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课件(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上《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课件(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4 19: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门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认识作者: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 1951年出生于上海。 1968年中学毕业,曾在崇明岛插队,种田,当过邮递员,教师,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四十余部。
写作背景:
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学程之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将书下注释中拼音标注到文中。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准字音。
浏( )览 衰( )弱
悲哀( ) 衷( )心
无聊( ) 徘( )徊( )
诠( )释 憧( )憬( )
凝( )聚 裨( )益
潜( )移默化 硕( )士读准字音。
浏( liú )览 衰( shuāi )弱
悲哀( āi ) 衷( zhōng )心
无聊( liáo ) 徘(pái)徊( huái)
诠(quán)释 憧( chōng )憬(jǐng)
凝( níng)聚 裨( bì )益
潜( qián )移默化 硕( shuò )士
风俗画:用当时社会风俗以及日常生活作 题材的绘画。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憧憬:(chōng jǐng)向往。
潜移默化:潜(qián)。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危言耸听:耸(sǒng)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诠释:诠(quán)说明,解释。
裨益:裨(bì)。益处。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智商:即智力商数。表示人的智力发展的水平。
喜剧和悲剧:戏剧按照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喜剧的结局大多是圆满的,悲剧的结局大多是悲惨的。
学程之二: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题目中的“你”是指谁?“门”是什么意思?
2.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大门呢?
3.为什么要打开这扇大门? 1.题目中的“你”指谁?“门”是什么意思?
青少年读者 (你是指将要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将要走近文学的人和爱好文学的人。也包括在座的我们自己)。
某一领域。 2.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大门呢?
作者要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
3.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青少年读者)打开文学这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 4.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
醒目;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设置悬念;用“你”表示亲切的对话。 5. 作者为什么要把我们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这扇大门?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因为“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中心句)
( 点出写此文的目的: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学程之二:精读1、2节,思考问题。 1. 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
2.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
3.第2段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1. 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领域。 2.第一段中的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
“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
对比,突出打开门的必要性。 ⑵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可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 1、什么是文学?在文中找出答案。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2、阅读文学作品有哪些用处? 阅读文学作品,能够积累文化,积累知识,
积累智慧,积累感情。3、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样的? (答案省)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诠释( ) 憧憬( ) 裨益( ) 广袤( )
三、选词填空。
1、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A、提高修养 B、丰富情感 C、增长知识)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_______的积累,一种_______的积累, 一种______的积累,一种_______的积累。
A、文化 B、感情 C、知识 D、智慧)
第二课时学程之一:研读3、4段,思考问题。1.默读第3段,思考第3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题,揭示作者为青少年读者打开的是文学这扇大门。 2.齐读第4段,思考下列问题。 A.第四段共有13句话,请分别找出关于文学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句子。
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
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
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B.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从第四段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第13句)

不能调换,先增长知识,才能提高修养,也才能丰富情感,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是递进关系。 一、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第四自然段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里的“高智商”是指;
“野蛮”在这里是指:
3.据文中所述,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位不读文学作品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你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道出对文学一无所知者的本质特征。(指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知识,而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解人生意义的人。)4.指出最后一句“这”指代的内容:
二、《为你打开一扇门》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其中标题和第一至第四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 ,第五至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 。作者用的是 修辞方法,这样写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青年读者文学拟人 四、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诠释( ) 憧憬( )
2、“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别? 两个词组的范围不同, “优秀的文学作品”
包含在“文学作品”之中。quán Chōng j?ng3、解释下列词语
结晶——
共识——
比喻珍贵的成果
人们在认识上的一致性学程之二:赏析重点句(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好在哪里?
赏析:既是排比,又是比喻。
把优秀文学作品比作“缩影”、“心声”、“风俗画”、“结晶”,从不同侧面表现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喻和排比结合,具有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作者说:“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结晶。”请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举出一两个实例。(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赏析:反复、排比(加强语势)。
句式齐整,由实到虚,“一种”和“积累”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四个“一种”,四个“积累”,十分有力地阐述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3)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赏析:排比、反复结合。
由“历史”到“社会”,由“自然”到“人生”,由大处到小处,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 (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全文中心句,阐明了文学的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6)文中说“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对此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你阅读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况来说)文学: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我来填一填: 文学是 。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 语,春水潺潺;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你尽可翁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葡萄的清爽写作技巧:
1.运用比喻 、拟人手法
2.语气亲切,情感真挚
3.词汇丰富,用语灵活
(请大家找一些例子说明一下)《水浒传》三国演义四 大 名 著雨 果《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鲁 迅《狂人日记》
《阿Q正传》
《朝花夕拾》郭 沫 若《女神》
《屈原》
曹 禺老 舍《骆驼祥子》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推荐阅读
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三、讨论并回答
1、“致文学”从哪四个方面描述了文学?
文学能够展现世界一切美好的景象,增长读者的知识



文学能生动地展现古往今来多姿多彩的人生,打动人心 文学反映生活贵在求真,以此拨动读者心弦,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文学能用艺术的手法,跨越时空,交汇虚实,启迪读者自由想象 至于当作家,连做梦都没有想过。可是我对书却有着特殊的兴趣,自打识字开始,便能自己读小说。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读了《西游记》《水浒》《岳传》。以后,只要是有趣的书,拿到就看,而且速度极快,常常一天就能读完一部长篇。放一次暑假,往往能读完几十部长篇。这种大量的阅读,尽管是毫无目的的、囫囵吞枣式的,却在无意中为我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赵丽宏 永远的文学情结老师寄语她是你学识渊博的老师,
不仅传授你丰富的知识,更能教给你做人的真谛;
她是你善解人意的挚友,
在你悲伤时,给予慰藉;在你乏味时,给予欢乐;
在你自满时,给予鞭策;在你畏缩时,给予信心。
她是你真正的良师益友,
愿你能亲近她,拥抱她,
真正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文明人。五、小结:
1、想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就必须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
2、语文与文学作品不能划等号,学好语文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反过来又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六、课后作业
1、背诵第4自然段
2、本周周记
《我眼中的初一(1)班》
(要求:1、写出自己真实的感觉)
2、字数在500字左右
3、预习第二课4、找出你认为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
(做在摘抄本上)
可以使用一些圈点勾画符号: ● 关键词语
—— 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 精彩语句。
Δ 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
? 有疑问处
圈点勾划示范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Δ开头以“门”为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世界上有种种未知领域。
第二课时作业
一、 填写短语
潜移_____化 危言_____听 壮_____雄奇
  _____纷热烈 深沉_____肃 喜怒_____乐 热泪_____襟 无拘无_____ 跌_____命运 情不自_____ 追名_____利 人生真_____
二、 解释词语。
 裨益(  ) 广袤( ) 维幕( )
三、仿写句子。
1、文学是  
四、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励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你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喜剧:____________________
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摘录三句有关书籍或读书的名人名言。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