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源】2016届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复习课(教案+学案+课件+同步练习)(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资源】2016届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复习课(教案+学案+课件+同步练习)(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0-07 09:32:56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溶液
同步练习
强化训练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的是( )
A.乙醇 B.食盐 C.蔗糖 D.冰块
2.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
A. 酒精 B. 水 C. 汽油 D. 植物油
3.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5.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能得到20℃时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40% B.28.6% C.26.5% D.36%
6.下列有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植物油与水关溶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7.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稀盐酸 B.碘酒 C.白酒 D. KNO3溶液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取决于扩散与水合过程的相对强弱
 
B.
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烧碱、石灰石
 
C.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
空气按体积比计算氧气氧气最多,氮气次之
9.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稀盐酸 B.碘酒 C.白酒 D. KNO3溶液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 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1.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  )
 
A.
冷水
B.
热水
 
C.
加了餐具洗洁精的冷水
D.
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
12.下列固体物质加入水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
 
A.
NH4NO3
B.
NaCl
C.
CaO
D.
NaOH
13.下列有关“配置4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的是(  )
 
A.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
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
 
C.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
 
D.
取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 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5.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
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
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
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取决于扩散与水合过程的相对强弱
 
B.
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烧碱、石灰石
 
C.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
空气按体积比计算氧气氧气最多,氮气次之
17.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
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
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
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
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18.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
 
B.
用量筒量取90.0mL 的水
 
C.
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放热
 
B.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来做电极
 
C.
合金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D.
S02、CO、NO2都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
21.(1)盐酸中溶质是 ,溶剂是 。(此两空写物质的化学式)
(2)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里得到一种紫红色溶液,该溶液叫做 的 溶液。(此两空写物质的名称)
(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粒子是 ;消毒酒精中的溶质粒子是 。(此两空写粒子的符号)
22.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 溶解 (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 3 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左 (填“左盘”、“右盘”)上.
(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胶头滴管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3.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
(1)氯化钠晶体是由 Na+、Cl﹣ (填微粒符号)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 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 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 的缘故.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 200 g.
(3)某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试列式计算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S(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4.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实验室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 、 。
(2)操作①、②、③中都用到玻璃棒,在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3)操作③中看到 时,即停止加热。
25.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包括广口瓶、玻璃棒、 和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26.现有20%的硝酸钾溶液100 g。
(1)若将原溶液蒸发20g水且无固体析出,则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向原溶液中加入100g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D 6、D 7、A 8、A 9、A 10、B 11、D 12、A 13、C 14、B 15、B 16、A 17、A 18、B 19、C 20、A
21.(1)HCl,H2O。
(2)碘、汽油
(3)Na+、Cl-;C2H5OH。
22.(1)④ 溶解 
(2) 玻璃棒 .
(3) 3 g, 左 .
(4) 胶头滴管  A .
(5) 偏大 ).
23.(1) Na、 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 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 .
(2) 200 g.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0%=26%。解得s≈35.1g
24.(1)溶解、过滤、蒸发。
(2)防止蒸发皿内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3)出现大量晶体。
25.(1)量筒、烧杯。
(2)装置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
(3)100
(4)④②①⑤③??
26. (1)若将原溶液蒸发20g水且无固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是: =25% (2)若向原溶液中加入100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是: =10% 答:(1)若将原溶液蒸发20g水且无固体析出,则此时溶质质量分数25%; (2)若向原溶液中加入100g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是10%.
27. (1) ①16;184;。
②左;B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或氢氧化钠易潮解);
第三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教师寄语】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
【学习任务】
1、了解溶液的特征、组成、性质及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2、能区分溶液中溶剂和溶质
3、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
4、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任务导学】
〖知识点一〗溶液
试一试: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几种物质里形成的具有_____、_____的混合物
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特征:_____、_____
5、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练习
1、某液体若是溶液,其必然是( ) A.长期敞口放置不会析出沉淀 B.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 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我会填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碘酒
硫酸溶液
盐酸
〖知识点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动动脑:
1、溶解吸热:如______
2、溶解放热:如____、______、_____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______
针对性练习: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右高左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活性炭 
〖知识点三〗乳化作用
想一想:
1汽油洗油的原理是_______
洗洁精、洗发液和洗衣粉洗油的原理是_____
〖知识点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
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分析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 一定要指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练习:
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五〗溶质的质量分数
想一想: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溶液稀释:溶质的质量____
针对性练习
1、1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______g。
2.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思考讨论:
如何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500 ml 20%的稀硫酸(密度约为1.14g/ml )?.需要浓硫酸___ 毫升 ?水 毫升?
〖知识点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想一想:
1.用固体来配制溶液的的一般步骤有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4)_____
所用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的一般步骤有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4)_____
所用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练习:
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5%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__________
(2)图④去固体药品时,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 该实验中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3)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 (水的密度为1g/mL)
量取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_
(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试: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长期密封放置后会分层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
6.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加热,这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是 (   )
A.硝酸铵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7.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
8.将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掉一半溶液
9.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里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晶体。一段时间后(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溶液的浓度增大
C.晶体的质量不变 D.晶体的质量减小
10、把少量的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制成溶液, 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这种溶液叫做 的 溶液。
11、配制1000g7.4%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需要哪些仪器?配制的步骤是?
第三单元溶液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和溶液的基本特征。
2、知道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
3、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
溶液的相关计算
教材分析与
教法设想
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相关练习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备注




