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阅读重点片段,分析阿长重要人物性格,掌握作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感情的原因。 2.概括文章回忆与阿长相关的事件,理清作者感情线索,学习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拓展延伸,联系原著和生活,体会阿长的善良关爱的品质对鲁迅的重要影响,感受现实生活中“长妈妈”的大爱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紧扣标题,巧设问题,在情境任务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赏析手法。 教学难点: 突破文章顺序,整体把握内容,学习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来看几幅图片。你能准确说出这几幅图片的内容吗?考考同学们,这些图片都出自于哪一部书?对,《山海经》。我们来看,阿长是谁?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又叫长妈妈。她没名没姓,“阿长”这个名字还是顶替别人的名字叫阿长的。 二、标题换字,立足精段,重点学习“阿长与《山海经》”部分。 1.(一读标题)思考:一个保姆和一部书,会有什么关系?如果把“与”字换成一个动词,可以换成什么动词?(“送”、“买”、“问”) ★阿长“问”《山海经》 2.指导学生精读阿长“问”《山海经》语段。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3.口语交际活动。 (1)阿长会怎么问?注意人物称呼以及问的内容。 (明确:哥儿,“三哼经”是怎么一回事?) (2)假如你是鲁迅,你会怎么说?讨论并明确童年鲁迅说时的称呼、说的内容、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以及说话者的语气。 教师总结: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符合说话对象阿长的身份,语言通俗,说话内容能解释清楚《山海经》最重要的特征。 (设计意图:设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会关注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阿长的身份、文化,以及《山海经》的特点。) ★阿长“买”《山海经》 4.引导学生发现“买”《山海经》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也暗含阿长买《山海经》不易。 ★阿长“送”《山海经》 5.引导学生找出阿长送《山海经》情节的语段。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6.指导学生对阿长外貌、动作、神情和语言等人物描写进行赏析,并对阿长的语言描写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阿长的人物性格,感受阿长对鲁迅的关心。) 7.阅读后思考:得到《山海经》后,“我”是怎样的心情?这部《山海经》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体会“霹雳”、“震悚”两个词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感受鲁迅此时对阿长的震惊、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给鲁迅一生带来的重大影响。 (设计意图:感受阿长对鲁迅的关心及影响鲁迅一生的重大意义。) 三、标题质疑,分析阿长,掌握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8.(二读标题)我们再读文章标题《阿长与〈山海经〉》,文章主要就是写阿长送《山海经》,我们刚才读的部分,内容详细完整,情节波澜起伏,字里行间浸透着浓浓的感激之情。那么作者是不是一直都对长妈妈有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呢?文章前面的内容对写《阿长与〈山海经〉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能不能删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速读1-18小节。 ★提一提阿长的旧事。 9.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都写了与阿长有关的哪些事情?对于阿长的这些旧事,鲁迅童年时期的感受是怎样的?。 走近阿长—— 速读课文1—18节(3分钟),文章回忆了阿长的哪些事?对于这些旧事,鲁迅童年时期的感受怎样? ★理一理鲁迅的感受。 10.概括文中阿长的旧事,体会鲁迅童年时期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感情线索,并总结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11.师:(三读标题)再改标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不可以将“阿长”改成“长妈妈”与“阿妈”,进一步体会欲扬先抑手法在标题中的运用,思考文章前半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感受鲁迅先前对阿长厌恶和不满的态度,学习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寻找阿长,感受阿长善良美丽情怀。 ★寻一寻阿长的踪迹。 12.迅速浏览《朝花夕拾》,翻阅原著中有哪些篇目写到阿长,完成阅读卡。 13.联系《朝花夕拾》写阿长的相关语段,进一步感受阿长对鲁迅的关爱。 ★谈一谈现实的阿长。 14.引导学生思考阿长像我们身边的什么人。 15.联系社会公众人物张桂梅张校长,感受长妈妈和张妈妈身上具有善良美好的共同品质,并用自己对他人的关爱点亮他人人生,影响了他人的命运。 16.微写作训练。展开想象,丰富文章内容,摹写“阿长买《山海经》”的情形。 五、结语。 17.结束语。 18.布置作业。 ★板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厌恶、不满——崇敬、赞美——感激、怀念 (感情线索) 善良 朴素 (人物形象) 欲扬先抑 (写作手法) 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紧扣标题,巧设问题,调换“与”、质疑“阿长”、更改人名,三次情境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解读文本,赏析手法。课堂追求灵动生成,突破文章先后顺序,由主到次,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思考,并逐步提升学思融通的品质。