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为10-14℃,盛产玖瑰、康乃馨、百合等温带花卉,欧洲是其花卉出口最大的目的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日利亚与肯尼亚都位于( )
A.北半球、西半球 B.印度洋东岸 C.撒哈拉沙漠以南 D.大西洋西岸
2.肯尼亚虽有赤道穿过,但全年气温温和,盛产温带花卉的自然原因是( )
A.纬度低 B.距海远 C.纬度高 D.海拔高
3.2020年疫情重击欧洲各国,肯尼亚鲜花产业遵受重创肯尼亚鲜花产业未来应( )
①放弃鲜花产业②发展鲜花加工工业③开拓国际市场④适当调整种植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2年7月11日是第33个世界人口日。读“各大洲人口数及平均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密度示意图”(左图)和“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分布比例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人口数量最多和增长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
A.南美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 C.非洲、欧洲 D.非洲、大洋洲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B.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
C.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D.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
6.尼日利亚总人口1.73亿,占非洲总人口的16%;人口增长率是2.54%,人口密度是184.2人/千米2。尼日利亚的人口问题可能是( )
①就业压力大②劳动力短缺③粮食供给压力大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近年来伴随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上升,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下图是尼日利亚简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图中河流分布及流向判断,尼日利亚大致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东高西低 D.西北高东南低
8.根据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乙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9.近年来,乙地区土地荒漠化情况严重,产生原因中与解决粮食问题直接相关的是( )
A.气候变暖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矿产资源开发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 )
A.非洲小于亚洲 B.非洲小于欧洲 C.北美洲小于亚洲 D.欧洲大于北美洲
11.据图推测,非洲的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③人口老龄化严重④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近年来,美国及以北的美洲地区人口增长率较低,但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多 B.吸引的移民多 C.人口死亡率低 D.自然条件优越
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是( )
A.人口资源环境 B.资源环境发展 C.人口粮食环境 D.粮食环境发展
14.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像多孔海绵一样的木质量利于储水。与其生长地区相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大国,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是其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据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热带经济作物油棕在尼日利亚南部大面积种植的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平原地形,地势低平 B.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C.降水稀少,土壤肥沃 D.沿河分布,灌溉水源充足
16.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管道运输
二、解答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在图中找出大写字母代表的下列地理事物:A 、B 、C 、D 。
(2)在图中找出小写字母代表的下列地理事物:a 、b 、c 、d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索马里海域附近多年来海盗猖獗,过往商船深受其害。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从某军港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如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示意图。
(1)索马里位于 洲的东部,该洲南部的人种主要是 人种。
(2)图中①为 运河,沟通了 海和 海。
(3)我国海军护航编队首先经过 洋,后穿越②马六甲海峡,最终到达③ 洋。
(4)图中④ 山脉是世界上最高、最雄伟的山脉,它仍在缓缓上升中,该山脉是由 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19.非洲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下图为"非洲气温与年降水量分布图"、"非洲土地荒漠化分布图"和"六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 (温度带),蒸发量大,导致 (灾害)多发。
(2)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该区域以南地区是 (人种)的故乡。
(3)非洲未荒漠化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植被保护较好。
(4)非洲许多国家粮食危机严重,分析非洲饥荒严重的原因。(列举一点即可)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解析】1.由图可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都位于东半球,肯尼亚有部分国土位于南半球,A错误;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正确;肯尼亚位于印度洋的西岸,B错误;尼日利亚位于大西洋东岸,D错误。故选C。
2.肯尼亚虽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海拔较高,全年气候温和,盛产温带花卉,与海陆位置无关,故选D。
3.今年的疫情使肯尼亚的鲜花产业受重创,未来肯尼亚应该发展鲜花加工工业,开拓国际市场,和适当调整种植面积,放弃鲜花产业不可取,因此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4.B 5.A 6.B
【解析】4.读图分析,南美洲人口有4.2亿,非洲人口有11.9亿,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为亚洲,为43.9亿。北美洲人口增长率为0.8%,大洋洲人口增长率为1%,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人口增长率为-0.03%,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读图分析,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A正确。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人口稀疏,B错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口稀疏,CD错误,故选A。
6.读图分析,尼日利亚总人口1.73亿,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粮食供给压力大,①③正确,②错误。该国人口增长率是2.54%,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不严重,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7.A 8.C 9.C