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展示内容
展示小组
展示方式
评价小组
要求:
(1)展示:迅速、规范、准确、清晰。
(2)评价:语言简洁,思路清晰,重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全班合探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讨论要求:
(1)组长负责,人人参与。
(2)时间:10分钟。
(3)希望每位同学认真参与,勇于发表自己见解。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作业布置

预习提纲




第九单元溶液
一.溶液定义
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同学复习巩固也知识点,强化了记忆,加深了理解。对学生的理解与解决问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件28张PPT。溶液单元复习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2、能区分溶液中溶剂和溶质
3、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4、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回顾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 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识点一:溶液2.组成-:溶剂和溶质固气溶液 , 液为剂。
液液互溶 , 多为剂。
水多水少 , 水为剂;
不指溶剂 ,水为剂。(溶质 )(溶解)(溶剂)1、概念:3.特征
均一性: 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溶剂量)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知识回顾 1、某液体若是溶液,其必然是( ) A.长期敞口放置不会析出沉淀 B.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 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知识回顾针对性练习D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 酒硫酸溶液 盐酸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硫酸铜(固体) 碘(固体) 硫酸(液体) HCl(气体) 水酒精水水(状态)(液态)(液态)(液态)(液态)溶质和溶剂均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2、我会填知识点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1、溶解吸热:如____
2、溶解放热:如____、——————、————_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____NH4NO3NaOH浓H2SO4CaO
NaCl针对性练习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右高左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活性炭
A应 用:
洗头发(洗发露);洗澡(沐浴露);
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制农药知识点三、乳化作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汽油除油污是__________
洗涤剂除油污是_________针对性练习溶解乳化作用知识点四: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知识回顾1.概念: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时,一定要指明温度,溶剂质量。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条件下这种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
向溶液中加少量溶质,看是否溶解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2)直接观察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强调知识回顾4、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记准改变温度、蒸发溶剂、加溶质改变温度、加溶剂、减少溶剂针对性练习.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知识点五: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2、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3、溶液稀释: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针对性练习1、1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______g。
2.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100A思考讨论如何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500 ml 20%的稀硫酸(密度约为1.14g/ml )?.需要浓硫酸___ 毫升 ?水 毫升?知识点六: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
步骤:
仪器:
2、用浓溶液稀释
步骤:

仪器:计算、称量、溶解 、装瓶保存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细口瓶计算、量取、稀释、装瓶保存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针对性练习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5%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__________④⑤③②①
(2)图④去固体药品时,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 该实验中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3)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
(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_
————————
(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药匙烧杯加快溶解与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左码右物量水时,仰视称量完固体时,洒出94.5ml有信心吗?——你一定行!达标测试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长期密封放置后会分层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BBD Exercises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的混合 物.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C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溶.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ExercisesB6.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加热,这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是 (   )
A.硝酸铵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7.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BB8.将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掉一半溶液
9.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里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晶体。一段时间后(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溶液的浓度增大
C.晶体的质量不变 D.晶体的质量减小
CC10、把少量的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制成溶液, 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这种溶液叫做 的 溶液。 白磷二硫化碳白磷二硫化碳 Bye-bye!坚 韧 是 打 开 成 功 大 门 的 钥 匙
勤 奋 是 到 达 幸 福 彼 岸 的 桨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