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三节 美洲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2.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3.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读图,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并分析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2.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3.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3.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 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一)知识梳理
一、北美洲的地形、气候
1、北美洲的地形
读图1-6、1-35,完成课本P27活动题1、2,找出主要地形区的位置。
①北美洲主要山脉有 、 、 ,主要高原有 、 ,主要平原有 。
②北美洲平均海拔 米,居世界第 位。
③地形分布呈南北三大纵裂带。
西部高山区: 、 组成科迪勒拉山系。
东部高原山地区: 、 。
中部平原区: 。
④北美洲不少湖泊是 作用的产物,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是除南极洲之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①平均海拔 ②地势起伏 ③南北 列的三大地形区。
④ 作用显著。
2、北美洲的气候
读图1-40、1-41,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①北美洲地跨 三带,气候类型 ,仅缺少 、
②受海陆轮廓影响,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以 气候为主,温带气候有 、 、 、 、 ,其中,尤以 、 气候为主。
③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由于山脉多为 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 沿海地区,降水分布明显受到 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由 沿海地区向 内陆地区逐渐减少,北美洲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冬季,从 南下的寒冷空气长驱南下,造成北美洲大范围的寒冷天气,夏季, 沿岸北上的暖湿空气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大大加剧了北美洲气候特征的 。
总结:北美洲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 ②以 气候为主③ 对气候影响显著。
二、南美洲的地形、气候
根据北美洲地形、气候的分析方法,分析南美洲的地形、气候。
1、南美洲的地形
①西部为高大的 山脉,这是世界上最 的山脉。
②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 、 、 、 、 、 、 ,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 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 大的高原。
2、南美洲的气候
①南美洲绝大部分位于 与 之间,以 气候为主,其中,尤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 。
②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 的大洲。
③气候受地形影响
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湿润空气,30°S以南的西部地区比较湿润,东部地区较为干旱,安第斯山脉的气候有明显的 变化。
三、南、北美洲的河流
读图1-35、1-36,找出南、北美洲的重要河流,填写下表
河流
发源地
流向
注入海
长度
主要流经国家
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二)知识链接
1. “美洲”名称的由来
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 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 ,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2.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航海家哥伦布为寻找欧洲向西航行到亚洲的新航路,于1492年首次航行到此,误以为这就是印度附近岛屿。大约10年后,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航海认定这里是不同于东方印度的“新大陆”。因为该群岛位于西半球,所以称西印度群岛。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一是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二是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要素的统计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根据最热月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判断热带、温带和寒带。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一般为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一般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热气温较高,一般温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附近,一般为寒带。
第三步,根据降水多少及分配状况判断气候类型。
(三)课前练习
1.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什么,位于哪儿( )
A.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B.落基山、北美洲
C.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D.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2.关于南北美洲气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候类型都相同
B.两洲都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
C.南美洲热带气候分布范围广,北美洲热带气候相对狭窄
D.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暧湿的特征
3.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海岸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4.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正确的是( )
A.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B.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安第斯山脉
C.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落基山脉
D.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5.拥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和平原的国家是( )
A.美国家 B.中国 C.巴西 D.俄罗斯
答案:1.C 2.C 3.B 4.D 5.C
四 课堂活动区(合作探究重点,互动撞击思维)
(一)合作探究(生生合作)
材料1 北美洲地形图
材料2 南美洲地形图
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读材料1图,从平均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在材料2图中找出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请尝试设计表格,对“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答案:
1.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南美洲平均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
项目
大洲
地形分布
最 长
山脉
最长河流
主要气候类型
西部
中部和东部
名称
流向
注入地
流经
国家
北美洲
南美洲
(二)展示提升(师生合作)
材料1 北美洲1、7月气温分布图
材料2 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3 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4 北美洲冬夏气流的移动示意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读材料1,请归纳北美洲气温分布规律。
2.读材料2,请归纳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读材料3,请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
读材料4,思考北美的地形如何影响北美的气候?
