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第3课 古代亚洲的文化
【问题导引】1.指出古代西亚、东亚和南亚的文化成就;
2.说明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基础必备】
古代西亚的文化
(一)两河流域苏美尔文化
1.(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目前所知):楔形文字
2.(文学)世界上最早的史诗(目前所知):《吉尔伽美什》
3.(建筑、艺术)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与壁画;亚述帝国的王宫建筑、波斯王宫的豪华装饰。
4.(法律)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二)阿拉伯文化
1.特点:继承和融合征服地区(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文化典籍),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成就:
(1)文学方面:“悬诗”、《天方夜谭》
(2)科学上:①(数学)《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传播了“阿拉伯数字”(印度的数字符号)
②(天文学)《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影响
③(医学)医学百科全书_——《医典》
3.地位: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古代东亚的文化
古朝鲜:(1)科技:青铜器和铁器,瞻星台
(2)史学:《三国史记》,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3)艺术:音乐、舞蹈源远流长
(4)文化(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古日本:(1) 天皇制与武士道
(2) 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
(3)建筑:法隆寺
(4)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
(5)文化(典章制度、文字、思想)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三、古代南亚(古代印度)的文化
宗教: (1)公元前1500年左右,出现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公元前6世纪,产生佛教 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背景: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3)4世纪,印度教兴起,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艺术(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四、认识:(1)古代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合作探究】
“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日前在吉萨发现的新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此外,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
——摘编自《北京晚报》(2010年10月27日)
材料二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宇塔时,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在狱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摘编自刘燕敏《平和的心是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考古学家提出的关于金字塔建造者的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布克做出这一推断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们关于“金字塔建造”新看法的认识来源。
【答案】(1)新观点:大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劳工,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奴隶。
社会条件:古埃及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法老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古埃及陵墓文化提供文化基础;几何、天文等科技的发展。
(2)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个性解放;布克的人生经历。
认识来源: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所处的社会环境。
【素能测试】
1. 中国、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
A. 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B. 阿拉伯人勤奋善学 C.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D. 阿拉伯帝国的强大
2. 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在统一之后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两个地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是
A. 《吉尔伽美什》、《汉穆拉比法典》 B. 《汉穆拉比法典》、金字塔
C. 金字塔、泥板文书 D. 《汉穆拉比法典》、泥板文书
3. 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A. 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 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 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 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
4.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 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 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 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 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5. 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 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 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 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6. 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 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 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7.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 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 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 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 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8.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 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 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 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9. 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 埃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 B. 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
C. 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 D. 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
10.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
A. 商业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 《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
C. 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
D.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
11. 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农业发展 B. 洪水泛滥 C. 军事扩张 D. 历法计时需要
12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 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 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
D. 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答案1—12 CBBBD BABCA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