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狼》(课件+教案+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狼》(课件+教案+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4 19:28:40

文档简介

30.《狼》
1.2012南昌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答案】(二)(10分)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2.2011佛山市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 屠暴起(暴躁)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 止增笑耳(只有)
  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
答案:6、B??? 7、A??? 8、B??? 9、D??? 10、C
3.2011宁波市
狼(8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⑴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⑵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8分)
15.⑴回头看 ⑵打洞(2分,每空1分)
16.C(2分)
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4.2008眉山市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两狼之并驱如故 目似瞑,意暇甚
故令嗥 意甚仓皇

狼不敢前 相去数十步
跑号如前状 一狼径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分)


答案:12.B (2分)
1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采分点:“变诈”“几何”的解释各0.5分,其它意思接近即可,1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采分点:“下”“绝”的解释各0.5分,其它意思接近即可,1分)
14.D (2分)
15.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言之有理即可,2分)
5.2006连云港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 )
(2)将舐其喉( )
(3)信不诬哉 (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答案:9.(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10(3分)B
11.(3分)D
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
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6.2006乌鲁木齐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要,完成17~21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彼竭我赢,故克之
C.一狼径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止增笑耳 非梧桐不止
⒙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
⒚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
⒛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
答案:⒘C ⒙①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2分),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分) ⒚遇狼 目似瞑,意暇甚 机智勇敢 ⒛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难点: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教学设想
学生接触文言文不久,对文言文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朗读课文和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学习文言文中的各种描写以及叙议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仍尽力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各自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畅所欲言)
  是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有一种动物,到了月圆之夜,它会对月长啸(放狼啸),大家说它叫——狼!
  对!很好。那同学们与狼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呢?
  (杯盘狼藉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心狗肺 鬼哭狼嚎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狈不堪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不错,着这样的一些成语当中,狼所扮演的角色是好的还是坏的呢?可以看出它具有怎样的习性呢?(凶狠、奸诈)
嗯!如果让你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条狼,不!两条狼,你心里是怎样的感觉?
好的!我们一起看一看蒲松龄笔下的屠夫是怎么做的吧!翻开课本P229
板书课题——《狼》蒲松龄
二、作家作品简介。
?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我们所熟悉的“画皮” 就是出自《聊斋志异》中。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朗读正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蔽shàn 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二)疏通字词。
30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屠:屠户,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止:通“只”,只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惧:害怕
以:介词,用
从:跟随
并:一起
故:旧、原来
窘:困窘,处境危急
敌:胁迫、攻击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麦场:打麦场
积薪:堆积柴草
苫蔽:覆盖、遮蔽
乃:于是
奔:跑
倚:倚靠
其:代词,指柴草堆
弛:放松,指卸下
眈眈:注视的样子
少时:一会儿
径:径直
去:离开
犬:像狗似的
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不译。
瞑:闭眼
意:神情
暇:空闲
甚:非常
暴:突然
以:介词,用
数:几
毙:杀死
方:正要
转:转身
洞:打洞
意:想、打算
隧入:钻入
以:介词,来
攻:攻击
其:代词,他,指屠户
止:同“只”,只
尻:屁股
自:从
股:大腿
毙:杀死
乃:才
寐:睡觉
盖:原来是
以:介词,用来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变诈:作假,欺骗
几何:多少,能有几何
止:同“只”(三)翻译课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扔给狼。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了上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敌。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场主职薪其中,苫蔽成丘。
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并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过了一会儿,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四)感知课文。
段1:写屠户遇狼。这是故事的开端。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段2:写屠户惧狼。这是故事的发展。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
思考下面问题: 1、面对狼“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如何?(内心害怕。)
2、他用什么方法对付狼?(把骨头扔给狼。)
3、用这样的方法对付狼,体现了屠户对狼的态度是怎样的?(迁就安抚。)
4、“复投之”又体现了屠户怎样的心态?(妥协退让。)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说明了狼的什么本质?(贪婪凶残。)
段3:写屠户御狼。故事进一步发展。表现屠户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段4:写屠户杀狼。高潮结局。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思考下面问题: 1、“狼不敢前”的原因是什么?(屠户“弛担持刀”准备搏斗。)
2、狼既然“不敢前”,为什么又“眈眈相向” ?(不甘罢休、耍弄阴谋。)
3、狼到底耍弄了什么阴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
4、这两只狼除贪婪外,还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呢?(狡诈阴险。再狡诈阴险,还是被屠户杀死了。)
段5:评论部分:点明故事主题。
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对狼的态度如何?(嘲笑。)
2、如何理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
3、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拓展延伸。
1、千百年来,在人和动物的矛盾斗争中人类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总能取得暂时的胜利,并以自己的“机智”而沾沾自喜,若把褒义词“机智”换成贬义词,该怎样说? (狡猾、狡诈。)