参考答案:
1.向北气温降低;7月气温高于1月;1月南北温差大,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7月南北温差小,大部分地区在10℃以上。
2.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中东部地区大致从南向北递减;40°N~ 60°N大陆西侧降水丰富。
3.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小。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4.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导致中部平原和墨西哥湾沿岸冬季出现寒冷天气;春夏季节,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能长驱北上,到达哈得孙湾附近,春夏季节能给中部平原带来丰沛降水。
探究活动三
材料1 南美洲1、7月气温分布图
材料2 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3 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读材料1,请归纳南美洲气温分布规律。
2.读材料2,请归纳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3.读材料3,请归纳南美洲气候特点。
4.读材料,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想一想,这一分布特点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1.向南气温降低;1月气温高于7月;7月南北温差大,都在0℃以上;7月南北温差小,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
2.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亚马孙河流域降水最多,40°S~ 60°S大陆西侧降水丰富;回归线大陆西侧和温带大陆东侧降水稀少。
3.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西部气候分布狭窄。
4.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西侧呈狭长形分布。导致这一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三)课堂小结
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地形特征
南 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北
各
异
的
自
然
环
境 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气候为主
气候特征
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课堂练习
1.北美洲的东部主要地形是 ( )
A.低缓的高地 B.高大的山系
C.广阔的平原 D.幽深的谷地
2.北半球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 )
A.青藏高原 B.北冰洋
C.格陵兰岛 D.西伯利亚
3.南美洲安第斯山以东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山地为主 D.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4.当白令海峡西侧为3月20日时,其东侧为( )
A.3月19日 B.3月20日
C.3月21日 D.3月22日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山脉: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⑤处的群岛名称是___________。
(3)美洲西侧气候在沿海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C 2.C 3.D 4.A
5.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西印度群岛 因为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五 课后巩固练习
1.在美洲有一个国家,它地跨寒带、热带、温带,还地跨两大洲,这个国家是( )
A.美国家 B.巴西 C.加拿大 D.墨西哥
2.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相撞而形成的,它是( )
A.科迪勒拉山系 B.喜马拉雅山系 C.阿尔卑斯山系 D.天山山系
3.关于南北美洲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B.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C.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D.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4.以下河湖不属于美洲的是( )
?? A.密西西比河??B.亚马孙河???? ?C.五大湖? ?D.刚果河
答案:1.A 2.A 3.B 4.D
5.读“南美洲略”图,回答问题。
(1)南美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所以南美洲气候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
(2)河流A为__________河,河流附近的主要气候是___________气候。
(3)该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①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②拉丁美洲是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③拉丁美洲干旱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④亚马孙河中下游在低平的平原上,从南北两侧汇入众多的支流,形成庞大的水系
⑤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利于海洋湿润空气进入,容易成云致雨
⑥拉丁美洲降水量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
⑦亚马孙河流经山地,多急流瀑布
⑧亚马孙平原地处赤道两侧,终年炎热,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烈
6.读南美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及A地和B地的气候图,A、B两地都濒临海洋,但其气候类型截然不同,请你加以分析。
(1)A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2)B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3)A、B两地中全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安第斯山脉是美洲___________山系的一段。
A 2.A 3.B 4.D
5.(1)热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亚马孙 热带雨林
(3) ①④⑤⑥
6.(1)1 7 小 多 地中海
(2)1 7 大 少 温带大陆性
(3)A地 A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4)科迪勒拉
六 课后反思
第六章第3节美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2.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3.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地形的异同之处。
3.通过读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多样性世界的认识与感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读图,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并分析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2.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3.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3.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美洲一些风光图片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图片分别指的是哪些地理事物?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教师:这些地方都属于一个大陆?是哪个大陆呀?
学生:美洲。
教师:它们一起组成美洲大陆的自然环境,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美洲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导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地形特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本,尝试设计表格,对“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比分析
教师巡视,并适时点拨、指导,小组完成表格设计后教师组织各组间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表格的比较内容。
探究活动一
材料1 北美洲地形图
材料2 南美洲地形图
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读材料1图,从平均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在材料2图中找出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请尝试设计表格,对“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答案:
1.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南美洲平均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
项目
大洲
地形分布
最长
山脉
最长河流
主要气候类型
西部
中部和东部
名称
流向
注入地
流经
国家
北美洲
南美洲
小组完成填写后,教师组织各组间进行交流,教师予以肯定、鼓励的评价,总结知识点 。
教师板书并鼓励学生到黑板前完成填空。
1.地形特征 :
①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②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过渡:在了解了美洲的地形特征后,我们再来探究美洲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
2.气候特征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二
材料1 北美洲1、7月气温分布图
材料2 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3 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4 北美洲冬夏气流的移动示意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读材料1,请归纳北美洲气温分布规律。
2.读材料2,请归纳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读材料3,请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
读材料4,思考北美的地形如何影响北美的气候?