【解析】7.读图分析,图中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判断尼日利亚大致地势特征:北高南低。BCD错误、故选A。
8.读图分析,乙所在地区为主要养牛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判断乙所在地区草原广阔,且该地区位于10°N以北,该地应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A错误;热带沙漠气候一般分布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向内陆延伸,B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D错误;故选C。
9.气候变暖与解决粮食问题没有关系,A错误;过度放牧,发展畜牧业,与解决粮食问题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增加粮食产量,破坏了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C正确;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工业,与解决粮食问题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C。
【点睛】尼日利亚为非洲国家,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2.01亿 ,占非洲总人口的16%。尼日利亚全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尼日利亚属热带草原气候,总体高温多雨,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
10.C 11.D 12.B
【解析】10.读图可知,图中黑色柱代表出生率、白色柱代表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结合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较来看,非洲大于亚洲,故A错误;非洲大于欧洲,故B错误;北美洲小于亚洲,故C正确;欧洲小于北美洲。故D错误。故选C。
11.读图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非洲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故②④正确。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慢带来的问题,故①③错误。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近年来,美国及以北的美洲地区人口增长率较低,但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吸引的移民多,美国属于移民国家。故B正确,A、C、D所述皆为次要因素,故A、C、D错误。故选B。
【点睛】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3.C 14.B
【分析】13.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增长导致粮食短缺,需要不断的开荒耕作,破坏植被导致土地沙化,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C正确。故选C。
14.“猴面包树”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非洲的国家,是喜温的热带树种,树干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像多孔海绵一样的木质最利于储水。在雨季时,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说明生长环境降水季节差异大,所以生长的环境是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故选B。
【点睛】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这里有广阔的热带雨林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15.B 16.C
【分析】15.读图可知,尼日利亚大部分位于5°N-10°N之间,地处热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又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因此尼日利亚能够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尼日利亚与东亚运输距离遥远,同时原油属于大宗笨重商品,同时又隔着大洋,因此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海洋运输。故C正确,故答案选择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善于读图,从图中获取尼日利亚的纬度位置与气候,进而帮助解答。
17.(1)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2) 尼罗河 刚果河 尼日尔河 赞比西河
【分析】本题以非洲地形图为背景,涉及非洲地形概况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刚果盆地、非洲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区域;B东非高原、C南非高原、D埃塞俄比亚高原,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2)读图可知,a尼罗河注入地中海;b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c是尼日尔河、d是赞比西河。
18.(1) 非 黑色
(2) 苏伊士 红 地中
(3) 太平 印度
(4) 喜马拉雅 欧亚 印度洋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航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亚洲到非洲航线沿途的海洋名称、非洲的人种以及亚洲中西部的山脉地形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所知,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主要为黑色人种,北部主要为白色人种。
(2)图中①为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由图可知,我国海军护航编队由海南岛出发,首先经过的洋是太平洋,后穿越马六甲海峡,最终到达印度洋。
(4)图中④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因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边缘,受两个板块不断挤压,所以珠峰高度仍在缓缓上升中。
【点睛】
19. 热带 旱灾 黑种人 1000 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粮食供应不足;自然灾害多发,尤其是旱灾严重;开垦草原,过度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等。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温与年降水量分布图"、"非洲土地荒漠化分布图"和"六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温度带、人种、降水量、饥荒严重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非洲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从第一幅图可以看出非洲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是热带气候,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少会导致旱灾频发。
(2)非洲以南是黑种人的故乡,现有的7亿人中90%以上是黑种人。
(3)读一、二幅图可知,非洲未荒漠化地区白色区域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
(4)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沙土里没有养分,无法给植物提供足够生成的肥料;非洲降水量少,缺水,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水平与种植技术的低下;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可利用耕地少,粮食供应不足。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