2、狼是狡猾的,但与人比,人就更狡猾(正面说“机智”)了,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的狡猾呢?(“投以骨 ”、“复投之 ”、“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结语:狼再狡猾,然而它哪里是人类的对手呢?在人面前,狼的那些手段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止增笑耳 ”。这样说来,动物们又如何算计过人类呢?因此,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人类必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3、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水牛为什么怕农人,水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们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水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要求: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描写,以简短的议论结尾。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课件41张PPT。与狼有关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心狗肺 鬼哭狼嚎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狈不堪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淄博聊斋宫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蒲松龄《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我们所熟悉的“画皮” 就是出自《聊斋志异》中。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聊斋志异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zhuìjiǒngshàn bìchídānmíngsuìxiá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户,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通“只”,只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害怕用跟随一起旧、原来疏通字词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 奔 倚其 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 瞑,意 暇 甚。 困窘,处境危急胁迫、攻击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打麦场堆积柴草覆盖、遮蔽于是跑倚靠代词,指柴草堆放松,指卸下注视的样子一会儿径直像狗似的助词,补足音节,
无实义,不译。闭眼神情空闲非常离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 突然用几杀死正要转身打洞想、打算钻入攻击他,指屠户同“只”,只从大腿杀死原来是用来才屁股睡觉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狡猾一会儿作假,欺骗多少
,能有
几何同“只”,只是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翻译课文屠惧,投以骨。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扔给狼。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了上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敌。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场主职薪其中,苫蔽成丘。
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并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过了一会儿,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狼(情节1-开端)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感知课文段1:写屠户遇狼。 这是故事的开端  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狼(情节2-发展)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段2:写屠户惧狼。这是故事的发展。  思考下面问题: 1、面对狼“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如何?内心害怕。2、他用什么方法对付狼?把骨头扔给狼。3、用这样的方法对付狼,体现了屠户对狼的态度是怎样的?迁就安抚。4、“复投之”又体现了屠户怎样的心态?妥协退让。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说明了狼的什么本质?贪婪凶残。狼(情节3-进一步发展)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段3:写屠户御狼。  故事进一步发展  表现屠户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狼(情节4-高潮、结局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情节4-高潮、结局②)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情节4-高潮、结局③)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段4:写屠户杀狼。  高潮结局  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思考下面问题: 1、“狼不敢前”的原因是什么? 屠户“弛担持刀”准备搏斗。2、狼既然“不敢前”,为什么又“眈眈相向” ?不甘罢休、耍弄阴谋。3、狼到底耍弄了什么阴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4、这两只狼除贪婪外,还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呢?狡诈阴险。
再狡诈阴险,还是被屠户杀死了。评论部分:点明故事主题。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对狼的态度如何? 嘲笑。2、如何理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3、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拓展延伸 1、千百年来,在人和动物的矛盾斗争中人类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总能取得暂时的胜利,并以自己的“机智”而沾沾自喜,若把褒义词“机智”换成贬义词,该怎样说? 狡猾、狡诈2、狼是狡猾的,但与人比,人就更狡猾(正面说“机智”)了,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的狡猾呢?“投以骨 ”、“复投之 ”、“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狼再狡猾,然而它哪里是人类的对手呢?在人面前,狼的那些手段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止增笑耳 ”。这样说来,动物们又如何算计过人类呢?因此,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人类必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拓展训练--创新作文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水牛为什么怕农人,水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们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水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要求: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描写,以简短的议论结尾。题目自拟。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 )
2.一狼洞其中 (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4.其一犬坐于前 (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6.止增笑耳 ( )上前打洞钻洞像狗似的欺骗的手段笑料文言知识归纳词性活用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为动词,钻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犬:文言知识归纳文言知识归纳(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
②场主积薪其中 ( )
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 ( )
④一狼洞其中 ( )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⑥屠自后断其骨 ( ) 指狼 指麦场 指积薪 指积薪 指屠户 指狼文言知识归纳文言知识归纳(一词多义) ①复投之 ( )
②又数刀毙之 ( )
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④久之,目似瞑 (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代狼主谓之间代狼助词,不译助词,的文言知识归纳文言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以 ①以刀劈狼首 (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②意暇甚 ( )
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 )
②盖以诱敌 ( ) 用 来,表目的 想,打算 神情 攻击 对方文言知识归纳(1)开端:
(2)发展:
(3)高潮和结局: 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总结新课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屠户惧 投以骨
  复投之
  骨尽两狼缀行一止一从
后止前至
并驱如故大窘 奔倚积薪
   弛担持刀晚归不敢前
眈眈相向暴起 刀劈狼首
   刀断狼股一径去 洞其中
一假寐 诱敌 贪
婪 不甘罢休狡诈
阴险迁就退让果断抉择勇敢机智黠---毙 诈---笑(议论)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止”通“只”2、缀行甚远连接、紧跟3、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停止跟从
学习4、恐前后受其敌攻击5、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课堂练习6、弛担持刀7、一狼径去8、屠自后断其股9、狼亦黠矣二、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1、并驱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放下径直大腿狡猾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眼睛好像闭起来,神情悠闲得很一只狼在它(柴堆)中间打洞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