参考答案:
1.向北气温降低;7月气温高于1月;1月南北温差大,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7月南北温差小,大部分地区在10℃以上。
2.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中东部地区大致从南向北递减;40°N~ 60°N大陆西侧降水丰富。
3.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小。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4.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导致中部平原和墨西哥湾沿岸冬季出现寒冷天气;春夏季节,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能长驱北上,到达哈得孙湾附近,春夏季节能给中部平原带来丰沛降水。
探究活动三
材料1 南美洲1、7月气温分布图
材料2 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3 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读材料1,请归纳南美洲气温分布规律。
2.读材料2,请归纳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3.读材料3,请归纳南美洲气候特点。
4.读材料,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想一想,这一分布特点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1.向南气温降低;1月气温高于7月;7月南北温差大,都在0℃以上;7月南北温差小,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
2.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亚马孙河流域降水最多,40°S~ 60°S大陆西侧降水丰富;回归线大陆西侧和温带大陆东侧降水稀少。
3.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西部气候分布狭窄。
4.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西侧呈狭长形分布。导致这一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板书:
2.气候特征
①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气候为主
②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学生填写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纠错
4.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组织学生讨论课本P29活动题1、2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明确答案。
课堂小结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的不同,使得它们虽然同处一个大陆上,但自然环境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选择题?
1.北美洲的东部主要地形是 ( )
A.低缓的高地 B.高大的山系
C.广阔的平原 D.幽深的谷地
2.北半球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 )
A.青藏高原 B.北冰洋
C.格陵兰岛 D.西伯利亚
3.南美洲安第斯山以东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山地为主 D.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4.当白令海峡西侧为3月20日时,其东侧为( )
A.3月19日 B.3月20日
C.3月21日 D.3月22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山脉: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⑤处的群岛名称是___________。
(3)美洲西侧气候在沿海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C 2.C 3.D 4.A
5.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西印度群岛 因为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美洲》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地形特征 :
(1)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2)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2.气候特征:
(1)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气候为主
(2)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思考题
试想假如北美洲西部的山脉为东西走向,那么北美洲的气候会怎样?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题。
教学反思?
6.3美洲
1.在美洲有一个国家,它地跨寒带、热带、温带,还地跨两大洲,这个国家是( )
A.美国家 B.巴西 C.加拿大 D.墨西哥
2.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相撞而形成的,它是( )
A.科迪勒拉山系 B.喜马拉雅山系 C.阿尔卑斯山系 D.天山山系
3.关于南北美洲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B.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C.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D.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4.以下河湖不属于美洲的是( )
?? A.密西西比河??B.亚马孙河???? ?C.五大湖? ?D.刚果河
答案:1.A 2.A 3.B 4.D
5.读“南美洲略”图,回答问题。
(1)南美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所以南美洲气候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
(2)河流A为__________河,河流附近的主要气候是___________气候。
(3)该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①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②拉丁美洲是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③拉丁美洲干旱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④亚马孙河中下游在低平的平原上,从南北两侧汇入众多的支流,形成庞大的水系
⑤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利于海洋湿润空气进入,容易成云致雨
⑥拉丁美洲降水量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
⑦亚马孙河流经山地,多急流瀑布
⑧亚马孙平原地处赤道两侧,终年炎热,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烈
6.读南美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及A地和B地的气候图,A、B两地都濒临海洋,但其气候类型截然不同,请你加以分析。
(1)A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2)B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3)A、B两地中全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安第斯山脉是美洲___________山系的一段。
A 2.A 3.B 4.D
5.(1)热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亚马孙 热带雨林
(3) ①④⑤⑥
6.(1)1 7 小 多 地中海
(2)1 7 大 少 温带大陆性
(3)A地 A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4)科迪勒拉
( )1. Bring these flowers into a warm room______ they'll soon open.
A. or B. and C. but D. for
( )2.- Amy, you wear a new sweater today!
-It fits me well, ______the colour is not my favourites.
A. and B. so C. but D. or
( )3-Helen, I've failed in the Chinese exam again.
-Don't______. Work hard and you'll be good at Chinese some day.
A. give out B. give off C. give up it D. give up
( )4.-Can you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ins?
-Differences? Oh, no, They look quite______.
A. different B. similar C. strange D. interesting
( )5.-Why don't you buy the camera, Mary?
-It's too expensive. I can't_____ it.
A. sell B. lend C. keep D. afford
( )6. After a while, he_____ good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 caught up with B. ended up with
C. came up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