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预习:上册第39—45页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A
2.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B
3.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初步学会设计对比实验;
C
4. 认识并能判断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
C
引入:第一节我们认识了性质活泼的氧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二氧化碳有哪些奇妙之处?
活动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说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的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2.通常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导致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 ,产生 。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 。
活动二: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色 味 体、密度比空气密度 , 溶于水、三态变化 。
2.干冰是 ,它可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其原理是 。
活动三:二氧化碳检验
实验步骤
现象和活动记录
结论与解释
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振荡汽水瓶,观察现象。
汽水瓶中的逸出的气体是
。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活动四: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蒸馏水,在A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洁净的导气管(或吸管)向A试管的试液中吹气,观察现象,并与B试管做对比。
待试液变色后,加热A试管至液体沸腾,再次与B试管做对比。
交流讨论
1.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的压强、温度有关。要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选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我们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方法是: 。反应表达式是: 。
3.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反应文字表达式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这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成 ,反应文字表达式 。
4.写出化合反应概念: ;分解反应的概念: 。
5.根据学习经验,列举一些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实例:
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 。
活动五:探究二氧化碳与灭火
实验步骤
现象和活动记录
结论与解释
把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一高一低两只燃着的蜡烛的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
在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分别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
活动六: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 (选填“有”或“没有”)毒,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 。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 ,看是否会危害到人的健康。
交流讨论
1.进入久未的开启菜窖之前,人们如何检验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菜窖的人的生命构成危害? 。
2.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
知识梳理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
预习:上册第43—45页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会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
C
新课引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室怎么获得奇妙的二氧化碳呢?
活动一:复习回忆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反应表达式
发生装置(画简图)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收集方法及原因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活动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液体 与固体 或 (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 )反应。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收集二氧化碳可用 法(因为 )或 法(因为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可用 。
活动探究 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和活动记录
结论与解释
1.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加入一些石灰石,旋紧双孔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并使液面浸没长颈漏斗下端,观察现象。
3.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变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了。
放在瓶口的燃着的木条
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
二氧化碳气体不
也不__________,集满后外逸,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5.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观察到的现象:
。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收集的原因 。
交流讨论
1.如何检验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还有其他的检验方法吗?
。
2.在该实验中使用了长颈漏斗,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
。
3.在前面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我们使用了分液漏斗,装置结构上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的区别?
。
4.若在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集气瓶内却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则可能的原因是 。若在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集气瓶内却收集不满二氧化碳气体,则可能的原因是 。
梳理归纳: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收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表达式
发生装置(画简图)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收集方法及原因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姓名: 班级: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干冰 B.汽水
C.澄清石灰水 D.啤酒
2.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 ( )
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石灰石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5.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6.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 )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能溶与水
D.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7. 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 ( )
A.它是气体
B.它是一种纯净物
C.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它能溶于水
8.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把装有萌芽种子的瓶子,按右图装置连接起来:过一段时间,打开夹子,往瓶子里注人清水,使气体排出试管。观察到试管里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生了 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瓶中萌发
的种子呼吸放出的 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缘故,写出该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
姓名: 班级: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E.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2.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用大量的水浸泡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②向容器中放人几小块石灰石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 是 ( )
A.②③④⑤① B.④③①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 ③④②①⑤
5.如图是实验室制CO2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
①图A中有两主要玻璃仪器名称是
②A中参加反应的药品是
③反应—段时间后,B中盛有紫色石蕊会变 色,原因是
④反应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 ,
由此可得到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两个结论是
一般情况下可用来
6.在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五种装置。
请回答: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 (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 吸收。
课件39张PPT。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看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图,然后就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主要途径填入下表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吸呼吸呼吸光合作用工厂排放的气体动植物尸体——微生物分解作用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燃烧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的变化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大气中二氧化
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
碳的消耗途径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表达与交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乱砍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一般认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当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你还知道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有那些危害吗?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a.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
b.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一个离奇的故事...... (2)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那里风景优美,许多游客带着他们的爱犬
去那里游玩。可是人们带着狗一走进山洞,那些小狗就会发出凄厉的叫声,挣扎几分钟
就死了,而人却安然无恙。迷信的人说,洞里面有一个妖怪,叫“屠狗妖”,这个洞也被
人们称为“死狗洞”。几百年来,这个山洞里不知道死了多少条狗,凄厉的狗叫声刺激着
人们善良的心,可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狗会死。 塑料瓶变瘪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探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打开汽水瓶盖或啤酒瓶时,会有许多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有些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
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都要用到二氧化碳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CO2气体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干冰加压
降温降温压缩101KPa- 78.5C0升华状态改变
——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如图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CO2 Ca(OH)2 CaCO3 H2O(此反应可于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会不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图2—19加热含石蕊试液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过程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文字表达式: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重新变回紫色。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小结: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人们如何检验菜窖中二氧化碳是否对进入菜窖的人的生命构成危害?
2.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二氧化碳的对人体的影响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痛、眩晕;达到6%时,人就会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亡。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器材§7、3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总结 1、无色无味气体
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
ρ=1.977g/L
4、干冰—固态CO2
易升华
C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3、CO2能与水的反应
4、CO2能与石灰水的反应
(石灰水变浑浊,用来鉴定CO2)
看谁说
的好:比比看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代号填入括号中)
1.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碳酸氢铵的分解
2. 将一带火星木条伸入气集瓶中,火星熄灭,则气集瓶中一定不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C、含碳燃料的燃烧B、氧气3. 某气体完全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组成中
A、一定含有碳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氧二种元素 D、可能含有碳元素
二、填空题。
4. 在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
。
(1)石油、煤、天然气的燃烧;
(2)动植物的呼吸;
(3)微生物的分解
A、一定含有碳元素5. 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 ,没有 ,没有 的气体,不能供给 ,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有大量二氧化碳,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应先做 试验。(P45联想与启迪1)
密度大颜色气味呼吸灯火6.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3)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化合成一氧化碳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2.34不变不变CO2不能使石蕊变色(1)稀醋酸(2)水(4)二氧化碳和水(3)二氧化碳7课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复习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氧 气 ( O2 ) 氧气 ( O2 )反应原理实验装
置药品检验
验满从以下的提纲去思考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的原理药品(药品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发生的装置仪器
装置的类型收集的方法(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检验的方法以及验满的方法实验室采用什么方法、以及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呢?议一议:能利用下面的化学反应制备二氧化碳么?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净,有污染,原料价格高加热石灰石碳酸钠石灰石我们来看看如下的实验:您观察到什么现象?盐酸盐酸硫酸我们应该选择
什么药品呢? A B C D石灰石浓盐酸设计对比实验产生气泡(挥发出氯化氢
气体,不纯)产生气泡,(反应减慢,
很快停止)产生气泡,速率适中产生气泡,速率很快一、反应原理:二、实验装置的确定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是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决定的;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的。若反应物状态为“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择上面的装置优点:可以
控制反应的
发生和停止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探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有限度,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检验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实验步骤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药品
4、收集并验满
(连,查,装,收)气密性检验用弹簧夹加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加水,若一段时间,漏斗内液面保持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练习与实践右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c ,d 。
(2)该图中选用的药品应为:A ,B ;
其中药品A应从 加入,药品B应从 加入,
先加 再加 。
(3)指出该图中出现的错误。
① ;②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