 带。A地终年高温多雨,属 气候。B地气候终年严寒,AB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受 的影响。
(3)CD两大洋中,给亚洲东部带来丰沛降水的大洋是 (填大洋名称)。
(4)图中E为世界面积最大的 半岛。此区域大多数居民仰 教,主要分布的人种是 色人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解析】1.欧洲与非洲的洲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联系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排除ABC;苏伊士所处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D对;故选D。
2.马六甲海峡是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不在中东地区,故A错误;中东的石油通过海洋运输必须要经过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故B正确;土耳其海峡是亚欧的分界线之一,故C错误;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不在中东地区,故D错误,故选择B。
3.甲海域为地中海,以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为主,雨热不同期,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正确。A为温带季风气候,BD为南半球的气候,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中东地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通过管道运输输往周边地区,通过海洋运输输往东亚、欧洲西部、美国等地区。
4.B 5.A 6.C
【解析】4.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外部势力的干预等,即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抢夺地理位置而战,石油资源丰富,为经济利益而战,水资源匮乏,为水而战,ACD正确;不同人种之间的歧视不是冲突不断的原因,B错误。故选B。
5.以色列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发展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A正确;以色列濒临地中海,B错误;河流数量少,C错误;城市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大不是发展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A。
6.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圣城,ABD不符合题意;佛教发源于南亚地区,耶路撒冷不是佛教的圣城,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中东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
7.D 8.C 9.A
【解析】7.沙特阿拉伯居民大多为白种人,A正确;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B正确;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全年炎热干燥,C正确;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疏,D错误。故选D。
8.从伊朗驶往中国,油轮需要经过的航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C正确。没有经过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ABD错误。故选C。
9.中东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各产油国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如沙漠旅游等、石油产业深加工等,①②正确;禁止石油开采不利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中东地区为摆脱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可以采取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沙漠特色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等措施。
10.D 11.A 12.D
【解析】10.中东地处“三洲两洋五海之地”,其中的三大洲是指亚洲、非洲、欧洲,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乙所在的大洲是亚洲,故选D。
11.读图分析,甲是非洲,乙是亚洲,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故选A。
12.中东地区宗教矛盾突出,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教诞生于古代以色列;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故选D。
【点睛】中东沟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五海为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争夺稀缺的淡水资源和宝贵的石油资源以及文化宗教差异,局势动荡。
13.D 14.C 15.A
【解析】13.由图可知,根据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区域分布示意图,可以判断出各类粮食危机的区域集中分布在非洲。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4.由图可知,新奥尔良位于赤道以北,纬度是30°N,属于北温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新奥尔良的经度为90°W,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图可知,③区域位于西亚,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源不足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A正确;③区域位于30°N附近,不属于极地地区,也不属于高纬度地区,B、C错误;③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不复杂,D错误。故选A。
【点睛】亚洲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粮食问题严重,只有通过保护耕地资源、加大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才能有效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16.C 17.A
【解析】16.由题干可知,“太阳迟落早起”是指太阳的东升西落,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C正确,BD错误;昼夜更替是产生的现象,A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17.邮船从法国马赛起航到中国香港,需经过的海域或海峡是: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18.(1) 太平 非 白令
(2) 北 北温
(3) 喜马拉雅 印度洋
(4)D
(5) ②③ ②③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或②③受季风影响,降水多
(6) 佛教 耶路撒冷
【分析】本题以亚洲及其周边示意图、地形剖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亚洲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A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南隔B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隔C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从所处纬度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亚洲纬度跨度大,地跨热、温、寒三带,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3)从图中可看出D为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可能将继续升高。
(4)从剖面图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高周低,所以导致亚洲水系呈现河流大多呈辐射状向四周流。D正确;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内流河地域面积大,A错误;亚洲的内流河最终并不注入海洋,B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地域广阔,因而长河众多,河流大多源远而流长,C错误;故选D。
(5)南部①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②③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或②③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
(6)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②是印度半岛,印度半岛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世界第二大半岛,以德干高原为主体。这里所在的地区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①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中东地区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19.(1)C
(2) 苏伊士 地中海
(3)C
(4)伊斯兰教
【分析】本大题以中东地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中东的石油资源、水资源、民族人种宗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因此其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是因为石油资源丰富,故C正确;世界加油站是指俄罗斯,A错误;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中国,B错误;三洲五海之地是指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石油资源丰富无关,D错误。故选C。
(2)图中D是亚洲与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南面的红海和北面的地中海,石油输出到西欧,走最近的路线必须经过该运河。
(3)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附近有丰富的海水,可实施海水淡化,以补充水源,故A选项正确;在农业发展方面,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有利于节约用水,缓解缺水问题,故B选项正确;中东地区沙漠广布,地下水较深且水量较少,如果大力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质沉降,生态环境恶化,故C选项错误;通过节约用水可以缓解缺水问题,故D选项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做法错误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C。
(4)中东地区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还有少数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其中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信仰犹太教,故中东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争端是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
20.(1) 波斯湾 霍尔木兹
(2) 干旱 两河 节水
【分析】本题以西亚示意图为材料,涉及西亚气候、农业、石油分布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位于阿拉伯半岛东侧,为波斯湾。波斯湾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
(2)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干旱是西亚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图中D位于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以色列气候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但由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农业成就。
21.(1)纬度
(2) 北温 热带雨林 纬度
(3)太平洋
(4) 阿拉伯 伊斯兰 白
【分析】本题以亚洲地图为材料,考查亚洲的范围、气候等知识,培养学生读图识记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亚洲是世界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2)从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地处北温带。A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气候终年严寒,AB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受纬度的影响。
(3)CD两大洋中,给亚洲东部带来丰沛降水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主要影响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4)图中E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阿拉伯半岛。此区域大多数为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大多为白色人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